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神奇的線與色》(通用2篇)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神奇的線與色》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波洛克作品,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嘗試用滴流的方法繪畫,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嘗試用滴流的方法作畫。
活動難點:啟發幼兒發揮想象,感受波洛克的畫。
活動準備:
1.波洛克的畫、紙張、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都喜歡畫畫吧?你們有沒有嘗試過一邊跳舞一邊畫畫?有一位叔叔就能邊跳舞邊畫畫,想知道他是誰嗎?對了,他是波洛克,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
二、欣賞波洛克作品
1.欣賞第一幅作品《暢想》
提問:看著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 覺得他的畫像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誰能來猜一猜畫家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為什么?
小結:這些流暢的線條和亮麗的色彩,好像把我們帶到了……讓我們的心情快樂又愉悅。
2.欣賞第二幅作品《第五號,1948》
。1)提問: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線條?有哪些色彩? 這些暗暗的顏色和亂亂的線條給你什么感覺?
(2)小結:就像小朋友說的那樣,畫家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心情很壓抑很難過,這些暗暗的色彩,亂亂密密的線條,讓我們的心情很難過,好像走進了……。
3.欣賞波洛克其他作品,將波洛克作品放大,讓幼兒自由欣賞。
4.你最喜歡哪副畫,為什么?(追問,抓住顏色和線條)
5.波洛克叔叔的這些畫神奇而美麗,他的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是不一樣的,在他的畫里,只有顏色和線條。但他不是用筆直接畫出來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樣畫畫的,想不想知道波洛克叔叔的故事?
三、介紹波洛克
1.出示1912
師:1912是什么意思呢?幼兒猜測。
教師播放錄音。
波洛克19xx年出生在美國,因為在他的畫面上只有一些線條和色彩。所以別人把他的畫叫做“抽象畫”。波洛克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畫家之一。
師:原來1912就是波洛克叔叔出生的時間。
2.出示:滴流
波洛克喜歡用很大很大的紙或者畫布畫畫,因為畫布實在太大了,所以索性把它鋪在地上,用筆沾顏料滴到畫布上,有時沿著畫布的四周作畫,有時就干脆提著戳了洞的顏料桶在畫布上來回走動,人們把這種畫畫方法稱為“滴流”。因為波洛克喜歡聽著音樂邊跳舞邊畫畫,所以,人們又把他的畫叫做“行為繪畫”。
(3)討論:瀏覽了這些知識的寶藏,小朋友你知道了些什么?
孩子們說得真好,老師很高興,我也想用波洛克叔叔作畫的方式,把我的心情畫下來,教師示范。
三、嘗試滴畫
1.教師示范。
2.師: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也想用滴畫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你們現在是什么心情?你想用什么線條和顏色滴畫?
3.師:波洛克叔叔說過顏料都是有生命的,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起舞,用這些美麗的色彩和線條把自己的心情都大膽的表達出來吧。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自由選擇顏料,滴畫時筆放低一點,小心不要滴到身上和同伴身上。
四、展示講評
1.老師當記者采訪:這位小畫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興嗎?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畫嗎?畫了些什么?
2.幼兒介紹。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神奇的線與色》 篇2
教材分析:《綱要》在藝術領域中指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苯Y合我們本學期的美術特色---線條畫,而波洛克的部分作品也包含著線條和色塊。因此,本次活動從欣賞波洛克的抽象畫作品入手,在對波洛克的作品的觀察解讀中,再次感受線條和色塊的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滴撒法,并嘗試用滴撒法進行大膽表現,體驗不同繪畫方式所帶來的樂趣。最后,借助對幼兒作品的欣賞和點評,梳理幼兒的實踐經驗,使幼兒對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有更深入的體驗;顒幽繕耍1、欣賞波洛克的畫,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感受“抽象繪畫”的藝術魅力,拓寬幼兒的藝術視野。2、初步嘗試用滴流的方法在快樂的、自由的、忘我的狀態中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大膽創作。3、體驗不同繪畫方式所帶來的樂趣。活動重點:欣賞波洛克的畫,感知線條與色塊組成的抽象畫的藝術魅力;顒与y點:嘗試用“滴流”的方法進行大膽創作。活動準備:波洛克的畫ppt、紙張、顏料等;顒舆^程:一、欣賞波洛克作品1、教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很特別的圖畫,想看嗎?2、(ppt1)教師:你在畫里看到了哪些色彩?這些漂亮的色彩組合在一起感覺怎么樣?3、教師:你還在圖畫中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發現線條和色塊)4、教師:你覺得他畫的是什么呢?像什么?5、教師:像這種看不懂畫的是什么,但是小朋友又覺得它像這個像那個的畫,我們把它叫做抽象畫。叫什么呢?(引導幼兒再次認識抽象畫)(讓幼兒從色彩上去感受,以及色彩與線條、色塊組合在一起的美。從局部到整體的欣賞)二、介紹美國畫家波洛克1、教師:這幅抽象畫是一位美國著名的畫家波洛克叔叔畫的,看這就是波洛克叔叔。(ppt2)他還畫了很多抽象畫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波洛克作品ppt 3、4)2、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教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你覺得畫得像什么?3、教師(ppt5):這些也是波洛克叔叔的抽象畫,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出示很多波洛克的作品,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和好朋友說說,給孩子一個美麗完整的感受。因為抽象畫里肯定會有些“什么”,但應該是多種多樣的理解和體驗,有共性的東西,也有非!皞性化”的看法。所以讓幼兒自由發揮,即使是不知如何去表述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其實他也已經完成了一種體驗。)4、教師:波洛克叔叔真厲害,那你們想知道這些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嗎?5、教師:(ppt6)看,波洛克叔叔在畫畫呢,你看到他是怎么樣畫畫的?6、教師:波洛克叔叔,他喜歡用很大很大的紙或者畫布畫畫,因為畫布實在太大了,所以他只好把畫布鋪在地上,直接從罐中倒顏料到畫布上,或者用木棒、筆沾顏料滴到畫布上,他是非常隨意的把顏料滴撒在畫布上,這樣從桶里流出的各種顏料、油漆就灑在畫布上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效果,人們把這種方法稱為“滴流”。7、教師:現在你知道波洛克叔叔是用什么來畫畫的?8、教師:那今天我們也來學學波洛克叔叔,用滴流的方法來畫畫。(讓幼兒了解波洛克的作畫方法。為下面的活動作鋪墊。)三、教師示范用“滴流”的方法作畫1、教師:這是什么?(瓶子)這個瓶子里裝著一個秘密呢。這個瓶子里裝的是顏料,當你把瓶子倒過來拿的時候,顏料會從這個尖尖的地方滴出來,如果你輕輕的擠一擠這個瓶子,顏料就會從瓶子里流出來。2、教師:你可以上下撒,也可以轉圈撒,當然你也可以隨意的撒。(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示范。老師用快、慢滴,讓幼兒發現速度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3、教師:如果你想形成色塊,你可以用這個尖尖的嘴在畫紙上來回的涂一涂。四、幼兒作畫、放音樂1、教師:小朋友,波洛克叔叔說過顏料都是有生命的,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起舞吧。請大家自由的選擇顏料。2、幼兒開始作畫。3、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不要用力捏,滴畫時人要蹲下來,不能用力甩。(讓幼兒嘗試用滴流的方法作畫,這是整堂課的興奮點,雖然時間短,但孩子們樂在其中,也感受到了一種成功感。由于受場地的限制,否則紙張再大一點,幼兒的感受會更強烈。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準備的材料(顏色)非常重要,每組都有一個主色調,因為不是所有的顏色配在一起都好看。顏色的組合,要讓人感覺受到一種美。)五、展示、評價1、教師:小畫家們,你們今天玩得高興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畫?2、師幼一起繞著畫欣賞。(評價是把孩子們的興趣引向自我欣賞和獲得滿足感上,從而把興趣延伸到對新的藝術活動的需求和期待。)
教學反思:《神奇的線與色》,是在幼兒欣賞抽象名畫的基礎上,用線條和色塊來進行大膽的創作。名畫欣賞作為欣賞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我們教師經常會很難把握。而波洛克的作品更是以抽象畫著稱,抽象畫與幼兒的欣賞水平相差甚遠,孩子不能理解,無法與作者取得共鳴。在這節課的活動來看,孩子更多的關注的是抽象畫的色彩和夸張的形象,而對于深層次的挖掘畫中的含義時,孩子們往往很難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這種種問題的關鍵是教師缺乏指導的方法。其次就是孩子們在實際的生活中很少有這方面的經驗,很少接觸抽象畫。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可以經常和孩子們多多的欣賞各種各樣形式的名畫,尤其是抽象畫。讓幼兒經常能和藝術產生共鳴,欣賞美、感受美,從而更好的表現美。其次,在經過和孩子們開展的這節活動之后,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第一環節,欣賞波洛克的抽象畫時,在課前我要多多的預設孩子們有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孩子們會怎么說,而我應該怎么來總結孩子們的話,同時也對孩子們的話進行一個提煉。我可以適當的運用語言來提示孩子們,讓孩子們對抽象畫能有更進一步的感受與表達。在孩子們操作的時候,出現的一些比如孩子往往都會把顏料滴撒在圖畫紙的中間,邊上空白,那針對這樣的情況,在欣賞作品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來引導孩子們觀察畫,讓孩子們注意到波洛克的作品都是鋪滿整張畫紙的。以后我們可以在大班組更多的開展了一系列的名畫欣賞活動,通過對名畫的欣賞,培養幼兒對藝術和藝術世界的基本感覺,進而開拓他們的視野,使他們對周圍的美好事物和藝術作品表現出直覺的喜愛,并產生自由表達的興趣。與大師對話、學做小畫師,使得幼兒發展的起點高了,眼界開闊了,對美的知覺和選擇也更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