電子課文•在山的那邊
電子課文·在山的那邊njj00169_0002_0[1][1]
王家新
童年時代,誰都有過美好而朦朧的“夢”。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山區孩子童年的幻想——對大海的熱烈向往,長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尋它。他真的是在尋找大海嗎?
一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山那邊是什么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于是,懷著一種隱秘njj00169_0003_0①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二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沒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
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PGN0003.TXT/PGN>
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njj00169_0004_0①照亮你的眼睛……
電子課文·研討與練習
一 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詩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還有深層含義。探究一下,詩中的“海”與“山”蘊含著什么意思?
二 聯系上下文,品味下邊詩句中加點的詞語(括號里的問題可作參考)。
1.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這個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這是寫山的顏色嗎?)
3.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PGN0004.TXT/PGN>
(“山頂”的誘惑力在哪里?)
4.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枯干”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三 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提示:這個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可以是寧靜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開朗的,也可以是陰郁的……
電子課文·讀一讀,寫一寫
癡想 隱秘 鐵青 凝成 誘惑 喧騰 一瞬間
顯然,《在山的那邊》起源于童年經驗……世界對于幼年的我來說,就是放學后一片寂靜的校園、山川中那條清澈的河流以及環抱著這一切的無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個耽于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詩的開頭兩句,正是我“小時候”的真實寫照。我想,幾乎在每一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一些“隱秘的想望”,而詩中的這種對“山那邊”的遙望和幻想,構成了我小時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來,它還隱秘地影響到我的一生。
[1][1] ① 選自《長江文藝》1981年第5期,略有改動。
① [隱秘]隱蔽,不外露。
① [一瞬(sh)n)間]一眨眼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