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政治第一單元 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教案
第一單元 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第1課 公平、正義————人們永恒的追求
第一框 我們向往公平
一、教育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公平感的產生;②公平(不公平)的含義;
③社會公平的含義; ④為什么要維護公平? ⑤如何維護社會公平?⑥怎樣做一個有公平感的人?⑦我國社會公平的現狀如何?
2、 能力目標:
(1)在社會生活中,與人進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與別人公平合作的能力。
(2)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能力,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地做出選擇。
(3)分清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的要求。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公平意識,積極參與良好的合作。
(2)維護社會公平,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3)樹立規則意識,遵守正義制度,敢于、善于同不公平現象、行為做斗爭。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合作公平、社會公平的含義是重點;
2、為什么要維護公平?是重點;
3、應該如何維護公平?是重點
4、公平感的產生;公平的必要性的認識是難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小活動等的運用。
四、教具教學手段:(略)
五、教學過程:
引言部分的講解:
在這個故事中,讓同學們思考老人的同學提出“比賽不符和公平正義的要求”,為什么違反了比賽規則,比賽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正義的?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義?公平正義對個人與社會的發展有什么積極的作用?通過問題的列出,激發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探究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帶著問題學習課本。
并且在引言的第二段上初步認識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向學生提出追求公平,維護正義是時代對我們的期望和要求。
正文:
(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通過課本p3—p4材料分析,讓同學門思考幾個問題:
1、為什么會產生公平有不公平感?(教師點撥)合作就利益關系,從作中產生了利益分配的公平與不公平感。
2、認識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的含義?在這里要抓住判斷公平的標準是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都要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和統一。否則就是不公平。
通過對教材p4—p5的閱讀分析讓同學們理解講究公平的必要性。
聯系前面的知識思考王某的做法對劉某是否公平?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王某李某是好朋友,二人合作開店,王某在合作中,對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承擔的越來越少,而在合作中的獲利并沒有減少,按照公平的標準就是不公平的。
那么,這種做法會導致什么結果呢?他們的合作就很難繼續下去,必然導致失敗。的出結論,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在此可以舉一些例子如:當今世界的談判要雙贏、外商投資也要照顧外商的利益、遵守國際交流的準則等。
3、所以,合作的必要性也就解決了。可見,生活中我們與他人合作時,需要樹立公平意識,努力維護合作公平。
另外,通過p5填一填的小活動交流,進一步認識合作公平的表現、要求和必要性。
既然公平是必要的,那么維護公平有什么意義呢?所以就要學習下一個標題的內容了。
(二)、公平有利于社會穩定
1、讓同學們知道,除了在個人與個人合作公平外,還有社會公平。
(1)什么是社會公平?含義,區別合作公平。它們主要是產生的具體途徑不同。社會公平是社會為個人提供的權利、機會和利益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