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第二課時教案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陶影這一人物形象。
2、進行小說閱讀指導
3、學會寬容,努力做一個正直、誠實、有責任感的人,學會體諒父母,愛父母。
4、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教學重點:
1、在指導小說閱讀的過程中讓寫生理解陶影這一個人物形象并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2、進行讀寫訓練
教學難點:
小說的閱讀方法指導
教學方法:
情景激趣、啟發引導
學法指導:
合作探究式學習、五動學習法(“腦動、口動、心動、手動、耳動”)
“以我手寫我心”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播放《母親》課件創設情景。
課件展示文字:
【媽媽是“會計師”,算好了他們的每一分鐘;媽媽是“變色龍”,考了滿分她睡著了都會笑醒,考差了就會大發雷霆;媽媽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總被她準確地堵回來;媽媽是“河東獅吼”,看一會兒電視她就會發作…… 】
師:古今中外為人們所歌頌的慈祥偉大、溫馨可愛的母親形象,在一次以《給我一點時間》為題的中小學作文比賽中,三千學童筆下刻畫的竟是如此的不完美。 望子成龍的媽媽們,背負著家庭沉重負擔,而面對現實生活,為著孩子的將來,她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完美的人?蓱z天下父母心,做媽媽真難啊!著名作家畢淑敏用她的善良去包容、理解一位不完美的媽媽——陶影。
二、學生活動:回憶課文內容
課件展示:
1、.陶影自己在做事上并不完善,為什么在兒子面前表現得截然相反?
因為他要對兒子進行正面的教育,要讓兒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這充分體現了陶影作為母親,
2、陶影決定要做一個無可挑剔的母親,為此她作了哪些艱苦的努力?
○1為不夠1.1米高的兒子多買了一張票 (為了滿足兒子的自尊心,為了讓兒子快樂。)
○2在是否保留票根的細節問題上,陶影經過深思熟慮,選擇了“不保留票根”;
○3吃西瓜時,要給兒子做一個好榜樣,努力成為完美而無可挑剔的母親。
○4不懈努力消除帶兒子參觀寺院時兒子的誤解
三、指導小說閱讀
課件展示:
1、閱讀思路:
把握情節 理清思路,分析人物 領悟中心,探究寫法 體味鑒賞
師:我們了解了小說的情節后要重點探討:(課件展示)
學生活動:
(1)、細讀課文,結合小說具體情節和人物描寫,思考: 你覺得,陶影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以“我感覺,陶影是一個_____________的人”為話題,談談你的看法。
示例:
陶影是一個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
陶影是一個要成為“完美而無可挑剔的母親”的人;
陶影是一個 有責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人;
陶影是一個深愛著她兒子,一心想讓她兒子快樂,盼望著兒子成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