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18課《美國南北戰爭》-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概述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培養學生表述歷史現象的能力。
2、通過對《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南北戰爭歷史意義的分析,培養歷史問題的能力。
3、列表表述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現,培養動手能力和制表能力。
4、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林肯,培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感知南北戰爭的經過。
2、列舉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現,認識廢除黑人奴隸制度和戰爭爆發的必然性。
3、列舉《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兩個法令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課堂拓展材料的分析,進步增強學生實現祖國統一的信念。
教學重點: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以及對林肯總統的評價。
教學難點: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以及戰爭的性質。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大家知道哪些美國總統呢?其中你最敬佩服誰呢?
出示美國總統山并提問:這是位于美國拉什莫爾山著名的總統山,大家知道這是美國歷史上的哪幾位總統嗎?
師:這四位總統分別是華盛頓、杰佛遜、林肯、羅斯福。其中美國的第16任總統──林肯,他被列夫托爾斯泰評價為“音樂中的貝多芬,詩歌中的但丁,繪畫中的拉斐爾和人生哲學中的耶穌”,為什么對林肯會有這么高的評價呢?學完今天的內容,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8課美國南北戰爭,歷史上又叫做“美國內戰”。出示課題。
〔講授新課〕:
出示教學目標,使學生明這節課的學習要求。
獨立后,美國領土擴張迅速,星條旗上五角星數目由13顆增加到了50顆,美國版圖也由原來只局限于大西洋沿岸的國家成為一個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的大國。
在領土擴張的同時,美國的經濟也發展起來了。
大家回憶一下美國的經濟制度。
學生回答后。
美國獨立后仍然保持各自的特色。北部是資本主義工商業,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我們先來看一下北部的經濟發展情況。(出示美國戰前工業表,了解北方經濟發展情況。)你得到什么有效信息呢?為什么會有這么快的發展呢?19世紀上半期,北方開始了工業革命。南方的情況呢?出示南部種植園經濟的發展表)你得到了什么有效信息?(奴隸的數目激增)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以后,對棉花的需求量猛增,這更加刺激了美國南部植棉業的發展。美國南方的種植園主把大量的棉花等工業原料賣到英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南部的奴隸人數隨之猛增。
北部發展經濟,進行工業生產,需要哪些因素呢?(原料、勞動力、市場)
要進行工業生產,首先要有原料,進行工業革命之后,北方對原料的需求增多,北方需要利用南方的棉花等原料。而南方卻更愿意把原料賣給國外,因為他希望進口便宜的英國商品。這樣南方的市場被英國占據。北方缺少銷售市場。要進行生產,離不了自由勞動力,而南方卻占有了大量的黑人奴隸。北方從原料、商品市場和工業原料受到了南方黑人奴隸制的嚴重制約,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而南方依然盛行使用黑人奴隸勞動的種植園經濟。南方的奴隸主認為使用黑人奴隸生產棉花在經濟上有利可圖,才在政治上拼命維護當時已經是十分落后的奴隸制度。這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無法調和,什么是其中的焦點呢?當矛盾無法調和時,最終只能通過戰爭來解決,大家分析一下戰爭爆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