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2、探究呼吸運動時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
假設:根據你的感受,對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作出假設。
教師做曲肘、深肘動作,啟發學生討論、交流,作出假設: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是有關肌肉的收縮和舒張。
演示動畫:呼吸運動
3、繼續探究:肺容積的變化與吸氣和呼氣的關系
演示:用模型模擬隔的運動實驗。討論題:
①橡皮膜、兩個氣球、玻璃鐘罩分別代表什么?
②手向下拉橡皮膜時,氣體進入氣球還是排出?③橡皮膜回縮時,氣體進入氣球還是排出?
④是肺容積的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因為吸氣后使肺的容積擴大?
4、進一步探究:為什么肺容積的變化會導致吸氣和呼氣?
演示模擬實驗:模擬肺容積的變化引起肺內氣壓的改變
第二課時引言:氣體在呼吸運動作用下進入了肺,這只是完成外界氣體和肺泡內氣體之間交換,它不是呼吸的結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內氣體與血液間的氣體進行交換了,而血液又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進行交換才是呼吸的實質。那么進入肺泡內的氣體與血液之間是怎樣進行交換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肺內氣體發生的變化。5、肺內氣體是如何發生變化的?引導學生討論: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渾濁程度不同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環境中的氣體與呼出的氣體成分對照表:氣體成分環境中的氣體%呼出的氣體%氮氣7878氧氣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氣體0.90.9通過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成分有差別的資料,引導學生分析呼吸與細胞生命活動的關系。進一步探究:6、體內的氣體是如何進行交換的呢?通過香水的擴散作用,啟發學生認同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至平衡為止。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也是通過擴散作用來完成的。引導觀察課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圖,探究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怎樣進行的?演示肺泡的結構,啟發學生思考肺泡結構適于氣體交換功能的特點。引導學生小結: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總結師生總結歸納呼吸的全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引言:復習呼吸系統的組成。演示豬肺的通氣,提出問題:肺是怎樣實現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的?(板書: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師:組織學生感受自己在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變化。學生:用雙手輕觸自己胸側的肋骨,做深呼吸。提問:用雙手按在胸部兩側,深深地吸氣,再深深地呼氣,你有什么感覺?學生推測胸腔體積的變化:吸氣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吸氣時肋骨向下向內運動,胸廓縮小。教師:這樣的感覺準確嗎?呼吸運動中胸廓容積是否發生了變化,還要進行準確的測量。一、學生實驗:測量胸圍差,用數據證明胸廓容積的變化。測量方法:三人一組、設計表格,做好記錄。為了數據準確,應測定三次,取最大值。師生討論測胸圍差的用具、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在達成共識后,請學生示范操作。使學生明確:①測量胸圍差的位置:男生胸前是軟尺下緣與乳頭上緣平齊,背側是軟尺要在兩肩胛骨下角;女生胸前是使軟尺經過乳頭上方的第四肋骨處;②測量呼氣時胸圍和吸氣時胸圍各兩次,并計算出兩次兩者的差值,即是胸圍差。教師:請學生匯報測量結果。下表是某位學生測量結果,此為為例,計算該同學的胸圍差。狀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靜8080.580盡力深吸氣時909190.5盡力深呼氣時7877.478.2學生通過感知和測量,知道吸氣時,胸廓擴大了;呼氣時,胸廓縮小了,吸氣和呼氣都與胸廓變化有關。教師:吸氣和呼氣這兩個動作合起來就是呼吸運動。那么,呼吸運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一起來探究呼吸運動時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根據你的感受,對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作出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