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同步練習
12.如《水滸傳》中的扈三娘、孫二良、顧大嫂。共同點:潑辣能干厲害,有正義感。
四、
13.第一件;我讀小學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師說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讀大學時用幾何作圖法解答求功率問題的考題,教授說我不懂微積分,還說是抄的。第三件:我當教授時懷疑學生的一篇好論文是抄的,二是查資料并請教同事,尋求解決辦法。
14.老師懷疑學生的創新能力(或答:老師懷疑學生的作業。可答:懷疑學生)
15.某種現象再次發生
16.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
17.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或答:從法律的高度。)
18.無固定答案,談感受要真切。
[延伸拓展]
一、
1.貧窮和恥辱是人生的另一種財富。
2.“噎’字形象地寫出了“我”吃沒萊的饅頭,怕同學看見,餓了“狼吞虎咽”卻又難以咽下時的難受樣子。
3.因為網上聊天給了“我”孤獨的生活極大的安慰。
4.例如句子:貧窮本身不是罪過,因貧窮而放棄了自己生存的尊嚴,這才是罪過。
理由: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沒有理由選擇放棄,無視和放棄生命是一種罪過:父母和家庭的貧窮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它不是自己的罪過,假如自己選擇放棄生存,那是對家庭和社會的不負責任,即是一種罪過,再說父母和家庭是不能選擇的,但生活是可以改變的,選擇了放棄就等于放棄了改變的機會。
5.例如:①告訴到家時間,②讓父親蹬三輪來接,③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的情況,④向父母道歉,⑤表明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積極態度,⑥假期不準備回家(或遲幾天回家),去打工或當家教……
二、
6.帶有濃郁的自嘲,暗示了作者閱歷的豐富。
7.口語。
8.①a透露出作者忍辱負重的痛苦b寫出了作者渴望光明的情感
②以此假想,控訴了極左路線對人才的扼殺。
③指因受迫害使事業荒廢,是一種解嘲式的幽默。
④a指美國社會 b說明中國留學人員在美國社會地位的低下。
9.深惡痛絕、一言以蔽之、揮金如土、無形的、無法亂扔。
10.三國時劉禪指樂而忘返。
11.d
12.a
三、
13.c
14.歡然:生動表現出孩子第一次獨自上學時的新奇、喜悅心情;循規蹈矩:體現出孩子聽話及略顯膽怯的心理。
15.學校;寄寓了一個母親對學校對社會的殷切希望。
16.對獲取什么樣知識的憂慮。
17.精華(智慧)
18.兩種說法均可。同意的理由:孩子最終是要獨立生活的,母親不可能陪伴終身,因而將“母子關系”看做“借來的琴弦”是有道理的,它能夠讓孩子更早地學會生活。不同意的理由:不應簡單地將“母子關系”看成是“借來的琴弦”,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不能將孩子一推了之,母親應該不包辦,但應隨時撥動孩子心靈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