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阻器
教學目標1.知道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和作用,能改變電阻的原理.2.知道滑動變阻器所標規格的含義,會識別滑動變阻器規格,會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使之改變電路中電流.3.知道電阻箱用途,會讀出電阻箱示數.4.知道變阻器和變阻箱電阻變化的區別和特點.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2.培養學生依據物理事實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使用電學儀器的技能和良好習慣.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分析從理論在實踐應用出發,由一個實際問題的提出引入新課.本節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及其使用,由于變阻器的部件較多,接法又有多種,因此變阻器是初中電學教學的難點之一.本節的另一內容電阻箱由滑動變阻器特點引出.教法:本節采用聯系實際,注意觀察,對照和思考,仔細觀察變阻器,做到實物、結構示意圖和符號三者相對照.教師引導、啟發、示范,學生觀察、親自操作.師生共同討論分析,歸納出變阻器的使用規則.引入本節課題時,創設奇趣的物理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突出變阻器的作用,有效地減小教學坡度,加深學生對變阻器的構造、原理的認識.可以由滑動變阻器特點引出電阻箱,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的特點等對比教學.教學設計方案一、引入新課生活經驗:1.聽收音機,調節音量控制按扭,音量發生變化.為什么調節音量開關時,喇叭音量會變化?2.旋電視機的亮度旋鈕,熒光屏上的圖像會變明或變暗.3.一幕話劇開始了,劇場里的照明燈由亮變暗;而結束時又有暗變亮。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個相當于滑動變阻器的元件.這節我們就研究它的作用、構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二、滑動變阻器1.探究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問題:自己動手設計電路圖將干電池、燈泡、鉛筆芯、開關、導線連接起來,之后觀察燈泡是否會亮,有什么辦法可以改變燈泡的亮度。學生基本上能夠將電路連接起來,在探討改變亮度上,很多學生都能夠想到改變電阻的大小,但是改變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學生說可以改變干電池的個數,有的學生想到改電阻的長度。這時老師就告訴學生實際生活的電源的電壓220v是確定的,不能改變的,所以只能改變電阻(鉛筆芯)的長度。下面請學生自己動手連接電路,并將連接鉛筆芯的導線一端打開,并使其在另一端滑動,觀察燈泡的亮度與接入的鉛筆芯的關系。發現問題:連入電路的鉛筆芯越長,燈越暗,連入電路的鉛筆芯越短,燈越亮(接入鉛筆芯的長度不能太長)。先請學生思考然后回答,最后老師總結:電源的電壓不變(控制變量法),鉛筆芯越長,電阻大,電流小;鉛筆芯越短,電阻小,電流大,所以通過改變鉛筆芯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的電流,這就是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線的長度→改變電阻→改變電流──變阻器的原理。)緊接著,進一步引導學生不斷地改進,將一個長電阻線逐步改裝成一個變阻器。2、討論滑動變阻器的構造(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問題1:材料選擇:鎳鉻合金線為了滑動變阻器的調節范圍更大,我們還需更長的電阻線,應該選擇什么材料最合適?引導學生參閱書本“幾種金屬導線的電阻值”,讓學生充分討論。最后得出結論:相同長度和橫截面積的條件下,鎳鉻合金線的電阻比較大點,容易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