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活動-乘著音樂的翅膀》教案1
乘 著 音 樂 的 翅 膀——《春天的腳步》教學案例
【思考問題】
一年級的學生會對圓舞曲感興趣嗎?
【案例描述】
案例的策劃
根據教育部2001年6月8日正式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針對以往音樂課存在的問題,新課標改變了過去音樂課以體系化的學科知識為教學中心的基本理念,把通過音樂的審美過程(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歷史與文化)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作為音樂課明確而堅定的目標。而感受與鑒賞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因此,本課從音樂欣賞入手,更深層次地拓寬音樂欣賞渠道,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大膽地讓孩子們接觸一些中外名曲,營造出高雅的音樂氛圍,讓他們從小接觸世界頂級音樂家(約翰施特勞斯),知道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開闊音樂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使他們從小能親自感受并體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由此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情感,從而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文化素養(yǎng)和高尚的情操。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杜鵑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讓學生感受3/4拍的節(jié)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點。
(2)引導學生聽辨出《杜鵑圓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緒和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動作加以表現(xiàn)。
(3)初步了解圓舞曲、維也納音樂會和約翰、施特勞斯音樂家。
教學思路
(1)創(chuàng)設情境:簡單介紹維也納和新年音樂會
(2)表現(xiàn)創(chuàng)作:學生相互合作表演四種類型的節(jié)目
(唱、跳、朗誦、器樂)
(3)聆聽:“乘著音樂的翅膀”去維也納參加新年音樂會
(欣賞曲目〈杜鵑鳥圓舞曲〉)
(4)思考:回答音樂廳門口所設下的四個問題
(進一步了解音樂作品〈杜鵑圓舞曲〉
(5)聆聽:〈藍色多瑙河圓舞曲〉:進一步感受三拍子及圓舞曲的特點。
(6)感受:師生共舞
案例的展開
一、組織教學:
1、跟著《小燕子》音樂進教室。。
2、律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 情境創(chuàng)設
1、 導入:
師: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出國去參加一個盛大的音樂會,你們有興趣嗎?
2、 介紹維也納
師:我們的目的地是維也納
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作為文化名城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以“音樂之都”而著稱。 這里不僅有維也納愛樂樂團、維也納男童合唱團等享譽世界的演出團體,還有國家歌劇院、音樂家協(xié)會大廈(“金色大廳”) 等聞名遐邇的演出場所。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就是在“金色大廳”里演出,并向全世界轉播。
3、綜合訓練
師:為了表示我們的友好和禮貌,我們可以給維也納的小朋友帶些什么禮物嗎?
課件:歌曲演唱——
兒歌朗誦——
舞蹈表演——
打擊樂演奏——
由學生挑選其中一個內容,進行表演。
要求:所表演的節(jié)目質量要優(yōu),參與率要高。
三、 欣賞《杜鵑圓舞曲》
1、導入
師: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精彩的節(jié)目,馬上就要出發(fā)了,今天我們不乘飛機也不坐輪船,是乘著音樂的翅膀飛向音樂之都。不過,老師要提醒小朋友,維也納不論老、小,都非常尊重音樂,要是他們看到我們中國的小朋友邊聽音樂邊講話的話,他們是不歡迎我們的。好了,讓我們跟著音樂出發(fā)吧!
播放:《杜鵑圓舞曲》
2、分析作品
師:看!我們到了維也納,那里就是音樂廳了,看!那里寫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