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復習閱讀教學指導:準確理解概括主旨
考點:
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內容
知識要點:
準確感知和理解語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題。
考試說明:
1、能判斷對文章(段)內容的概括正確與否。
2、能準確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努力避免感知不準,理解不透,概括不準或不全等問題。
3、能找出最能體現文章(段)主題的語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結合自己的認識,聯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題談一點體會。
考點例析:
一、閱讀下列散文,然后結合本考點的考試說明答題。
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積下了一個厚厚的繭。
②那是一種細細的,若有若無的絲織成的。
③她埋怨、氣惱,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來結果自己,同時用死來對這突不破的網表示抗議。
④但是,她終于被疲勞征服了,沉沉地睡過去。她做了許多夢,那是關于花和草的夢,是關于風和水的夢,是關于陽光和彩虹的夢,還有愛的追逐以及生兒育女的夢……
⑤在夢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她得到了力量和熱情,得到了關于生活的可貴。
⑥當她一覺醒來,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齒把自己吐的絲一根根咬斷,咬破自己積下的繭。
⑦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來,云隙間的陽光刺激著她的眼睛。新的空氣,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⑧她簡直要跳起來了。
⑨她簡直要飛起來了。
⑩一伸腰,果然飛起來了。原來,在她沉睡的時刻,背上長出兩片多粉的翅膀。
⑾從此,她便記住了這一切,她把這些告訴了子孫們,你結的繭,得你自己去咬破!
⑿蠶,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
1、選出符合本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內容的一個成語( )
a.自作自受b.作繭自縛c.自討苦吃d.垂死掙扎
2、請從文中找出兩句既能體現主題,又富含哲理的話來。
3、聯系本文的主題,聯系你的學習和生活實例,談一點體會,50字左右。
簡析:第1題屬于判斷選擇性的題目,要求在感知、理解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基礎上選出能概括其大意的成語來,其答案是b。第二題則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主題(即自己造成的失誤或不幸得靠自己去解決)的基礎上,從文中找出能體現主題,富含哲理的語言材料。通過仔細閱讀,我們發現,文中“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你結的繭,得你自己去咬破!”兩句符合題目要求。第三題要求在理解文章主題的前提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例談點體會,本題的關鍵是生活實例要和文章主題相符合,答案略。
二、閱讀下列議論文段,然后答題。
馬克思的這段名言早已成為廣大科學工作者的座右銘:“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里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里任何怯懦都無濟于事。’”對于第一個去征服科學征途上的險隘雄關的科學家來說,更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毅力,有時甚至需要為這獻身。第一個提出血液循環理論的塞爾維特,在教會的淫威下犧牲;第一個發明滑翔機的里利塔爾,在最后一次飛行中突遇狂風,機墜身亡;隨麥哲倫進行環球航行的265名水手,在三個多月航行中忍受一切困難,甚至飲用污水,以木屑和老鼠充饑,生還的僅18人;第一個導引天電的富蘭克林,在風雨雷電中用風箏和繩索引電,面對的是被雷電擊倒的危險;第一個發明牛痘疫苗的琴納,在兒子身上試驗牛痘疫苗,擔了極大的風險……當我們歷數這些燦若繁星的科學先驅者的名字的時候,深深感到這些勇敢無畏的“第一個”是用鮮血和生命來鋪就人類通向科學之宮的道路的。每一位“第一個”,都是一座令后代欽慕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