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
菱 形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的概念及其特殊的性質。
2.學會識別。
3.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等探索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說理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特殊特征與性質的探索過程。
難點:學生數(shù)學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矩形紙張、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1.矩形的性質是什么?
2.識別矩形的方法有哪些?
3.導入 課題。
二、引導觀察。
1.將一張矩形的紙對折再對折,然后沿著圖中的虛線剪下,打開,你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同桌互相幫助。)
2.探索。
請你作該的對角線,探索有哪些特征,并填空。
(從邊、對角線入手。)
(1)邊:都相等; (2)對角線:互相垂直。
(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猜想,完全可以得出的特征,這對學生來說是富有意義的活動,學生對此也很感興趣。)
問題:你怎樣發(fā)現(xiàn)的?又是怎樣驗證的?
(可以指名學生到講臺上講解一下他的結果。)
3.概括。
特征1:的四條邊都相等。
特征2: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引導學生剖析矩形與的區(qū)別。
矩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條邊都相等,對邊平行,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它的一組對角。
4.請你折—折,觀察并填空。(引導學生歸納。)
(1)是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_______。
(2)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幾條?_______。
5.請你思考。
識別一個四邊形是不是的方法
(學生的回答不一定很完整,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補充,逐步完善,最后教師適當?shù)慕o以點撥。)
的識別方法。
(1)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
(2)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
(3)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
三、應用舉例。
例1 如圖,在ABCD中,∠BAD=2∠B,試說明△ABC是等邊三角形。
此題要求學生嘗試說出每一步的根據(jù)是什么,用以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shù)學說理能力。
四、鞏固練習。
在ABCD中,對角線AC與BD相交于點O,已知AB=5,OA=4, OB=3,求這個的周長與兩條對角線的長度。(寫出解答過程。)
(組內互相檢查,指出存在問題。)
五、拓展延伸。
用你認為最簡潔的方法畫一個。(簡要敘述一下步驟。)
六、課堂小結。
請你寫一寫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寫完后互相檢查、補充。)
七、布置作業(yè) 。
補充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