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和正義2
5、下列對教育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教育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③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④教育是提高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基礎⑤教育最終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6、XX年,某市中考招生繼續實行優錄政策,其中包括對在“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初中畢業生給予加分錄取。這一規定意味著( )
①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客觀要求②該市重視培養人才,鼓勵創新
③該市中考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④學習書本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材料一:XX年1月9日,第四次全國科技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重獎為國家科技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發表了題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的重要講話。講話中強調,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技的戰略基點;就是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材料二:十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目標,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1) 黨和國家重獎科技工作者,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依據是什么?
(2) 請你列舉我國在科技、制度、理論、體制方面的創新實例。
(3) 作為國家的小主人應立志為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作貢獻,這里請你為自己制定一個培養創新能力的行動計劃。
8、材料一:據統計,發達國家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由20世紀初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
材料二: 三國科技實力對照表
國家 美 日 中
分值 100 89.3 58.57
三國符合科學條件的人口比例表
國家(地區) 美 歐盟 中
占總人口比例 6.9% 4.4% 0.3%
材料三:從XX年起,為了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實現我國生產力發展跨越,黨中央、國務院局定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 材料一、二分別表明了什么?
(2) 材料三表明我國正在實施什么戰略?
(3) 你認為如何提高我國民族創新能力?
9、袁隆平院士突破經典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從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以來,已累計增產5000億公斤。袁隆平被人們稱贊為“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和“一個名字創造了1000億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