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實驗]:演示[實驗1—3] 硫在氧氣中燃燒[學生活動]: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板書]:2.硫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結論:硫 + 氧氣 → 二氧化硫 s + o2 → so2[實驗]:演示實驗:磷在氧氣中燃燒[學生活動]: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板書]:3.磷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發出耀眼白光,放出熱量,生成濃厚白煙。結論:磷 + 氧氣 → 五氧化二磷 p + o2 → p2o5[實驗]:演示[實驗1—4] 鐵在氧氣中燃燒[提問]:裝氧氣的集氣瓶要預先裝少量的水或瓶底鋪上一層細沙,為什么?帶著問題觀察實驗。[學生活動]: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板書]:4.鐵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的黑色固體。結論:鐵 + 氧氣 → 四氧化三鐵 fe + o2 → fe3o4[小結]:裝氧氣的集氣瓶要預先裝少量的水或瓶底鋪上一層細沙,是為了防止生成的灼熱的四氧化三鐵跌落炸裂瓶底。[實驗]:演示[實驗1—5] 石蠟在氧氣中燃燒[學生活動]: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板書]:5.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火焰十分明亮,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生成。結論:石蠟 + 氧氣 → 二氧化碳 + 水[教師活動]:演示和觀察按以下四步進行:(1)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物質在空氣中(或氧氣)預熱(或點燃)前并不跟氧氣發生反應; (2)點燃后,引導學生觀察他們在空氣中是否能持續燃燒,以及燃燒時的現象; (3)觀察它們在純氧中燃燒的現象(注意光與火焰的區別); (4)對生成物的色、味、態的描述或檢驗。以上實驗按“演示(觀察)——描述——記錄——寫出文字表達式”的順序進行。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按照描述燃燒現象的方法描述實驗現象。[討論]:前四個文字表達式有什么共同特征?(通過對比,總結出化合反應的概念)[板書]:*化合反應:(1)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2)特點:“多變一” a+b→ab[討論]:以上五個文字表達式的共同特點。(總結出氧化反應的概念)[板書]:*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小結]:通過以上的實驗可以看出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高溫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它的化學性質可概括為氧化性,因此它常作為氧化劑。[板書]:*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討論]: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有什么區別?什么情況下一個反應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小結]:判別某化學反應是不是化合反應,要著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種,判別某化學反應是不是氧化反應.要著眼于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有沒有跟氧發生反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是從兩個不同的側面描述化學反應類型的方法。有氧氣參加反應.且生成物只有一種物質的反應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