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本課題依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三節《開花和結果》。
本章講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其中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本節是本章的第三節,是在前面學習了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本節內容分為三個部分: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花的結構這部分新名詞比較多,學生不易記住,受精的過程及子房的發育過程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師必須要讓抽象知識形象化,巧妙引導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概述花的基本結構。
②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
③闡明花、果實和種子三者之間的關系。
2、能力目標
提高觀察能力,提出問題能力,討論交流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
3、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①認同花、果實、種子對于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
②培養愛花護花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雄蕊和雌蕊(花蕊)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系。
2、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
3、培養愛花護花的好習慣。
四、教學方法
觀察與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和多種活動相結合,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抽象的知識。
五、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三節《開花和結果》
播放花的圖片,師生一起欣賞。鼓勵學生踴躍提出問題,最后教師引出課題。
欣賞花,感受花給人類帶來美的享受,同時踴躍發言。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交流能力。
一、花的結構
利用鮮花,引導學生按照從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并說出花的基本結構。
觀察花并說出花的基本結構。
培養觀察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傳粉和受精
提出問題:花有了完整的結構就一定能結出果實嗎?播放蜜蜂、蝴蝶傳粉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傳粉的過程以及傳粉的方式
傳粉結束后,花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讓學生閱讀課文,自學受精的過程,結合受精過程圖,大膽推測受精。
通過觀看傳粉的圖片,大膽描述傳粉的過程。
觀看受精過程圖,當“小老師”運用邏輯思維能力,根據問題大膽推測出受精的過程。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觀察和思考。讓學生大膽描述傳粉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組織語言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學生之間的修補,讓學生學會傾聽,分析思考。增強自評和互評意識。
三、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傳粉結束后,花就開始調謝了,是花的所有結構都調謝嗎?剩下的是什么結構(子房,子房里的胚珠,胚珠里的受精卵)播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的圖片。
出示缺粒的玉米,結合資料閱讀,請學生簡要說明原因以及簡述給植物進行人工傳粉的方法。
觀看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圖片。總結出花與果實、種子之間的關系。
結合資料,嘗試說明造成缺粒的原因及人工傳粉方法。
利用學生好玩的特性,精心設計“找朋友”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新知,使抽象知識形象化。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并貫穿情感教育。
歸納總結
教師引導
學生歸納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測評
多媒體顯示練習題
學生解答
鞏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