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挖掘詩詞中的想象元素——記《詞五首》之《望江南》的教學
創新挖掘詩詞中的想象元素
——記《詞五首》之《望江南》的教學
宜昌市第十五中學 吳佩
教學意圖:傳統古詩詞的教學流于兩種形式:一種是教師唱主角的疏通講解,自評自析;一種是依據課文的安排逐個講授關聯不大的詩詞。前者學習的主體——處于被動的位置,對詩詞的領悟只停留在教師傳授的層面,自身的獲益并不大。后者只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有走馬觀花之嫌,最終學生除了會背誦外并沒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更不要談學習方法的掌握了,到頭來老師還是無法做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目的。針對以上兩種情形,我在講《詞五首》時只選取《望江南》這一首簡短精練的詞為教授重點,一節課完全圍繞《望江南》展開,并選取與其主題內容相似的現代詩人鄭愁予的《錯誤》為延伸補充內容,以想象為線,通過對這兩首詩詞讀中解意、讀中賞句、讀中創段、讀中比文這四個環節,引導學生融入詩詞,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獲得審美享受,并掌握詩詞學習的方法,做到舉一反三。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上課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提出預習內容和要求;讓學生查找關于詞的知識及與作者相關的文學常識。學生準備:上課前,嘗試有感情、有節奏地閱讀這首詞和《探究之旅》上的《錯誤》,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并加以點評。四到五人為一組,嘗試根據《錯誤》的內容,繪制一幅插圖。
教學過程 :對文章的講授通過“你喜歡讀詩詞嗎,談談你對詩詞的感受”這一問題來導入 ,在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己對詩詞的看法后,教師參與對話談自己的感受即喜歡詩詞在精心錘煉的寥寥數語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留給人無限想象空間,十分美妙。此環節師生同談對詩詞的感受,一來營造平等、寬松的課堂氣氛,為下面學生暢所欲言,大膽想象做必要的氣氛鋪墊,二來點明學習重點——想象與情感,自然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古詩詞的學習首先要疏通詩詞,獲得對詩詞內容情感的整體感悟,因此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讀中解意”。首先讓學生齊讀《望江南》,在讀中思考這首詞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并為課本上的插圖配上標題做點睛之筆。這一問題的設置在于考察學生對詩詞的整體理解能力與語言歸納能力,為課文的插圖配標題這一小問題在用足教材資源形象感知詩詞的同時注重強調學生語言的凝練與詩意。然后設置小問題“思婦思夫這一過程是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我們從哪些字眼里能深切體會感受這種情感?”讓學生融入詩詞進行深一層的思考,并配合教師的范讀和學生有情感的模仿朗讀引導學生在品字的過程中把握詩詞的情感。
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讀中賞句”,讓學生思考哪些詩句配合這種情感寫得很有表現力。此時的學生在理解詞意把握情感的基礎下能饒有感觸的對詩詞中的精彩語句審美賞析。其中對“斜暉脈脈水悠悠”這一情景交融語句的賞析是重點,可以通過學生自動發現賞析教師點評或教師引導學生賞析來完成。然后圍繞這一句讓學生想象思婦在“過盡千帆皆不是”時的心聲,要求學生用第一人稱道出思婦的心聲,從而水到渠成的進入第三個環節“讀中創文”。
第三個環節還有一個練筆內容——在一名學生范讀的時候,其余人再發揮想象,擔當《望江南》MTV的導演,用形象的畫面來表達最令人心碎的一句“腸斷白蘋洲”。這一環節的兩個練筆內容在讓學生投入詩詞、參與體驗、獲得最高審美享受的同時,還訓練了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與書寫描述能力,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深切體會到詩詞凝練語言背后的豐富內容,突出了教學的目的和重點。
緊接著,讓學生轉換角色,由導演變演員,將自己定格為帆船上的游子、行途中的過客,設置過客在旅途中看到了在岸邊苦苦守望的思婦這一具體情景,去體會當時油然而生的情感,從而過渡到對鄭愁予的現代詩《錯誤》的學習,進入課文鞏固延伸階段。首先讓一男生投入教師設置的情景用自己領會的情感朗讀《錯誤》。然后用學習《望江南》的方法——讀中解意、讀中賞句、讀中創段來學習《錯誤》,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簡單點撥,讓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自主的探究學習新詩文。《錯誤》的學習過程與思考內容與《望江南》大同小異,目的在于讓學生舉一反三,在掌握鞏固學習詩詞方法的同時依然保持詩詞學習的興趣,不至于因學法雷同而感覺枯燥單調。其具體步驟如下:在讀中解意里讓學生為《錯誤》配插圖并為插圖命標題,配插圖提高了學生詩文理解的要求;在讀中賞句里教師情感朗讀,學生品味讀來滿口留香,回味無窮的語句,在教師的適當指引中咀嚼語句的芬芳;在讀中創段里將主動權留給學生,讓學生在齊讀詩文中圍繞詩文主旨,在詩文中尋找想象的空間,設置一個能發揮想象的練筆,并自己創作,教師可舉例,如想象思婦誤以為歸人回家時的情景,描述一下,可以正面描寫可以側面描寫,還可以用比喻句形容。
在學生對這兩首詩詞進行深入鑒賞以后,便進入這節課最后一個環節——“讀中比文”。女生讀《望江南》,男生讀《錯誤》,在讀中比較兩首詩詞,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首,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比較鑒賞是欣賞詩詞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方法,對于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很有幫助。最后教師以“詩詞是凝練的,詩詞是豐富的,它需要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采摘它的甘甜,在生情并茂的朗讀中去回味它的芬芳”小結結束詩詞的學習。
教學效果:這一節詩詞賞析課上得比較成功。因為內容豐富,過渡自然,兩首詩詞巧妙通過轉換角度聯想銜接,教師問題設置合理,對詩詞的挖掘透徹,化大問題為新穎別致的小問題,體現了語文教學上的“以人為本”,適合學生思考想象,學生活力被激發。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引導創造性評述與表達,為學生打造賞析表達的舞臺,學生用語言描述體現詩化。巧妙用方法指導學生學習《錯誤》,做到舉一反三又加深了學生對詩詞的領悟。通過為插圖配標題,結合《探究之旅》里的詩文《錯誤》做補充拓展閱讀用足用活教學素材。學生朗讀與設置的問題相穿插,給予再次感知的空間。在知識與技能上讓學生掌握吟詠欣賞詩詞的技巧與方法,引導學生體悟詩詞的意境和語言,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在過程與方法上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掌握恰當的停頓、節奏與語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想象在閱讀詩詞時的作用,鼓勵學生從語言的角度品析詩詞的意境;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注重引導學生 體會詞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思想,在感悟中使學生多一份情感的經歷。
教學反思:本節課在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l 現代詩與古典詞巧妙結合,用相同的方法賞析現代詩與古典詞,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獲得一種品味詩詞的親切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感受閨怨凄美的永恒,潛移默化地祛除學生對詩詞學習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放下思想的包袱走進詩詞,只有樂學才能學好。
l 注重圍繞詩詞充分開拓挖掘學生的想象思維,讓學生在想象中增強對詩詞的感悟力,在想象中獲得自我創作的審美情緒。
l 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訓練。新課標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教會學生終生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學習方法的指導能讓學生更高效的自主學習。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訓練要以學生為本,即教師要開動腦筋,摒棄傳統教法,大膽創新,讓方法與興趣并駕齊驅。
200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