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上冊《美國南北戰爭》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戰爭的簡單過程和戰爭的影響;說出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主要活動及作用。
2.通過分析南北戰爭前美國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南北戰爭的性質和意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林肯主要貢獻的總結,培養學生科學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3.從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結果分析,認識內戰取消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于以后美國經濟的發展。從美國內戰的影響,認識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的貢獻,他是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總統。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林肯在南北戰爭期間的貢獻;《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突破方法】在教學中可借助多媒體課件補充關于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等材料,通過設置疑問、討論探究等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輕松突破學習重點。
2.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和影響。
【突破方法】針對學生對南北戰爭的原因、影響等內容比較生疏,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及材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進一步完善和深化認識,由淺入深出地化解難點。
三、課前準備
1.鼓勵學生搜集整理有關林肯以及南北戰爭的材料。
2.要求學生復習美國獨立戰爭的知識。
四、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美國總統、美國南北戰爭時南北實力表、對林肯的評價等圖文資料以及《大國的崛起》的視頻,創設課堂情景,讓學生充分感知歷史學科特有的時空概念。課前先要求學生自學教材完成學案內容,課堂上再以環環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完成對知識的專題性概括。對于重難點采取范例導學、設疑討論、分組合作探究等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大膽質疑的意識,使學生的智能和認識水平都得到發展。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學生都熟知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人物圖片及相關材料引出林肯。
“在我們紀念第16任總統200周年誕辰之際,我能說我對這位偉人懷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沒有林肯,就沒有今天的我!是他讓我的故事成為可能,是他讓美國的故事成為可能。”
──奧巴馬
列夫·托爾斯泰稱他是“音樂中的貝多芬,詩歌中的但丁,繪畫中的拉菲爾,人生哲學中的耶穌。”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人們為什么會對林肯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設計意圖:通過補充材料并設計問題,可使學生對前后知識進行有機地聯系。用圖片導入新課,給學生直觀形象的印象,并通過對華盛頓與林肯的評價,既能與前面所學教學內容巧妙銜接,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
第一篇態度鮮明聯邦危機
[資料展示]多媒體展示美國獨立后領土擴張的地圖。
[教師總結]美國剛獨立時只有13個州,但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它的版圖也急劇擴大,成為一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的大國。隨著美國領土的不斷擴張,進入19世紀以后,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不斷尖銳。
在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1860年,北方工業生產居世界第四位,總產值達18.8億美元。而在南方,則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隸400萬人。南方奴隸制度是生長在美國社會的贅瘤,它嚴重窒息了北方工商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