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教材分析: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包括三個知識點: 1 、反射的概念; 2 、反射弧的構成; 3 、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本節內容是初中生物中最抽象、最難的內容,學生只能觀察到外在表現,而在體內的活動過程,看不見,摸不著,抽象性太強而直觀不足,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好。
教學設計: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上述特點,教師應著重采用 “(吃)驚、好(奇)、熟(悉)”例子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出 (1 、反射的概念; 2 、反射弧的構成; 3 、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的知識用最熟悉的例子、直觀手段,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得出結論。這樣既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2.通過膝跳反射的實驗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4.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
能力目標
1.通過膝跳反射實施,獲取完成簡單實驗的能力。
2.提出有關反應速度的問題,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反射,特別是復雜反射的學習,理解在學校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建立復雜反射的過程,并用此理論指導自己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有了反射,機體方能很好地適應環境,由此形成機體與環境和協統一的觀點,進而產生關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教學難點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學方法
談話法、實驗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搜集準備更多的有關反射的例子供上課時選用。
2.學生準備:(1)預習課文。
(2)網上或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人體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整體,神經調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稱為: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
老師舉個例,同學害怕不害怕? 說話間,教師來到了一位同學的座位面前,話音一落,教師就猛拍了一下他的桌子。這位同學被嚇的一抖,(驚)不知所措,而其他同學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目瞪口呆,教室里安靜極了。教師笑出聲來,接著說道:這就是反射!
等到教室里再次安靜,教師開始引導學生:剛才這個反射行為是怎樣發生的嗎?反射的發生需要什么條件?結果是什么?反射是通過什么結構來完成的?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問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講授新課】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膝跳反射實驗
醫生為了解人體神經系統對刺激發生反應的狀況,常常做膝跳反射的實驗。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101學習做膝跳反射實驗的方法,并思考p101討論題。
兩兩相對,輪換進行實驗。(方法參照教材p101)
叩擊韌帶時,小腿有什么反應?小腿以膝蓋為軸突然地跳起來,迅速前伸。是否所有同學都作出相同的反應?不,有的同學小腿沒有前伸。為何沒有反應呢?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一選準叩擊部位--膝蓋下方韌帶;二是叩擊時機是趁受試者放松且未注意時。實驗沒有成功的請再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