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一方土·教學設計
腳踏一方土·教學設計活動目標 ①了解有關土地的神話傳說、文藝作品、成語典故等信息,認識到土地在人民生活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②了解土地侵占、土地浪費、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信息,認識土地資源的現有狀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③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提高篩選處理信息的能力。 ④在活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促進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 ⑤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①自由搜集以下至少一個方面的資料: 了解我國古今與土地有關的影響比較大的改革(如井田制、土地改革、包產到戶等); 了解國家現有土地資源狀況和每年耕地減少的數據,了解土地侵占、土地浪費、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搜集與土地有關的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地方民俗、成語、俗語等; 搜集保衛土地、珍惜土地的故事,遠離土地、思念土地的故事,歷史上成就霸業的統治者開疆拓土的故事。 ②征集活動方案,并把活動方案裝訂成冊進行交流展示。 ③競選活動主持人2名及評委5名,記分員2名。 ④電腦愛好者制作相應課件。 ⑤劃分能力相當的三個語文綜合性活動小組。 活動形式 小組擂臺賽 活動主題 腳踏一方土 活動時間 兩課時 活動實施師生活動說說我們至高無上的土地 播放歌劇片《白毛女》中“父女歡聚”和“被逼賣女”兩個選段。 由影片導入,故事中人物的悲慘命運,營造出厚重的氛圍;主持人富于激情的評說,突出了土地對于人的重要意義。 主持人(女):觀看了這兩幕歌劇,我們看到了楊白勞和喜兒的悲慘命運,這就是失去了土地的農民的真實生活的寫照。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資本,失去了人格的自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土地就是命根子啊。 主持人(男):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土地是人類活動的舞臺,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有誰離得開腳下的土地。她是我們至高無上的母親。 主持人(女):第一環節——說說我們至高無上的土地。 主持人(男):請講述一個故事證明土地在人們的心中是至高無上的。 主持人(女):請講述一個神話傳說,證明土地在人們心中的神圣地位。 主持人(男):請講述一段民風民俗,證明人們對土地的崇拜。 主持人(女):每組同學任選一題,答案不能雷同。 主持人(男):每組輪流答題,每題30分。 主持人(女):回答正確者20分,表述生動流暢者30分。(同時將以上活動要求投影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