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同步練習
⑤后來就到了讓我終生難忘的那個恥辱的日于。那是一次團活動,大家討論幫助特困學生的事。有同學當時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說,特困生應該得到我們的幫助,可我們班有的特困生還上網吧,吃紅燒肉 ……我無地自容。我這才發現,貧窮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對人的精神折磨。我無法忍受這種種打入另類的感覺。
⑥當幫助變成了一種施舍,我寧愿不要。我在忍受現實還是退學之間猶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親的后背,我想起了母親在我接到的錄取通知書時四處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當時自己的決心……我忽然感到,我無權選擇放棄。貧窮本身不是罪過,因貧窮而放棄了自己生存的尊嚴,這才是罪過。
⑦第二天是寫作課,老師的作業是感受你生活中的愛。許多同學充滿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們感激父母為他們帶來的幸福,為他們創造的條件……老師不做一聲,直到最后,才失望地問:“還有沒有同學要說?”我舉起了手,講了父親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著的汗,我講了母親為我攢錢的情景。我講了小時候吃蘋果,父母把蘋果細細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蘋果皮,他們卻謙讓著,誰也不吃,最后,母親又用它給我煮了蘋果水。我說我很慶幸,貧窮只讓我們生活更艱難些,但它卻不能剝奪我們愛的權利,我感謝父母的愛。我為小時候對父親的傷害而懺悔……
⑧教室里響起一片抽泣的聲音。
⑨下課時老師對我說,我非常感謝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訴了大家,什么是愛的真諦和尊嚴的意義。
⑩從速時起,我走出了恥辱,我用一種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態與同學們相處了。我不再為只有一個饅頭的午飯而難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著陳舊的衣服走在青春靚麗時尚流行的校園里.在那一個假期到來的時候,我給父母寫了一封信……
(出自2004年溫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語文試題)
1.閱讀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種財富”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段加點詞“噎”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第④段,請簡要回答“我”為什么要上網吧聊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句話,并談談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細閱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會在給父母的信中寫些什么內容?(只寫信的要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短文,完成下列問題:
多吃了幾斤鹽
劉紹棠
從1949年發表第一篇習作到現在,我的創作生涯整整齊齊40年了。雖然整整齊齊,卻不是滿滿當當。40年中有22年“不務正業”,一半以上時間蟄居田園,在家鄉茍全性命。如果不是熬到 1979年的出頭之日,到死不過在北運河邊修地球,也就沒有我這10年的30本書了。
建國4o年的酸、甜、苦、辣,在我的作品中留下不可磨滅的深刻痕跡。因此,我對蛀蝕黨和國家肌體的各種腐敗現象深惡痛絕,慷慨陳辭。但是,我也不愿看到社會發生動亂。我的大好青春,在種種動蕩中虛耗一空,損失不可挽回,缺憾難以彌補。現在我五十有三,重病之后雖然“活”著,卻已算不得‘很在”。余年無多,尚有可為;不想揮時如土,“亂扔”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