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因為在我們制定這個方案之前,五年級一班已經舉行了班活動,主持人回來后說場面太難控制,學生會有點野蠻不講理。所以我們的方案簡簡單單,以不變應萬變,而且在這個方案中我們已經考慮到了一些如何控制場面的措施:1每小組抽到的第一道題目都是中國的最經典的字謎,難度較大,不易猜出答案。這就能夠給學生一個下馬威,同時吸引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樂于接受挑戰,樂于聽講解,樂于參與!2每一小組都指派一位代言人,在進行搶答時,我們就只需要看代言人的舉牌的快慢,而不需要看著全班那一百多只小手。
在實施的時候,我們還額外加入一條規則:最吵的小組扣十分,紀律最好的小組加十分。
遺憾的是我們跟朱老師和學生沒有在事先做更多的溝通,所以沒能夠讓學生為我們也為了他們自己的節日表演一個節目。這是我在做方案時沒有考慮到的!
實際操作和思考:
英語老師把教室讓給我們。我們先跟大家打招呼,請同學們擺好桌椅準備開主題班會。我負責設計版頭,浩明則幫助學生們移動桌椅。盡管在我們到達之前二班的班主任朱老師早就安排好了如何擺放把桌椅擺成“u”字形,還讓幾個男生幫助我們拉彩帶來分隔各個小組,但是異常興奮的學生們還是趁機打鬧,他們將自帶的糖果飛來飛去相互交換。我背對著他們設計版頭,但是我可以想象到他們的混亂,因為孫浩明還是要不斷大聲地吼:“你這邊!你到那邊!先不要玩……”等畫完,我拿著麥克風叫:“請大家安靜一點!先不要玩,我們一會就舉行活動!”但學生依舊我行我素,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我很無奈,迷茫,很擔心我們無法完成這個主題班會。淚水很不爭氣地流了出來,我轉身,抹去。若無其事地走下去幫助他們分小組,發小牌子。
感覺過了好久我們才基本準備完畢。當我們開始講玩什么游戲的時候,一個穿黑衣服的胖胖的男生一邊吃著薯條一邊沖我們大聲喊:“老套!老套!你們的游戲早就過時啦!不要玩啦!”我瞪著他,心里竊喜:殺雞儆猴的時機到了。我拿起麥克風對他說:“老套?!那好!只要你答對我的題目,這個活動你說了算,但——如果你答不出來,你就要聽我的。”說完我就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精典字謎“土話(猜一個字)”。全班都盯著這個題目,很多學生在討論著什么。過了一會兒,他就說:“不跟你們玩!不跟你們玩!”我得意地笑了。又過了一分鐘,還是沒有人猜出。a組有人喊:“老師,開始吧!”我和浩明開始講游戲規則。這時朱老師開完會回來了,我們的心更加安穩了。
第一道必答題,正如我所料,難住了他們。沒有一個小組能夠在抽到題目之后就回答出來。我們讓他們再想一想。直到我把所有題目都寫在黑板上再次詢問他們得出答案沒有的時候。a組有個小個子男生怯生生地說了一個答案“工”。我馬上請他解釋,沒想到他解釋得頭頭是道。我馬上宣布他的答案正確。有了他的首開先河,后續的小組紛紛仿效。即使沒有答對,也八九不離十。例如:領獎臺。他們猜是“品”,而正確答案是“凸”。最難的一道是“放棄錯誤求生存”。答案“旌”是他們還沒有學過的字。當時我就說了:“那證明你們課外識字量不夠。這字是彩旗的意思。你們在初中會在陳毅的一首詩里見到這個字。”其實,他們當中有人根據剛才我在解釋時用到的方法推斷出了是這個字,但是由于還沒有學過,所以他們不敢大聲說。這就說明雖然這群學生模仿能力很強,也很會靈活變通,但是還是不夠自信和聰慧,他們明明可以通過翻閱工具書來證明自己的答案的。后面的那兩道必答題是簡單的謎語和歇后語。這對他們來說基本上是小菜一碟。那一道“雞蛋拌鴨蛋”的歇后語的答案是他們全班一起吼出來的,那群家伙還不約而同地大聲地連續說了五六次“混蛋”。這些題目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結果在進行搶答時更是一大堆學生圍上了講臺。朱老師叫他們回座位,他們都不聽了。但是,讓我很意外的是一道猜運動項目的簡單的謎語題。這個運動項目我小語班里的同學一看就知道了,但是他們還不斷地講“足球”“網球”……一大堆其他運動項目。我聽見站在我面前的那個小胖小聲地說“籃球”,所以我就叫他來回答。但是他搔首弄耳,還不斷向小組成員求救,不敢肯定自己的答案。后來還是f組的一個男生說“好像是籃球”時,小胖才恍然大悟似的說““籃球!”。全班尖叫,大家紛紛說:“是呀!是籃球!”。事后,回想起來,我覺得他們猜不出似乎是有道理的。朱老師曾布置了一篇作文,競選班干部。然后我們在改作文時看到的幾乎都是競選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文娛委員、宣傳委員的,而列舉的競選優勢都是奧數、奧英獲得幾等獎,鋼琴過了幾級,舞蹈過了幾級,繪畫在省比賽中得了幾等獎等藝術類項目。難得有兩個打算競選體育委員的是短跑高手和乒乓球高手。似乎他們都沒怎么參與到集體的運動項目,比如:籃球、足球。或許這跟學校的設施和現在的家庭教育和注重個人能力的社會風氣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