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常識及其家庭護理
寶寶急疹,就是人們常說的“燒疹子”,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過呼吸道傳染,冬春季節最常見。如果您的寶寶在6-11個月之間,而且是出生后第一次發莫名高燒,那么90%的可能是患了幼兒急疹。幼兒急疹是嬰幼兒常見病,多發于兩歲以下嬰幼兒,發病年齡一般為生后6個月到兩歲,6-10個月為發病高峰期。它雖然是傳染性的疾病,卻很安全,不會象麻疹、水痘那樣廣泛傳染,家中成員同時患上的機會不大。幼兒急疹的特點是無明顯誘因突然高熱,而且熱度經常會到39度甚至以上。如何判斷發高燒的寶寶是不是急疹呢?一是寶寶沒有感冒或嚴重腹瀉等其他癥狀,二是寶寶精神好、可玩耍,食欲有下降。關鍵是看寶寶精神好不好。如果精神好,就不必擔心。幼兒急疹根據寶寶體質差異,一般持續3-5天高燒,燒退后出疹,預后良好。
幼兒急疹的潛伏期大約是10~15天,寶寶急疹的特點是“燒退疹出”。患兒突然高燒,體溫可升至39--41度。患兒雖有高燒,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輕微咳嗽、嘔吐、腹瀉等癥狀。高燒一般持續3--5天,體溫便突然下降,在體溫下降后出現皮疹,即熱退疹出或疹出熱退。疹子的特點是全身散在小紅斑點,軀干較多,面部、肘膝以下較少。皮疹在24小時以內出齊,經過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后不留痕跡。出疹子的同時伴有脖子、耳后、枕后的淋巴結腫大,但無壓痛,熱退后持續數周逐漸消退。
家長了解了幼兒急疹的特點后,就會覺得幼兒急疹并不可怕,當6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不明原因的高熱時,要想到有幼兒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熱不退而頻繁的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讓患兒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高熱時及時服用退燒藥,以防發生驚厥。當疹子出來后,病也就算好了。
一般在這個年齡段,只要寶寶突然發燒兩天的,都可以懷疑寶寶得了小兒急疹。寶寶發燒不用急,先物理降溫,用冷毛巾給小家伙降溫。一般出汗后,就容易溫度降了。如果溫度回復正常體溫后出紅點點,就一定是小兒急疹了。這時媽媽們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種病是一出疹,病就是快好的了。
幼兒急疹的家庭護理應注意:
1、慎用退燒藥。急疹需要燒夠一定的時間,才可出疹。一般用過退燒藥后,體溫還是會很快上升。寶寶在發燒達39度左右時可應用退燒藥(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等),但一天一夜不可超過3次。
2、多用物理降溫。用冷毛巾敷額頭,或稀釋50%—75%酒精擦拭腋下、四肢,注意不要擦胸前和動脈血管處。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3、多給寶寶喝水、喝果汁。水能排毒,而且這時寶寶一般會想喝水。如果寶寶食欲不太好,不必強迫他喝奶、吃飯,多喝水,可吃些流質食物,如米湯。
4、不要用抗生素,更不必掛水。幼兒急疹是病毒引起,應用抗生素是無效的,只能讓寶寶徒然增加痛苦。許多mm在寶寶得急疹時去掛水,結果寶寶好了,其實是到了應該痊愈的時間而已。而且副作用還大,會造成寶寶腹瀉和口瘡。
5、用藥方面,可口服板藍根沖劑,一天3次,一次半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