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教學目標 使學生明確的內容,核心內容,奮斗目標。深刻認識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教學重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教學難點 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教學方法啟發示講授,講練結合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的內容
二、基本路線提出的奮斗目標
三、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
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導入 新課,向學生指出基本路線的內容,然后要求學生朗讀基本路線的內容。并指出這一基本路線的制定依據是什么?
然后進一步要求學生明確基本路線的奮斗目標和核心內容
布置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第一題,然后向學生指出:這一奮斗目標的實現途徑,以及這一目標包括三方面的目標。
布置學生繼續完成課堂練習第一題,然后指出,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指出(1)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三方面的建設。(2)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提出問題: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總結
(1)、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來看。集體朗讀
完成練習
完成練習
思考然后討論
學生回答
兩個基本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2)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來看
(3)從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來看
(4)從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來看
補充:從社會主義的本質來看
2、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出示材料一
提問:材料中給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大的教訓是什么?
布置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相關練習
掌握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性。
3、堅持改革開放
出示材料二
提問:(1)對聯內容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2)改革為什么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改革的內容: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其它方面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聽錄音材料(鞏固有關改革內容)
出示材料三
提問:加入世貿組織反映我國堅持一項什么政策?——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然后再問:為什么要堅持這一國策?
從世界形勢來看
從我國國情來看
從歷史教訓來看
就當今來講,對外開放主要是抓住入世這一機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課堂小結薄
課堂練習
學生齊讀課本內容
學生回答
學生練習
學生回答
聽錄音
學生討論并回答
學生回憶本課所學內容。
完成練習
附一:上課相關材料
第一組材料:
材料一、1989年,東歐各國相繼發生政治地震,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紛紛降下紅旗,重新選擇了資本主義制度。1991年,蘇聯紅旗落下,蘇聯解體,世界上最早的社會主義國家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材料二、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最根本的原因是: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放棄了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放棄了無產階級專政,放棄了馬列主義。結果使相當嚴重的政治,經濟、社會矛盾更加突出,最終造成制度劇變,國家解體的慘劇。
第二組材料:
改革春風吹過來,廣大農村富起來,以下兩對聯,可以生動地反映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1974年的對聯:過年只有兩升米,壓歲并無一分錢。橫批:我也過年。
1980年的對聯:過年儲米十余擔,壓歲存款上千元。橫批:歡度春節。
第三組材料:
材料一、在經過了15年的艱苦談判后,世貿組織第四屆部長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定。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43個成員。
材料二、朱容基總理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標志我國的對外開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在更大的范圍和更深的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