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做個護法小使者教學設計
第九課 做個護法小使者
課標內容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
了解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
能夠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法治觀念,增強守法的自覺性;樹立監督意識,依法維護社會秩序,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能力
提高學生自覺維護社會秩序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監督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及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的能力;培養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能力。
知識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了解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懂得通過正確行使監督權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以及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懂得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教材內容要點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監督制約 保障公平
自覺守法 學會監督
教材結構分析
導語
導語用簡練的語言,通過三個層次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容:首先點明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接著點明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首要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最后指出當代中學生應該擔負起守法、護法的責任,行使依法監督的權利,做一個合格的護法小使者。
情景再現
本欄目包括一個引言和三個目。
引言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述了法律的重要作用,引入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的教學。
本課三個目的內在聯系:第一目說明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二目從監督、制約角度說明怎樣實行依法治國;第三目將前面講述的道理落實在對中學生的行為要求上。
第一目“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含四個◎。
第一個◎指出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立法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還會不斷制定和完善法律,從這兩個方面說明了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法制建設必須從立法開始。
第二個◎說明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設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要求嚴格依法辦事,有法不依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嚴重后果。
第三個◎說明執法必嚴要求做到不徇私情,堅持不枉不縱。
第四個◎從三個方面說明了違法必究的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不履行法定職責,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任何組織、機關、部門、單位的行為超越法律權限,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追究。
指點迷津:點明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以及四個環節之間的關系。
第二目“監督制約 保障公平”,含兩個◎。
第一個◎講述加強監督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首先通過表格填充活動讓學生對我國的監督渠道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通過三個具體的情景加深學生對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才能保障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理解。
“指點迷津”:節選憲法第41條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對“監督”有正確的理解。
第二個◎講述了制度制約和程序制約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首先通過行政許可制度和人民陪審員制度使學生認識到制度制約對于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兩個與程序制約相關的情景使學生認識到程序制約對于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