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開花和結果1
蘇教版七年級
第五章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五節 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學習目標
1.識別花的基本結構,并說出花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重點)
2.概述開花授粉的過程(難點)。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1)預習本課內容。
(2)搜集有關花方面的知識。
2.教師準備
(1)準備本課觀察花結構的實驗用具及材料。
(2)準備有關錄像帶、月季花等。
(3)查閱書籍、網站,搜集有關花方面的資料。
教學過程(2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一提到花,人們就會想到它的五彩繽紛、絢麗多姿、香飄萬里,這些形態各異的花卻有著基本相同的結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花的有關內容。
二、探究過程
放錄像,展出能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花(杏花、桃花、荷花、菊花、梅花)。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各種花開放的過程。
教師提出問題:(1)杏花、桃花在哪個季節開放?(2)菊花在哪個季節開放?(3)誰能說出影響它們開放的因素是什么?
學生稍作討論后回答:杏花、桃花春天開花,菊花秋天開花。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以肯定,隨即提出,“不同的花為什么要在不同的季節開放,也就是說開花受什么條件影響?”教師又提示學生:“春天與秋天相比,那一季節的白日較長?”
小組的同學之間展開了討論,并出現了爭議。但最終達成了共識“春天的白日時間長,光照時間也長,植物的開花應與光照有關。” 教師微笑著點點頭,隨著投影白居易的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提出問題:山上的桃花開花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學生稍作停頓回答:溫度。
教師問:“你怎么知道是溫度,能不能舉例說明?”
學生答:“我去年五一爬泰山,爬到山頂時很冷,我還租了一件棉大衣穿。所以我認為山上溫度低,桃花就開花遲。”(師生鼓掌)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綠色開花植物都有開花的習性,花的開放受光照、溫度等外界條件的影響。
放錄像:一朵桃花展開的過程(設置情境),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文,提問題:(1)開花的概念;(2)花的各部分的結構名稱。
分組觀察月季花。6人一組。教師巡視每組的觀察情況,對花的實際結構提問,看學生掌握花的基本結構情況。
1.說出月季花與錄像上觀察到的桃花在結構上有哪些不同?
2.觀察比較不同階段的花:含苞待放的、正在開放的、受粉后的花。
教師解釋授粉:花開以后,花藥中的花粉散落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板書:用簡筆畫來展示這一過程,若通過課件來展示這一過程效果則更好)
3.完成下列表格。
花的結構名稱
功能 花柄 花托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回答問題,
討論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為什么說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關)
雌蕊包括幾部分?雄蕊包括幾部分?
三、活動
通過活動鞏固本課的內容,找6位同學上臺表演,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說出自己代表的結構名稱和功能,并說出各自將發育成什么。(這樣做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很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