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態變化
第二章 物態變化
一、復習要點
(一)物質的三態 溫度的測量
(1)了解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
(2)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3)等到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不能離開被測物體。
(4)讀數時,視線要于溫度計內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但使用前要先甩一下。
(二)汽化和液化
1、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
2、活動2.3“觀察蒸發現象”說明: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蒸發時需要吸熱。
(三)熔化和凝固
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做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做凝固。
2、活動2.6“探究冰、燭蠟的熔化特點”說明: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的固體叫做晶體,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冰的熔點時0℃。在熔化過程中溫度會不斷上升的固體叫做非
晶體,非晶體沒有熔點。
3、晶體凝固時也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做凝固點。同重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水的凝固點時0℃。非晶體沒有凝固點。
4、由于熔化要吸熱,常用冰塊進行食物保鮮和對高燒病人進行降溫。
(四)升華和凝華
(五)水循環
1、活動2.8“認識水循環”說明: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叫做物態變化。物態變化時總是要吸熱或放熱,吸熱的物體能量增加,放熱的物體能量減少,這表明物態變化過程總伴隨著能量的轉移。
2、物態變化
3、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二、重難點例題分析
【例題1】(09貴州安順)下列措施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 )
a.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帽; b.將衣服晾在向陽、通風處;
c.用保鮮袋裝蔬菜放入冰箱; d.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
【解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情況。提高液體溫度或加大液體表面積或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動可以加快蒸發。a、蓋上燈帽是
為了減少空氣流動,減緩蒸發。b、向陽是提高液體的溫度,通風是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都可以加快蒸發。c、用保鮮袋是為了減少空氣流動,減緩蒸發。d、剪除大量枝葉是為了減少樹葉表面積,減緩蒸發。
【答案】b
【例題2】(09重慶)如圖1示,描述晶體熔化過程的曲線是( )
答案:c
(09四川自貢)右圖是海波的熔化圖像,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a海波的沸點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熱量
c.海波在cd段是氣態 d.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
答案:b
【解析】晶體熔化時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會保持溫度不變,所以在時間——溫度圖象上會有一段水平的線段。而在晶體熔化前和熔化后,由于吸熱溫度會逐漸升高,在圖象上呈上升趨勢。
【答案】c
【例題3】(09福州)北國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有詩詞“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