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導學案北師大版
《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導學案北師大版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說明反射的概念與反射弧的組成和功能;
2、能與同學共同完成測試“握手——握手”反射要多少時間的實驗活動;
3、培養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能力;
4、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與交流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
5、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思考:
本節課通過學生完成“膝跳反射”,啟發學生建立反射的概念,探討反射通過什么結構來完成以及完成反射需要一定的時間,通過閱讀學生活動,讓學生嘗試完成握手----握手反射時間的測定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活動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素養;
2、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師生、學生之間的情感。
教學重點:
1、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結構與功能;
2、能與同學共同完成測試“握手—-握手”反射時間的活動。
教學難點:
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結構與功能。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引入課題(影片)、師生演示“膝跳反射”實驗、學生嘗試做“膝跳反射”實、學生提問、教師確定課堂探討目標、完成目標、總結討論、布置作業
教學準備:
1、分組:課前分3個小組,每組20人左右,小組成員有分工(組長,計時者,記錄者,表達與交流者)。
2、培訓:小組長、計時員和記錄員。
3、活動器材:棒槌,秒表。
4、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播放影片(生活中反射活動的影片),引出神經調節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課題)。
二、 師生演示或學生嘗試做“膝跳反射”實驗:
1、實驗準備
被實驗者坐在椅子上,讓一條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條腿上。
2、敲擊膝蓋下位的韌帶
實驗者用手掌內側邊緣(或棒槌)快速地敲擊被實驗者上面那條腿的膝蓋下位的韌帶,同時觀察小腿的反應。
三、提出問題:
教師:通過完成“膝跳反射”實驗,請你們提出本節課想和老師探討的問題:
(學生:1、敲擊膝蓋下位韌帶時,小腿出現什么反應?這種反應叫什么
學生:2、這一活動過程是怎樣完成的?
學生:3、完成這一活動過程(反射)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學生:4、 為什么敲擊膝蓋下位的韌帶能完成伸小腿?
學生:5、為什么敲擊膝蓋下位的韌帶有時不能完成伸小腿這一動作?
學生:6、……
四、課堂探討問題:
教師:根據你們剛才提出的問題,選擇下列3 個問題作為本節課探討的問題。(課件)
1、 敲擊膝蓋下位韌帶時,小腿出現什么反應?這種反應叫什么
2、 、這一活動過程是怎樣完成的?
3、完成這一活動過程(反射)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其余問題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查找資料,網上查找,動手實驗等)解決。
五、完成探討問題:
教師:探討問題一:敲擊膝蓋下位韌帶時,小腿出現什么反應?這種反應叫什么
(學生:答案多種。)
教師:小腿向前伸,這種反應叫膝跳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展示膝跳反射動畫)
(學生:答案多種。)
教師:是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做出的規律性反應。
教師:能否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的實例?
(學生:舉例多種。)
教師:點評。
探討問題二:這一活動過程是怎樣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