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教案1
(三)結構分析,體會感情
1. 文章在介紹晉祠的歷史文物時先重點介紹了“三絕”,再粗略的介紹園中其他景物,這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那對于晉祠的自然風景又是按什么順序的呢?(每一部分都是總分,作者的視線是由高到低)(師板書)
2. 提醒學生看板書,作者介紹的順序與開頭總說的特征順序并不一樣,為什么先介紹優美的自然風景,再介紹悠久的歷史文物?
(提示:晉祠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因為自然風景,還是歷史文物的悠久呢?從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來看,人們是易于感受自然美呢,還是歷史文物美?)
(明確:作者由淺入深,先寫人們容易感受的自然美,再介紹有深刻內涵的歷史文物美,符合認知的規律。這一句的語序,突出了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的贊美。)
小結:在這篇課文中,晉祠向我們展示了它的美,這在于它的風景優美,也在于它的歷史悠久,還在于梁衡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伴隨著優美的文筆和合理的順序安排啊。
五、總結全文,鞏固學法
1. 在文中我們看出了作者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由衷的贊美我們也由衷贊美一句吧,集體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小節。
2. 結合板書,學法小結。
a 把握行文思路。
b學會用描寫進行生動說明。
c抓住典型的事例,說明事物的特征。
3. 小結全文: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晉祠》。本文的作者就像一名高明的導游,一路娓娓而敘,侃侃而談,帶著我們在晉祠這幅優美的圖畫中駐足觀景,留戀忘返。有和老師一樣有旅游愛好的同學,咱么有空也去看看吧。
六、小嘗試,激發興趣
讓學生試著給晉祠寫副對聯(即楹聯)。
例: 懸甕山高,碧玉一灣分晉水;剪桐澤遠,慈云千古蔭唐村。(圣母殿)
一灣碧水馨唐叔;開遍蓮花到晉祠。(唐叔虞祠)
唐國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晉渠水灌三千頃,澤及生民。(唐叔虞祠)
七、小練筆,加強實踐(課后作業)
咱們的伯樂校園也是非常美麗的,同學們是否可以學著梁衡,向大家介紹一下呢?試試看吧。寫一篇關于自己的校園的生動的說明文。
上一篇:《統籌方法》教案1
下一篇:《晉祠》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