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的中東地區
b.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之家”。
c..猶太人在二戰中受盡迫害的經歷頗得世人同情,戰后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
d.1948年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國卻未能誕生。(巴勒斯坦國至今也沒有誕生)
此后,該地區戰火不斷,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之間的冤仇越積越深,巴以爭端成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最為復雜的爭端。由于以色列統治集團堅持其擴張政策,由于美、英、蘇等大國出于不同利益在此進行的干涉,使得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終于釀成了四次中東戰爭的發生。
3、四次中東戰爭
教師提問:“四次中東戰爭的目的、過程和結果是什么?”
學生閱讀教材、觀看視頻:中東戰爭。總結回答:
巴以間爭端從較小規模爭斗演變成了流血沖突。
第一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宣布建國的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國家抵制以色列國的建立,對它發動攻擊。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而聯合向埃及發動進攻。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天戰爭):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發動突然襲擊。
第四次中東戰爭(十月戰爭):埃及、敘利亞為收復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喪失的土地而進攻以色列,美蘇兩國向雙方提供武器。
列表總結:
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時間 1948年 1956年 1967年 1973年
戰爭進程特點 阿拉伯國家抵制以色列 埃及抗擊英、法、以 以色列突襲阿拉伯國家 埃及、敘利亞進攻以色列
結果 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5 埃及實現蘇伊士運河國有化 以色列占領整個巴勒斯坦、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埃及一些地區 埃及和敘利亞收復土地面積不大
歷次中東戰爭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戰爭帶來的最嚴重的后果是什么?(據書歸納)
a.直接原因:爭奪土地或運河主權,爭奪水源等。
b.最嚴重的后果:巴以雙方長期陷入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
學生閱讀教材、史料及圖片,體會戰爭給中東地區帶來的哪些災難?
連年戰爭的后果:
中東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約三萬以色列人在戰爭中傷亡,十多萬阿拉伯人傷亡,數百萬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園淪為難民。戰爭使阿拉伯國家背上了沉重的軍費負擔,債臺高筑,民生凋敝,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國防支出在政府預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為嚴重的是威脅了中東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學生思考: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矛盾由哪些因素構成的。
二、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矛盾
導致中東地區長期成為東西方經濟、政治及軍事利益沖突焦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