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教學設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小說中營造出的充滿鄉土氣息的生活狀態,感受沒有遭受物質欲望污染的健康純凈的生活;引導學生關注這種健康純凈的生活中屬于民族的、傳統的東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應當以怎樣的方式生活。這種思考應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有話可說。
二教學方式
根據學生的生活和閱讀經驗,照顧到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小說的人物形象為學習的突破點和線索,串起各個教學環節。
由于課文篇幅較長,在完成各個教學環節時,反復進行課文的閱讀,力求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全面的理解。
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學活動的完成以學生的實踐為主,由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不越俎代庖。注重合作和探究,發揮集體的力量,在相互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培養積極探究的學習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融入課文的學習和學生相互的交流中,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我教育。
三教學構思
1.聯系生活,重點切入:
第一遍閱讀課文,充分尊重學生作為學習和課堂主體的地位,把學習和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課文內容進行解讀。由于學生閱讀和生活經驗有限,他們更多地將目光集中在了與自己的生活相類似的經歷上,更多地關注的是小說中的三個主要人物:何滿子、爺爺、奶奶。
2.閱讀課文,走近人物:
學生將目光集中在三個主要人物身上以后,再讀課文,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發掘人物身上的性格特點,并結合課題“蒲柳人家”感受人物身上純樸的氣息。此外,從閱讀中獲取寫作經驗,學習如何把人物塑造得更真實,更可信。
3.品味語言,體會風情:
這一環節主要依*學生進行合作和探究來完成,指導學生通過有選擇地閱讀課文,再進行討論,提煉和概括出文章的語言特色。
4.關注現實,思考生活:
將話題引入現實生活,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相互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自我教育。
5.內引外聯,拓寬視野:
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堅持了屬于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引導學生大量關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正確對待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課內可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俗單元相銜接。課外可引導學生關注一些現象:奧運會閉幕式上八分鐘的表演中,從茉莉花到紅燈籠,都充滿了民族的特色;女子十二樂坊堅持傳播和發展民樂,所以才有在日本的大紅大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些現象,值得每一個中學生關注和思考。
課堂實錄:
一聯系生活,重點切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中篇小說《蒲柳人家》的節選,《蒲柳人家》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代表作,發表于1980年,曾獲得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這篇小說能夠在24年之后被選入我們的教材,可見這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我們常說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這篇課文的哪個或哪些方面能夠激發你的閱讀興趣?請你先仔細地閱讀課文,然后向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閱讀課文,教師巡視)
(閱讀完成后,學生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