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2
同學們,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許多困難?你是勇敢地克服它,還是畏懼逃避呢?好,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的名字叫《愚公移山》。這是一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 湯問》。這則寓言給我們講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愚公畢力平險,移去兩座大山的故事。故事的內容耐人尋味,令人深思,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很有啟發意義。
一、1、出示教學目標
2、首先請一位同學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聽,完后舉手糾正。
3、出示小黑板,給課文中生字注音。
4、范讀課文。
5、學生齊讀課文,結合課文注釋理解。
二、1、我提幾個問題,看同學們是否真正讀懂了課文。
這篇課文一共寫了幾個人?我們把它列出來,大家一齊說,我來寫。
(愚公、其妻、其子孫、遺男、智叟)
2、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人物表,同學們看,這個老愚公多大年紀了?(且:將近)
那么,這個智叟是個年輕人嗎?(叟: )
那么,遺男呢?(齔: )
這么個年紀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讓他去嗎?
(孀妻、遺男)
三、1、同學們,現在請大家根據課文內容計算一下,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五人:愚公、荷擔者三夫、遺男)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參加了呢?(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2、好,人物我們搞清楚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則故事寫了一個什么事情?————移山。為什么要移山?原因: 畫山。)
這事做起來難嗎?難!我們從課文中找出句子來說明。
方七百里,高萬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