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代價與回報
4、思維指導:
(1)你聽了這些故事,最大感受是什么?
答:他們在履行社會責任時;從來不言代價與回報。
(2)這是人的行為,對我們的社會有什么積極意義?
答:正因為有他們在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履行責任,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溫暖,更加充滿希望,他們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3)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對你有何啟示?
教師小結:他們可以把自己并不充裕的生活費擠出一部分捐出來,只因為有更需要的人,如叢飛可以將青春的熱情播撒在偏遠的山村,只為那里有孩子朗朗讀書聲,魏青剛可以在刺骨的寒風中跳入水中救人,事后卻悄然離去……
(三)引領提升:作為中學生,我們要學會承擔責任,做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指導學生反思自己在承擔責任方面的表現:主動承擔了哪些責任?哪些方面有待改進?
三、學生感言:
四、鞏固練習
1.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對于這些事情,我們( )
①做得好與壞都無所謂 ②要根據回報的大小來確定自己投入的時間和精力
③應視為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 ④同樣要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去努力做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在懸崖小學支教,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李桂林、陸建芬的事跡啟示我們
①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才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②只要兢兢業業,在任何崗位上都能實現人生價值③不言代價與回報,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 ④只講奉獻、不求回報,是面對責任的唯一正確選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