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
甲骨文的含義
1、“模擬案情分析——偵緝檔案”。教師設計五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要求學生以刑警的身份進行模擬、想像,獲勝者將贏得“神探福爾摩斯”的稱號。此教學環節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什么是占卜?
(2)在商代能夠進行占卜的都是哪些人?
(3)他們都向誰占卜?
(4)王室貴族通常遇到什么事情,才會去占卜?
(5)占卜人是如何進行占卜的?
2、小循環反饋。多媒體展臺展示《商朝龜甲》,引導學生觀察龜甲或獸骨上的裂紋呈什么形狀,由(1)—(5)分析得出占卜的含義,并進一步推出“甲骨文”的含義。此教學環節的設計相互呼應,這種緊密問題的設計在于培養學生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初步掌握收集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教師聯系時事,分析鬼神迷信思想的產生根源,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甲骨文的意義
本環節設計了由“甲骨文——漢字,漢字——甲骨文”的推理論證活動,通過雙向的推理論證,鍛煉學生的想像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手腦協調能力。
1、甲骨文——漢字。
(1)通過甲骨文十二生肖單字尋找自己屬相。此設計使甲骨文以近距離的形式與學生每一個人聯系在一起,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討論“通過甲骨文——漢字的推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由此分析得出“我們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轉化而來的”。這種設計在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
(3)教師歸納總結:與甲骨文同時存在的人類的古老文字包括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馬雅人圖形文字,這三種古文字早已滅絕,唯有甲骨文演變成了今天的漢字,并對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產生了重要影響,并且聯合國規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中,漢字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總結實際上是對甲骨文世界意義的闡述。
2、漢字——甲骨文。
(1)造字游戲:要求學生由“日”“月”“水”等簡單的漢字想像甲骨文的書寫,此環節的設計是培養學生的橫向思考能力及豐富的想像力。
(2)設計三個層層遞進的問題:
我國在破釋甲骨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學者是誰?
他一共破譯出多少個甲骨文單字?
在已經出土的甲骨文中己經破譯的甲骨文單字有多少?
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要求學生學習郭沫若先生的刻苦鉆研精神,并向全體學生提出要求,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完全破譯甲骨文,讓輝煌燦爛的商周文明有朝一日在我們手中重見光明。
(3)設疑:“為什么說甲骨文對研究商朝歷史有重要價值?”這種教學設計有“承上”“啟下”兩方面的作用,“承上”在于從另一個角度闡述“甲骨文意義”,“啟下”的功能在于導人下一框題“甲骨文的出土地點”,這種設計使得整個教學內容在結構上趨于緊密性,更顯教學設計的嚴謹性。
3、小循環反饋。
(1)討論:從甲骨文——漢字,漢字——甲骨文的推理論證活動,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由此導出“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有著淵源關系”結論。
(2)游戲——“挑刺先生”。游戲規則:教師說出一句話,由學生找出錯誤,進行分析。找出“我國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這句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