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冊第四章居民和聚落復習教案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l 教學目標l 理解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影響,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l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異,理解和尊重各國的文化傳統l 形成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第一節 人口和人種l 重點內容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重在運用地圖資料說出(1)著眼的是全世界(2)用不同年代的人口數說明人口增長速度變化(3)用人口增長速度指標比較人口增長的快慢(4)根據數據繪制簡單的人口統計圖(5)在人口分布圖上說出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原因(6)閱讀按人口密度繪制的等值線圖——人口分布圖 2.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舉例說明 3.世界三大人種——說出特點,在地圖上指出主要分布地區l 邏輯聯系居民--人--人口數量--人口問題 --人口分布 --人種分布l 學習方法:數據資料分析第二節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l 重點內容1.世界的語言——運用地圖說出主要語言的主要分布地區l 2.世界三大宗教——說出主要分布地區,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傳統邏輯聯系居民--文化--語言 --宗教l 學習方法:讀圖分析第三節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l 重點內容1.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重在運用圖片比較2.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聚落的區位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聚落的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3)聚落的形態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聚落的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3.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l 邏輯聯系聚落的多樣性--形成多樣性的原因--發展與保護 --自然環境 --歷史文化l 學習方法:讀圖分析★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1.讀圖p66 4-5 世界人口的分布,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 人口稠密地區:北半球中低緯度的近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地區(撒哈拉沙漠),雨林地區(亞馬孫平原),高緯度地區(亞洲、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高原山區(青藏地區)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不要受自然條件、經濟、社會、歷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形成的,其中與經濟條件的關系最密切。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口就稠密。自然條件惡劣的干、濕、冷、高的地區,不適合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人口就稀少。2、讀圖4-1,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長人口總數:1999年達到60億變化趨勢:緩慢→加快→更快→變慢世界各地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同,人口增長速度快慢的標準是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以18xx年為界,世界人口增長分三個階段,經歷緩慢增長、快速增長目前仍以較快速度在持續增長。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聯系。例57:為什么要以18xx年為界來劃分人口增長的階段?(工業革命)例58:p65活動1-3題。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亞非拉國家人口增長快、歐美國家人口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例59:p40計算湖南省xx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例60:近年來,人口處于負增長的國家有( )a.印度、意大利、日本 b.意大利、德國、瑞典c.泰國、印尼、緬甸 d.德國、瑞典、巴西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來表示。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的總面積(平方千米)例61:人口密度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 )a.人口增長數 b.人口總數 c.人口出生率 d.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數例62:中國的領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其人口數為12.67億,則人口密度為()人/平方千米。澳大利亞領土面積為768萬平方千米,人口數為0.19億,則人口密度為( )人/平方千米。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高寒的高原、濕熱的雨林都不適合人口長期居住。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東部等。例63:下列地區屬于人口稀疏地區的是( )①亞馬孫河平原 ②我國東南部地區 ③西伯利亞 ④阿拉伯半島 ⑤印度 ⑥加拿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人口增長過快鄉村人口涌入城市產生問題交通堵塞、饑餓貧困、就業困難住房緊張、垃圾污染、噪聲污染造成影響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措施和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鄉村人口遷入城市在原因:①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②城鄉差別——城市的就業機會相對較多,城市的物質生活條件較鄉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條件比鄉村好。鄉村人口遷往城市對城市的影響:①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有力的支持了城市的建設與繁榮;②過多的涌入,則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膨脹,以及引發一系列的城市問題:如物質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交通、治安、環境等問題。例64:一個國家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經濟發展?(勞動力短缺)例65: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與以往相比會有什么特殊負擔?(人口老齡化)例66:下列有關人口問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一個國家人口增長越快越好b.一個國家人口增長越慢越好c.人口問題只是在少數發展中國家較為突出d.人口增長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現環境、資源相協調★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根據人類體質特征將世界上的居民劃分為白色、黃色、黑色人種。人種的區分只有身體外部的特征不同,沒有優劣之分,任何各族歧視和壓迫都是錯誤的,所有人種都是平等的。三大人種
體質特征
分布地區
膚色
頭發
面部
體毛
白種人
色淺
波狀
鼻高唇薄
較多
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
黃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東亞
黑種人
黑色
卷曲
唇厚
很少
非洲、大洋洲、美國例67:區別人種的主要根據是( )a.經濟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區和生活水平c.風俗習慣、語言文化、宗教信仰d.膚色、眼色、毛發、臉型等體質特征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色人種。例68:南亞的居民大多數屬于( )a.黃色人種b.白色人種c.黑色人種d.混血人種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廣泛的是白色人種,分布范圍最小的是黑色人種。從地理分布來看,人種由赤道向極地逐漸變淺,這與各地太陽輻射的強度密切相關。例69:關于三大人種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非洲只有黑色人種分布b.黃色人種都分布在亞洲的東部c.印度南部分布著白色、黑色人種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南極洲例70:阿拉伯人和印第安人分別屬于( )a.白種人、黃種人b.黃種人、黑種人c.黑種人、白種人d.白種人、黑種人例71:為了預先加溫和濕潤即將進入肺部的空氣,歐洲人的鼻子有何特點?p72圖4-11 活動1
★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 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流傳最廣的語言是英語;比利時、瑞士為法語國家;巴西為葡萄牙語國家;俄語在東歐具有廣泛影響;伊拉克、埃及主要為阿拉伯語。語言主要分布地區漢語中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俄語俄羅斯和獨聯體的其它許多國家法語法國、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許多國家西班牙語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阿拉伯語西亞和北非的許多國家例72:拉丁美洲使用的語言主要是( )a.英語和法語 b.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c.英語和西班牙語d.法語和葡萄牙語例73:把英語和法語都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是( )a.中國 b.法國c.加拿大d.澳大利亞★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三大宗教產生地區分布地區建筑特色基督教亞游的西部歐洲、美游和大洋洲教堂,尖頂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清真詩,圓頂佛教創始于古印度,后傳入亞洲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佛塔宗教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民裕、經濟、哲理等諸多要素,所以,宗教發展到今天不能簡單的視為迷信,而是就該看成一種文化現象,社會現象,對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視反地,應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護宗教。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回教和清真教,其教徒被稱為穆斯林,少數民族中,信仰該教的是維吾爾族和回族。我國的藏族和回族多信仰喇嘛教,是佛教中的一派。例74: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b.基督教、猶太教、佛教c.猶太教、印度教、佛教d.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例75:源于中國本土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伊斯蘭教d.基督教例76:可以列表比較三大宗教的創立地點、主要經典、影響范圍。例77:耶路撒冷被哪些宗教稱為圣城( )a.基督教、佛教、猶太教b.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c.基督教、道教、猶太教d.佛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人口越來越集中、房屋越來越高大密集、交通越來越擁擠、環境越來越嘈雜與污染。例78:填表比較城市與鄉村聚落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