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第四框 人民當家做主的法治國家
第四課 第四框題 人民當家做主的法治國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培養學生理論思維的能力,使他們嘗試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及辨證的觀點分析有關的政治現象,逐步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具體事例介紹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讓學生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通過對一些圖片和文字材料的分析,使學生意識到中國現在是一個法治的國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使學生自覺培養民主法制意識,提高關心和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自覺性,以及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
課程標準
教學內容
1、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要求
識記:
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學重點
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法設計
1、可以從具體事例入手,讓學生分析人民怎樣當家作主。事例可以是教材上的三峽議案如何通過的事例,也可以選取當地一些由人民代表大會決策的典型事例。
2、講解依法治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析一些圖片,了解法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從國家機關、個人兩方面分析怎樣才能實現依法治國。如果學生有能力,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討論或辯論,進一步認識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離開人民的參與、支持和監督,要實現依法治國是不可能的。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在我國,人民是如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的呢?
講解新課
第二節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板書)
一、人民當家做主的法制國家(板書)
1、人民怎樣當家做主(板書)
(1)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構。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主要職權:P95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示意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主席 |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 | 全國人大代表 | | | |
| | | | ||||
最高人民 檢察院 | 最高人民 法院 | 國務院 | 中央軍事 委員會 | 人民代表 | 廣大 人民 | | |
| | | | ||||
各部委員會 | | ||||||
地方各級 人民代表大會 地方各級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 ||||||
| |||||||
地方各級 人民檢察院 | 地方各級 人民法院 | 地方各級 人民政府 | 地方各級 人民代表 | |
2、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板書)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關鍵、核心);執法必嚴(重要條件); 違法必究(引申、保障)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轉的“四五”普法規劃明確規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即12月4日,作為每年一次的全國法制宣傳日 2001年12月4日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法制宣傳日。 2001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是:“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 2002年主題是:“學習宣傳憲法,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2003年主題是:“依法治國、執政為民”。 |
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生活質量的高低。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離開人民的參與,支持合監督,要實現依法治國是不可能的。
鞏固總結
作為依法治國的主體,我們還京廣行使我們的參與、支持和監督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國。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
一、人民當家做主的法制國家
1、人民怎樣當家做主
2、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
布置作業
了解你所在社區的人大代表,做一次采訪,向他(她)了解人大代表的基本職責及他(她)對行使人大代表職權的認識。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