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32 綜合計算技巧
專題32 綜合計算技巧
綜合計算題形式多樣,種類繁多,難度大。中考中的綜合計算題一般為有關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溶解度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兩兩或更多的綜合而構成,也有混合物的計算,為了幫助同學們迅速而準確地解答這類題目,在此介紹兩種方法供參考。
一、解題方法指導
1、圖解分析法
將復雜的題意化為圖示,使數量關系反映在圖上,化學原理隱含在其中,這樣有利于理清思路,找出解題的突破口。
例題1 在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2.8g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后,得到沉淀4.3g,在此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硫酸,沉淀的質量變為4.66g,計算4.3g沉淀物中baco3的質量分數。
分析:簡明圖示
由上圖可知,沉淀質量增重的原因是什么? 試用兩種方法計算4.3g沉淀物中baco3的質量? 能否計算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質量分數? 怎樣計算?
例題2 把一塊表面被氧化的鋅片21.1g,投入到81.3g的稀硫酸中,固體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氣體0.4g。試求鋅片的純度和生成溶液的質量分數。
分析:先將題意化為圖示(如圖),能比較快地形成思路。 稀鹽酸 81.3g
鋅
氧化鋅
81.3g+21.1g-0.4g
恰好完全反應 反應后溶液的質量
2、分層解析法
有些計算題比較復雜,條件又多,條件之間雖有聯系,卻各有其獨立性,此時可用分層解析法。將試題剖析為幾個層次,層層分析,分層突破,然后抓住各層題意間的內在聯系,形成完整的解法。
例題3 73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溶液,跟8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將反后的溶液蒸發掉108.8g水后,冷卻至20℃,溶液正好達到飽和。
求:①20℃時此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②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分析:此題應綜合運用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溶解度計算,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等多種計算方法,逐步展開解題思路。
第一步:由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確定生成物及其質量。同時可計算出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第二步:先由題意“恰好”完全反應,可知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質只有 。再計算所得溶液的質量(在此應注意什么?)
第三步: 由題意再計算出最后所得飽和溶液的質量,進一步計算出生成物的溶解度(有關溶解度的計算)。
例題4 將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放入45.1g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測得反應后溶液的密度為1.175g/cm3。將所得溶液分成兩等份。從一份中取出4ml,加入硝酸銀溶液,直到不能繼續產生沉淀為止,得到14.35g沉淀物,另一份蒸發掉10g水后,其溶質質量分數為29.25%,試計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質量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