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學案
第15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學案
【學習目標】
1、識記張騫通西域的史實,班超經營西域的史實,絲綢之路的路線
2、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學習張騫不辱使命,克服困難的精神和堅強意志。
【學習重難點】
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
難點: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學習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你知道葡萄、核桃的原產地在哪兒嗎?這些都和兩漢時期一個叫“西域”的地方有關。那么西域相當于我們今天的什么地方?古時候西域是什么樣的?你知道“絲綢之路”嗎?是誰打通了這樣一條連接中西的交通要道?
二、 自主探究、梳理知識
西域:兩漢時期,人們把現今甘肅 和 以西,即今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溝通西域各國
年,第一次出使西域,轉到達大月氏
張騫 過程
通西域 年,第二次出使西域,訪問許多國家
意義: 促進了漢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漢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趨頻繁
時間:
設西域都護 職責:
意義:
陸路:長安→ 今新疆地區→ →
絲綢之路 海路: 以后,西漢商人開辟了絲綢之路
影響:
經營西域
班超經營西域 出使大秦
年,大秦訪問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