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備課資料)
氣體中含有比較多的二氧化碳(co2)。人們向澄清的石灰水[ca(oh)2]內吹氣的時候,就會發生化學反應,使石灰水變渾濁,這是由于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的緣故。碳酸鈣不溶于水,所以沉淀下來。 五、肺的通氣量 肺內氣體的容量隨著呼吸深度而不同。正常人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約為500 ml,稱潮氣量。如在平靜吸氣之后再繼續用力吸氣,直至不能再吸為止,這時所增添的吸入氣量稱為補吸氣量,約為1500 ml。如在平靜呼氣之后再繼續用力呼氣直至不能再呼為止,這時所增添的呼出氣量,稱為補呼氣量,約為1500 ml。潮氣量、補吸氣量和補呼氣量三者之和,即盡力吸氣之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稱為肺活量,約為3500 ml。肺活量并不是肺能容納的氣體最大量,因為即使是盡最大力氣呼出氣體,肺內仍然存留一些氣體不能呼出,這部分氣體稱為余氣量,約為1500 ml。肺活量和余氣量之和稱為肺的總容量,即在最大吸氣完了時肺內氣體的總容量。不只是連體的肺,其肺泡內總含有一定量的氣體,即使是離體的完全坍陷的肺,肺泡中仍存留少量氣體,永遠不能排盡。這是因為,人出生經過第一次呼吸之后,肺中永遠存留著氣體,每次呼吸運動,只能把肺中氣體更新一部分。 每分肺吸入或呼出的氣體總量稱為肺的每分通氣量。肺每分通氣量等于潮氣量與呼吸頻率的乘積。成年人平靜時的潮氣量為500 ml,每分呼吸16~18次,那么成年人在平靜時的每分通氣量為8~9 ml。在從事劇烈運動和體力勞動的時候,潮氣量和呼吸頻率都會大大增加。每分最大通氣量男子可達100~110 ml,女子可達80 ml。最大通氣量反映單位時間內肺與外界的最大通氣功能。 每次呼吸時吸入的氣體并不能全部進入肺泡,其中有一部分氣體停留在鼻腔、咽、喉、器官、支氣管等處,不能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這部分氣體的容積一般約為150。因此,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到肺泡的氣體量只有350 ml(500 ml -150 ml=350 ml )。這是肺泡的一次通氣量。肺泡每分通氣量直接受呼吸頻率和潮氣量的影響,其中以潮氣量的影響更大。例如潮氣量為500而呼吸頻率為每分16次的人,與潮氣量為250 ml而呼吸頻率為每分32次的人比較,前者肺泡每分通氣量等于(500 ml -150 ml )×16次,即5.6 l ;后者肺泡每分通氣量等于(250 ml-150 ml)× 32次,即3.2 l。以上的例子表明,從氣體交換的效率來看,深而慢的呼吸比淺而快的呼吸更為有效。在運動中,呼吸頻率過高,呼吸深度表淺,往往是氧氣供應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你會呼吸嗎 長期端坐在辦公室的“白領階層”,習慣于“短暫呼吸”。因為他們長期正襟危坐,胸腔受到壓迫,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便匆匆地呼氣了。 專家們強調,正確的呼吸方法應是心平氣和,于是較充足的氧氣便有可能深入到肺葉的所有角落。此外,在安靜時,每次呼氣的時間,應是吸氣時間的兩倍。同時,盡量少用嘴,而多用鼻來呼吸。實際上,一旦你改變了錯誤的呼吸方式,許多常見疾病,如哮喘、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頭痛病、憂郁癥等癥狀,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減輕,甚至對一些無藥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