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煊《靈潔九寨溝》(精選2篇)
艾煊《靈潔九寨溝》 篇1
艾煊(1922—),安徽舒城人,作家。有報告文學集《朝鮮五十天》,散文集《碧螺春汛》、《艾煊散文集》,長篇小說《鄉關何處》、《山雨欲來》等。
一
青翠的,連綿無盡頭的山脈,一搿兩爿,分裂成了屏風式的兩排,互相對望,相守相伴,情意纏綿。夾在兩排山屏當中的,是一條高高低低,彎彎曲曲,蜿蜒千里的深峽谷。千柔百曲的岷江,在這條深谷的底部活潑奔舞。由松潘高原,層層梯次跳躍而下,過都江堰,越川西平原,直到溶入長江。
岷江是綠白兩色相和相間的陡河。碧綠的江水,濤頭上鑲飾一朵朵亮白的江花,從四千米的高原,亢奮地奔向低低的川西盆地。
去九寨溝的這條車路,是天帝設計的。步步依伴著岷江,成就了一條飄帶似的,和岷江一樣柔曲的公路。我乘坐面包車,伴著岷江溯流而上,直達江源的星宿海。
許多藏民牽著藏馬等在路邊,歡迎人們騎著如貓般溫馴的馬,輕松地跋涉于岷江源的沼澤中。
越過此分水嶺,另一條河,朝著與岷江相反的方向急速流下,這便是白水江。幽絕靈絕的九寨溝圣水,也匯入這白水江中。
悠悠天路遠,騎鶴飛九溝。
青翠幽靜的岷江峽谷,是天帝安置所有生物共有共居的和平樂園。人若獨占,難免會遭天帝譴責。1933年8月,天公震怒,地動山搖。無辜的疊溪鎮,被整體撳進深谷的岷江江底,注成了又一個高山湖泊。六十年后的此時此地,我立在岸邊俯瞰。湖面平靜,湖水無言。碧青的湖水,外表溫柔,但在水面下四十公尺的深底,潛藏著一個小鎮的悲慘故事。
二
九寨溝,陰晴晦暝,四時景色不同。山美,樹美,云美,雪峰美,瀑布美。最美的是大大小小串珠般的,一百一十四個梯級湖泊。這些有靈性的神秘小湖,來自天上,流注到距我們頭頂三千公尺的高空,凝匯成令人看了心跳的明潔圣湖。
湖水,清澈見底,潔凈無染,透徹明亮,但又不是單純的亮白。它透明的色調,竟會是五顏六色,落彩繽紛。
水晶無影。九寨溝的湖水,和水晶同質,無論多么深,都可窺透湖底。水草有生命,水底巖石也有生命。就連原始林中枯死后沉入湖中的樹木,也起死回生,在湖水里重新獲得了生命。
天下湖泊多矣,但一湖之水難分兩色。惟九寨溝的這些小湖極為奇妙,一湖晶亮的水,竟分成為好幾片互不混同的色塊。藍,綠,黃,紅。每一色,又化開來,洇染成了若干深深淺淺,透明無影的色階。藏青,寶藍,淡藍,墨綠,翠綠,淺綠,鵝黃,金黃,紫紅,桃紅。
這湖水色澤的五彩,自何而來?這些綺麗美色,并非山嶺、流云、花樹的倒影。色階豐富的恬靜神秘水色,你,來自何方?
九寨溝的高山梯級湖泊,湖水是由高處傾瀉式的往下流淌。但無一絲一毫躁動感,看不到它在忙忙碌碌地奔流。水表平靜無波。
世間萬千湖泊,往往在月光下才顯示出很美。九寨溝的小湖,陽光照耀下的湖水,也和月光下的湖水一樣,溫柔,平和,寧靜。
湖水澄澈,明亮,多色。像是多民族幼兒園中,各種膚色兒童,睜大稚氣純真透明的眼睛。湛藍眼珠,釉黑眼珠,亮褐眼珠。
這里是俗塵世界,并非天神的仙游苑。如此美的俗世山光,如此美的俗世凡水,除此川康高原外,人間還會有幾處?
我的筆鈍詞拙,只能敘述,形容,無法傳達她的靈妙仙韻。
文字力弱。也許音樂或繪畫,可傳其一二神妙。
古琴曲有《高山流水》,彈奏的是七十二澎湃激流。不知今樂中,有曼吟九寨溝秀山柔水的圣曲否?
古今西洋油畫中,有沒有描繪過類似九寨溝的絕色湖泊?
古今中國畫中,無論潑墨山水或青綠山水,有沒有顯示出如同九寨溝般的明澈,和它豐富的色調?
九寨溝的湖水,美絕,妙絕,靈絕。若非身臨此境,如何領會世間竟有此洗滌靈魂的純水。我平生在許多美湖上居住過,航行過,但從未有過像面對此湖時,這般令人感動得心醉,心悸。我癡望著澄澈寧靜的湖水。這無言的情意脈脈的純凈水,滲透進心的深處。感動得人無法自持,淚,默默地溢眶緩流。如是一個人獨游,我將匍匐于岸邊,面對天和湖,伏地虔誠膜拜。世世代代禮的拘囿,我輩已喪失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真人性。我這濁世庸人,無計脫俗,靈魂無翅飛升,只好從俗。
圣潔的湖水,原是天帝滋養熊貓的瓊漿。人進熊貓退,在此居住了億萬年的憨熊貓,讓出了如此美的棲息之地,如古代隱逸之士般遠避人類無端的侵擾。善良的熊貓,你這高山隱士,此刻結廬于何所?
人們極愛九寨溝。但近十數年間,三十萬人的侵擾,又無情地攪亂了此山此林此湖億萬年絕美的寧靜。
人人都說九寨溝美。美,這象形字該當如何構成?古人造字有誤,以火烤羊肉為美。那只是口腹物欲之美。到了九寨溝,忽有所悟。山水人,三者疊加,方可視為象形文的美字。這是人與自然的融溶之美。
上一篇:《熱愛生命》教學設計4
下一篇:《烏篷搖夢到春江》備課資源
艾煊《靈潔九寨溝》 篇2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詞積累:
跋bá涉shè:爬山趟水,形容旅程辛苦。
綺qǐ麗:鮮艷美麗(多指風景)。
靜謐mì:安靜。
澄chéng澈:清澈明亮。
曼吟:聲音拉得很長地吟哦,柔美而抒情。
洗滌dí:洗。
心悸jì:心里害怕。
匍pú匐fú:趴。
膜拜:恭敬而有誠意(多指宗教)。
棲qī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艾煊(1922~2001),原名艾光道,安徽舒城人,當代著名文學家。1940年參加新四軍,歷任文工團指導員,抗日軍政大學八分校隊長、教員、指導員,新四軍《抗敵報》及《先鋒報》記者、編輯,華東野戰軍前線新華社分、支社編輯主任、采訪主任、特派記者,曾長期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進行火線采訪報道。解放后歷任《新華日報》編委、特派記者、副刊主編,中共江蘇省委文藝處長,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秘書長。艾煊在“反右”和“文革”運動中受沖擊,先后被下放到西山明月灣和宜興太華山勞動,但始終達觀處世、寵辱不驚,始終保持著對黨的忠誠,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氣節。20世紀80年代起,艾煊長期擔任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黨組書記。自1943年開始,艾煊曾先后發表了5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出版了《大江風雷》、《山雨欲來》、《鄉關何處》、《清濁界》等長篇小說和《秋收之后》等10部中短篇小說集,還有《煙水江南綠》、《金陵夢華錄》、《碧螺春汛》、《美在太湖》等15部散文集,他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風雨下鐘山》更是膾炙人口。他的小說和散文創作主要抒寫對偉大祖國、對錦繡江南的文化思考,具有豐厚的哲學內涵和很高的美學品位,所以艾煊素有“艾江南”的美稱。2002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八卷《艾煊文集》,收錄了他的大部分作品。
2、相關知識:
旅游勝地九寨溝
九寨溝,位于中國四川省阿壩藏羌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南距四川省省會成都450公里,總面積約720平方公里,其中52%為林木繁茂的原始森林。境內山脈、溝谷縱橫交錯,雪峰聳峙,溪澗四布。屬高山深谷碳酸堰塞湖地段;主景區長50余公里,由呈“丫”字形的樹正、日則、則查洼三條主溝組成,無數的湖泊、草海、瀑布、溪澗散落其間。
古時九寨溝一帶被稱為“翠海”。據《松潘縣志縣志•翠海》記載:“羊峒番部內,海狹長數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嵐。”現在九寨溝的得名,來自于景區內九個藏族寨子,由于有九個寨子的藏民世代居住于此,故名為“九寨溝”。
九寨溝的山水形成于第四紀古冰川時期,現保存著大量第四紀古冰川遺跡。九寨溝的地下水富含大量的碳酸鈣質,湖底、湖堤、湖畔水邊均可見乳白色碳酸鈣形成的結晶體;而來自雪山、森林的活水泉又異常潔凈,加之梯形狀的湖泊層層過濾,其水色愈加透明,能見度高達20米。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譽為九寨溝“五絕”。水乳交融,美不勝收。
“黃山歸來不看云,九寨歸來不看水”,九寨溝的精靈是水。湖(海子)、泉、溪、瀑、河、灘連綴一體,飛動與靜謐結合,剛烈與溫柔相濟,千顏萬色,多采多姿。高低錯落的群瀑自叢林峭壁跌落,高唱低吟,熱情洋溢。大大小小的群海置身于高山深谷之中,碧藍澄澈、恬靜秀美;水中倒映著紅葉、綠樹、雪峰、藍天,一步一色,變幻無窮,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花樹開在水中央,有“中華水景之王”的美譽。
20世紀70年代,這片在莽莽叢林中沉寂了千百萬年的仙境終于被一群偶然闖進的伐木工人發現。1987年,被列為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2年,成為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0年,在全國40佳風景名勝區評比中,名列新自然景區榜首。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1997年,又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同時獲得這兩項殊榮的景區。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這是一篇形神兼備、意蘊深厚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緊緊圍繞“靈潔”二字,通過生動形象的描繪以及豐富的聯想,向讀者展現了九寨溝湖水的“美絕,靈絕,妙絕”,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人生理想。文章中也透露出作者對生態環境遭到人為破壞的憂慮。
二、文章脈絡
文章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寫作者去九寨溝的沿途所見,點明了九寨溝所處的地理位置,側重于寫九寨溝獨特的地理環境,為下文寫九寨溝的“靈潔”作鋪墊。
第二部分著力描繪九寨溝的“靈潔”。作者先總寫九寨溝“山美,樹美,云美,雪峰美,瀑布美”,然后指出九寨溝最美的是大大小小串珠般的湖泊。接下來作者就開始集中筆墨寫九寨溝圣潔的湖水。
三、寫作方法
1.取材廣泛,安排精當
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散神不散:散文的“形”,包括反映在作品中的現實生活材料,語言材料和形式,文學樣式和手段,段落的構成和排列等等;而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以作家社會實踐為基點,在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思想傾向、創作意向和思路趨向”,“簡言之,神就是作品的虛的方面,是需要貫通在一定的實體中才得以體現的。”(韓少華《散文散論》)由于散文的特點在于散,“散是散文的特質”,因此,散文的選材是十分廣泛、自由的。
本文在選材上十分廣泛。為了更好地表現九寨溝的靈潔,作者不僅寫到了九寨溝的地理方位,尤其寫到了九寨溝的峽谷風貌,“互相對望,情意纏綿”,寫到了熱情好客的藏民,“牽著藏馬等在路邊,歡迎人們騎著如貓般溫馴的馬,輕松地跋涉于岷江源的沼澤中”。接下來作者寫九寨溝的湖水,寫湖水的水質清澈見底,潔凈無染,能孕育生命;寫湖水的水色,色彩繽紛,色階豐富;寫湖水的澄澈明靜;進而聯想到音樂、繪畫,來表現九寨溝湖水的不可言傳的美。這樣通過反復地鋪排、渲染,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有力地表現了九寨溝的湖水美絕、妙絕和靈絕的特點。行文到此,似乎可以擱筆了,但作者并沒有就此停筆,而是通過寫自己面對這洗滌靈魂的純水時的感受與感動,進一步地渲染九寨溝湖水之絕。而作者所寫的這一切又都是圍繞著文題中的“靈潔”二字來進行的,使得文章形式上確實很散漫自由但中心卻很明確,主題相對集中,形散而神不散,體現出作者選材、組織材料上的獨到匠心。
2.語言簡明準確、形象生動
作者認為:“要想寫出一篇真正好的、耐讀的藝術散文,那就需要多方面的長期修養。”他說:“一篇散文的好壞,很大程度是由語言來決定的。”這篇文章就運用了許多形象、準確、生動的詞語和多種修辭力•法以及長短相濟酌多變句式,極其形象地描繪出九寨溝“靈潔”的特點。
如對湖水顏色的描寫,不只簡單的用“藍,綠,黃,紅”來說明,而是用更細微、更準確的詞語來描繪:“藍”化開為“藏青,寶藍,淡藍”;‘綠”又洇染成深深淺淺的“墨綠,翠綠,淺綠”;“黃”又分為“鵝黃、金黃”;“紅”則有“紫紅,桃紅”。這些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繪出了色階豐實的湖水,使水的形象獨具特色,并給讀者以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又如在鋪寫了九寨溝湖水的美后,發出了“美絕,妙絕,靈絕’’的贊嘆。這簡短的六個字是作者在感到“筆鈍詞拙,只能敘述形容,無法傳達她的靈妙仙韻”后發出的。它簡明、準確、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對九寨溝湖水的贊嘆:啊,九寨溝溫柔、平和、澄澈、明亮、多色的湖水真是太美了,太神奇了,太有靈性了,簡直像仙境一般!
至于文中的比喻句、對偶句和長短整散相濟的多變句式則比比皆是。這不僅使語句顯得生動、形象、精彩,而且使所寫的景物具有某種情韻和靈性,同時還豐實了景物的美學內蘊,提高了景物的美學價值。
四、問題探究
1.課文結束部分喚起了讀者心中的什么意識?
敬畏自然,就要去感受自然的美,體驗自然的美,尊重自然的規律。敬畏自然,就應該在考慮我們人類集體的利益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其他“生命”的利益。如果我們只顧自己的利益,只顧眼前的利益,那我相信自然將對人類的無知進行報復,我們面臨的可能就是滅頂之災。文中的“但近十數年間,30萬人的侵擾,又無情地攪亂了此山此湖億萬年絕美的寧靜”就表達了作者的這種憂患。而只有尊重自然,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造就人與自然的融溶之美。《靈潔九寨溝》一文,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閱讀審美的快感,激發了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自身的活動,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喚醒我們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識。
2.作者對九寨溝的“靈潔”的描繪帶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20世紀,人類在戰爭、擴張、發展中狂奔、追逐,只是在人為劃出的“世紀之交”才歇一下腳。放眼望去,發現被當成征服對象的自然正在憤怒反抗,悲愴地用滾過大地之軀的各種災難提醒我們它依然存在,生命有賴于它。“自然”,當一字一板地把它念出,是的,人是否應當生而如是,自在天然?什么時候,自然問題會成為人們日常思考的主題,成為任何一個角落里的人類都共同關注的“唯一的問題”呢?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只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的一部分一樣。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永遠只是母親懷抱里的孩子,我們需要大自然母親為我們提供各種必需的生活條件,我們要吸吮大自然的乳汁。如果誰蓄意破壞大自然,誰往她身上下毒、丟垃圾,那么我們必然也會成為受害者。我們每天都在談生命,淡生命的可貴,談愛護生命。可是我們卻忽略宇宙也是有生命的。“誰說宇宙沒有生命?”是啊,宇宙本身就是生命的體現,“那永恒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嗎?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么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這個字宙到處都隱藏著生命,到處都有生命的萌芽,到處都有沉默的聲音。(沉默也是生命的一種狀態,沒有生命就無所謂沉默。)你難道沒有聽到石頭里也有生命的吶喊嗎?你難道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里傳來的友好問候嗎?”我們要愛護生命,保護生命,那就應該也保護地球上其他的生命,將來更應該保護宇宙中的各種生命。生命是神圣的,是莊嚴的,誰也不能隨意來糟蹋生命。
【練習解答】
第一題:最能體現九寨溝“靈潔”的是九寨溝的湖水。湖水具有澄澈明靜、色階豐富、寧靜平和、靈絕妙絕的特點。
第二題:文章第—部分寫九寨溝所處的地理位置,側重于寫九寨溝與眾不同的地理環境。這既突出了九寨溝的靈潔,也為下文寫九寨溝湖水的靈沽作了鋪墊。
第三題:略
第四題:參考答案:據分析,這些高山湖泊的湖底是由石灰巖構成的。在石灰巖的表面有許多種類的水藻和有色礦物質,加上湖底巖石層次高高低低,色彩各各有別,所以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呈現出獨特的大自然之美。
【類文品讀】
九寨溝的水
高山有好水。鑲嵌在川西北岷山懷抱中的神奇的九寨溝,那里的水美得讓人發呆、目眩,美得文、畫師手腳無措!
九寨溝翠海疊瀑,山水廣袤,數百平方公里,一步一景,九個藏胞寨子如寶石點綴在溝壑稍寬處,人文與風景相依相襯。溪流、湖、i白、瀑布,千姿百態。一百余個海子(高山湖泊)個個清澈凝翠,或碧波蕩漾,或五彩繽紛,或深藍莫測,或玲瓏秀麗;它們由一條彩緞般的錦溪相連。那條時分時合異彩紛呈的溪,乳白色的堤使水高高低低,林林總總,蜿蜿蜒蜒,時而急流飛下,時而信步閑庭。陽光耀處,溪水一會兒白玉相疊,一會兒金泊泛燦,一會兒多情可人,一會兒如萬馬奔馳。淺藍、瓦藍、深藍,藍得發稠;青翠、珠翠、玉翠,翠得怡心。集天下水景美態之萃,娟娟秀秀卓然天成,色彩奇異,賞不勝賞,嘆不勝嘆!巧奪天工,神奧奇秘,引無數游客競折腰。
“九寨歸來不看水。”因水舞動灑落九寨溝景觀無數,百十公里圣潔和靈性,像風格迥異的戲班子在溝內同時上演著連臺好戲。盆景灘,褐黃色斜坡上,如蟬翼的水層,明凈澄澈,揚揚灑灑,楊柳松柏恰到韻味地點綴其中,秀枝蔥蘢,一盆盆造型別致的“盆景”在流動的水中搖曳,要多么美就有多么美。蘆葦海水明亮碧透,有如精心移栽的蘆葦隨風起舞;滿湖清蔥清馨。波光粼粼處,泛起無比動人的情律。樹正瀑布十余米寬,二十余米高,從古樹林莽中呼嘯而出,出沒于懸崖林木之中,氣勢如虹。峰回路轉,驚天地位鬼神的諾日郎大彩瀑,數千平方米的一幅巨型珠簾垂掛于半天,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似乎是從天際蹦出來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自然交響曲……
最讓人難忘的還數五彩池。它深藏于挺拔參天的高原翠木懷中,湖不大,方圓百丈而已。湖靜時,翠綠、淡藍、瓦灰、奶白相間相疊,酷似匠心獨具、晶瑩剔透的水彩畫;陽光映照下,有如舞臺燈光,變幻莫測,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感覺,赤橙黃綠青藍紫演繹著一池章回故事;游客若不小心踩動小石一顆,剎時泛起圈圈動人漣漪,光暈頻頻,色澤交融,風光無限,更兼萬紫千紅于其中,斑斕燦然,奇圖異境,湛藍怡心,深藍爽情,還隱隱藍中泛綠。那一池美麗、多情,有如瑤池。
1.文章開頭第一句“高山有好水”有何作用?
2.依據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九寨溝的水具有哪些特點?
3.說說下列比喻句的表達作用。
①陽光耀處,溪水……一會兒如萬馬奔馳。
②因水舞動灑落九寨溝景觀無數,百十公里圣潔和靈性,像風格迥異的戲班子在溝內同時上演著連臺好戲。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本文第2段是運用全景式的鏡頭概寫九寨溝的水,第3、4段則是運用特寫鏡頭,分別寫水。
b.文中既描繪了水的靜態,又刻畫了水的動態,動靜結合,神形兼備。
c.文章之所以把五彩池作為重點來描寫,是因為五彩池的美是九寨溝水的特點的典型代表。
d.“九寨溝歸來不看水”說的是九寨溝的水太美,看了九寨溝的水,發現其它地方的水無法與之相比了。
5.本文語言生動優美,請你從語言美的角度,自命一題,寫出解答。
(參考答案:1.這句既點了題又開啟了下文。 2.個個清澈凝翠,或碧波蕩漾,或五彩繽紛,或深藍莫測,或玲瓏秀麗。 3.①寫出了其聲勢之迅猛。②形容九寨溝景觀無數。 4.c。提示:九寨溝的水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上一篇:熱愛生命
下一篇:《烏篷搖夢到春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