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人教九上7
《香菱學詩》教學設計
東風中學 鄧夏芳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本文,初步了解《紅樓夢》的藝術成就,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2.討論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進一步明確鑒賞人物的方法。
3.學習香菱苦志學詩的勤奮與堅韌的精神。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明確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分析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
教法學法設計: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內容淺近,人物形象鮮明,因此本文以自學為主,讓學生在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課堂合作交流來分析人物鮮明的個性,欣賞作品塑造人物的高超的方法。進一步明確鑒賞人物的方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自學指要:1、收集有關曹雪芹資料。了解《紅樓夢》梗概。
2、閱讀《紅樓夢》中有關香菱的章回,全面了解香菱的身世遭遇。
3、觀看錄像《香菱學詩》
3、認真閱讀《香菱學詩》,理清情節,把握主題。
4、分析人物形象,寫閱讀筆記。
教學步驟:
一、 考一考,導入課文
1、被譽為我國“古代小說頂峰之作”的一部小說是
2、請說出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并說出一個與之相關的情節。
人物 情節
3、(出示香菱圖片)還記得她是誰嗎?昨天我們看的是錄像,是視覺的藝術,今天我們來欣賞文字的藝術。
二、理一理,故事情節
問:概述香菱學詩的過程。
拜師——讀詩——論詩——寫詩 學生說出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予肯定。
二、 賞一賞,人物形象
理清了小說的情節,我們說人物。人物是小說的重點,是作者傳達心聲的必需,關注人物,我們就會與作者貼得更近。今天這節課,就是一節文學欣賞課,要賞的便是這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1、請拿出你的閱讀筆記,說說你眼中的香菱。
學生交流:香菱聰明、悟性好,好學,刻苦鉆研,鍥而不舍,執著、可愛等等(此處把學生說的板書于黑板上,說得合理即鼓勵)。
2、在學生分析人物的同時,教師適當引導學生明晰:作者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這些描寫對刻畫人物有何作用?
3、議一議,問題探究(小組討論)
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香菱的刻苦、黛玉的指導、大觀園的環境)
從香菱的學詩經歷中,你有何所獲?你覺得該怎樣對待語文學習呢?
4、這樣一個精華靈秀,可愛可敬的女子,在第五回“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卻看到暗示她的一生的判詞是“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香菱其實是《紅樓夢》中出場最早的一個悲劇人物。判詞中說其“平生遭際實堪傷”。你能說說香菱的“平生遭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