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5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
1.5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 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地球運動所帶來的地理意義 2.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 3.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晝夜交替、地方時 教學難點 地方時 教 具 地球儀 教學方法 講述法、畫圖演示法 課 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由于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地球上產生很多自然現象,也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板 書 1.5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 講 述 假設地球在宇宙中與太陽位置相對靜止,既不繞日公轉,也不自轉,地球會不會有晝夜現象?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地球是既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所以仍然會有晝夜現象。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轉,才使得地球上晝夜交替。 板 書 一.晝夜交替 演 示 手電筒照射地球儀 板 書 1.晨昏線(圈) 講 述 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為晝半球;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為夜半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叫做晨昏線,它是一個大圓,始終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份。 板 書 2.太陽高度 講 述 太陽高度是太陽高度角的簡稱,表示太陽光線對當地地面的傾角。 演 示 地球儀演示太陽高度角 講 述 晝半球各地太陽高度總是大于0;夜半球各地太陽高度總是小于0;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等于0。晝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周期為24小時,叫做1太陽日,太陽日制約著人類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來作為基本的時間單位。 過 渡 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先看到日出,這樣時刻就有了早遲之分。 板 書 二.地方時 板 圖 時區的劃分 講 述 隨地球自轉,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太陽經過某地天空的最高點時為地方時12點,因此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 板 圖 時區的劃分 講 述 相鄰15度經線內所用的統一時間是區時(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區時經度每隔15度差一小時,地方時經度每隔一度差4分鐘。 舉 例 1).一直東經135度地方時為5月5日8:00 ,求東經73度此時的地方時。 2).已知東八區為8月8日10:00 ,求西三區此時時間。 板 書 三.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講 述 由于地球自轉,地球表面的物體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發生一定偏移。我們把促使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產生偏移的力稱為地轉偏向力。 板 書 1.地轉偏向力 演 示 從地球儀的北半球上空向旋轉的地球儀上滴一滴紅墨水,我們觀察紅墨水的運動軌跡。 板 書 2.偏移規律 講 述 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轉。 舉 例 1).水在進入下水道時時旋轉而下。 2).長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斷被沖刷,沉積的石礫、泥沙不斷與北岸相連,形成長江三角洲,長江河道不斷向南彎曲。 板書設計 1. 5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 一. 晝夜交替 1. 晨昏線(圈) 2. 太陽高度 二. 地方時 三. 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 地轉偏向力 2. 偏移規律 作 業 一架飛機在7月6日8:00從北京飛往紐約,行程10小時,求到紐約后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