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案一、二單元
第一課 我家在哪里(第二課時)
在社區中生活
一、教學目標
3.通過讓學生對生活的小區進行調查,感受社區的生活,體會社區的功能。
4.通過討論、調查等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5.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勇于表現自己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對生活的環境產生認同感、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對生活的環境產生認同感、自豪感。
教學難點:如何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調查。
四、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
利用學生所畫的社區平面圖復習地圖三要素。
講授新課:
我們人人都生活在社區里,但可能不自覺或很少留意。那么,現在大家思考以下問題:
① 你生活的小區叫什么名字?
② 小區有沒有管理處?如果有,它發揮著什么作用?
③ 小區主要有哪些購物場所?
④ 小區哪些娛樂健身場所?
⑤ 小區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嗎?
⑥ 小區還為你做了什么?
⑦ 作為小區中的一員,你又能為小區做什么呢?
二、在社區中生活
教師:這些都體現了社區的功能。那么社區有哪些功能呢?請同學們看書上圖1-5、1-6、1-7、1-8,想一想,它們分別體現了社區的什么功能?
師生總結:圖1-5是社區的人在進行選舉,選舉是一種政治生活,還有如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等,體現了社區的政治管理功能;圖1-6和圖1-7是人們在進行健身和學習,還有體育比賽、文藝活動,以及各種各樣的講座和培訓等,都體現了社區的文化教育功能①;圖1-8是人們在超市里購物,則體現了社區的經濟功能②。
社區為我們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服務,使我們與社區的關系密切,也使我們對社區產生了很深的感情,同時也為社區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結)學生自由發表想法,暢談理想中的社區。
(作業)1.畫一幅“理想中的社區”的平面圖。
(預習新課)課后完成“社區商品調查表”。
多媒體素材引用索引:
圖片全部來自七年級歷史與社會課本
①——自拍 ②——七年級下歷史與社會光盤
第二課 多種多樣的社區
一、課標要求
1、嘗試從不同類型的地圖和圖表中獲取所需信息。
2、結合實例,說明區域是社會生活的空間,知道現實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區域。。
3、參與調查活動,了解本地和其他地區的聯系。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通過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認識社區的分類與主要功能。
2、 學生從身邊入手,感受區域差異,理解區域聯系的必要性。
能力目標:
1、讓學生掌握從圖表中獲取相關有用信息的能力。
2、從對現象、問題的分析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深入生活,形成從生活中獲取知識及實地動手調查的能力(內化)。
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
1、參與調查活動,培養人文精神。
2、感受城鄉的差別,體會“城鄉一體化”的真正意義,確立為本地區經濟發展獻計獻策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社區的類型
四、教學難點:區域交流
五、教學方法:觀察法、比較法、小組競賽、社會實踐
六、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調查本社區有哪些外地特產?
七、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以“社區是我家,你都參觀了哪幾個地方?”,復習前一課的知識點。以給圖1-3②和圖1-9②找碴,找出圖中的不同之處。形式上可用“小組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