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
課題 | 課時 | |||||||||||||
日期 | 教具 | |||||||||||||
知識與技能目標 | 1、 指導學生通過實驗理解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 培養學生的猜想、設計實驗、驗證實驗結果等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向學生進行防火安全教育。 | |||||||||||||
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 1、 使學生能科學地認識研究等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提高他們對自然現象的探究欲,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 2、 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創新能力。 | |||||||||||||
教學重點 | 1、指導學生實驗理解可燃物的條件。 2、分析實驗現象,概括出可燃物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 |||||||||||||
教學難點 | 1、指導學生實驗理解可燃物的條件。 2、分析實驗現象,概括出可燃物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 |||||||||||||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問題1,有哪些現象? (發光、放熱、有新物質生成) 問題2,根據的現象,我們能否給下個定義? (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鞏固,凡是發光、發熱的現象都是的現象?請舉例說明(定義) 活動1,請一位同學來試著做實驗 1、 請一生上臺,但不給予任何條件 2、 給一塊石頭,再給一塊木頭 教師講述:讓一種物質起來是要有一定的條件的,首先,這種物質必需是可燃的,我們把可以的物質叫做可燃物,那么光有可燃物就行了嗎?(不行)師:下面讓我們對的條件進行探究?扇嘉镄枰裁礂l件? 請學生提出猜想,設計實驗驗證,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可燃物的條件的探究(分四人小組設計) 我們的猜想: 1、 ; 2、 ; 3、 。 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 教師總結:根據今天的研究以及前面的學習,我們發現可燃物的條件必需符合2個條件,第一,可燃物的溫度必需在著火點以上;第二,必需要有氧氣。 問題3,對我們有用嗎? 問題4,師:這些都是對我們有益的一面,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對我們都有益呢?當這些有害的產生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出示滅火的圖片:1、2、3讓學生說是怎么滅的火。(教師板書) 教師總結:滅火的方法很多,但總的來說就是破壞的條件。(板書:滅火原理: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或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可燃物的二個條件與滅火的方法
問題5,如果你不心被困在火場中了,你應該怎么做呢?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 1)什么叫? 有沒有比還要劇烈的氧化反應?那叫什么?有何好壞? 那么有沒有比要不劇烈的多的氧化反應?那又叫什么?會引起什么后果?怎么辦? 2) 可燃物的需要哪些條件?(缺一不可) 3) 滅火的方法 4) 火場自救 | ||||||||||||||
板書設計 1、 定義: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 可燃物的條件: 第一, 可燃物的溫度必需在著火點以上; 第二,必需要有氧氣。
3、滅火方法: 4、火場自救: | 課后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在準備學生的探究活動的器材時,可以多一點實驗器材!(可以是無用的,也可以是有用的,總之多一些,這樣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想出更多!更能說明問題的實驗!有的可能是你老師也沒想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