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容易用錯的標點符號的用法
引號和其他標點連用:
1.如果引者是把引語作為完整獨立的話來用,那么為了保持引語的完整獨立性,末尾的標點應該放在引號之內。
如:總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記住:“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2.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語作為自己的話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么末尾的標點必須放在引號外面。
如: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火種猶存。共產黨人||“從地下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戰斗了”。
[前引號處如果是冒號,后引號用在其他標點外面。否則,后引號用在其他標點前面。——前冒后內,前無后外]
括號和其他標點連用:
1.注釋或補充說明句中某個詞語的叫句內括號。它必須緊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后(前括號前不用點號),點號要放在后括號外面(后括號內不用標點)。
如:唐朝懿宗的時候,有一個“優人”||(相當于外國的fool),名字叫李可及,最會說笑話。
這一個笑話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敷”和“夫”同音,“而”和“兒”同音||(唐朝婦女自稱為“兒”-)。第二部分……
2.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的叫句外括號。句外括號內的注釋補充如果與前文關系特別密切,用法相同于句內括號;如果與前文關系不是特別密切(作為一個單獨的句子存在),前括號前用標點,后括號內用標點。
如:但是今天,假如時代能尖叫的話(我們的時代當然像是能尖叫的),那么機器時代正尖叫著要停下來。
文字流傳到各地,在長遠的期間發生了區域性的差別。(例如在今天廣東還有“冇”字和“乜”字之類。)
[前有后內,前無后外。]
省略號前后的標點:
①省略號前如果是句號、嘆號、問號(句末點號)、冒號,說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號、嘆號、冒號應保留。
如:不受制約的權力將產生腐敗現象。但是,誰來制約?誰來監督?誰能制約?誰能監督?……尚有一系列問題需要深入探討。
②省略號前如果是頓號、逗號、分號(句中點號),要省掉。
如:一群馬,在公孫龍子眼里是“非白馬”,是黑馬、青馬、黃馬、棕馬……的綜合。
③省略號后的點號一般應去掉。因為連文字都省了,點號自然也不必保留。
如:雄偉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那壯麗的廊柱,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絢麗的圖畫。
破折號的基本用法:
1.破折號表示文中需要解釋說明的語句。
如:亞洲大陸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瑪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2.破折號表示話題突然轉變。
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順心。老板對我不錯,工資也提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煙嗎?
3. 破折號表示話語的中斷。
如:“班長他犧——”小馬話沒說完就大哭起來。
4. 破折號表示聲音延長。
如:“順——山——倒——”林子里傳出我們伐木連小伙子的喊聲。
5. 破折號表示事項列舉分承。
如: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的核心問題之一。當前迫切需要確立的主要原則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則;
——黨的領導法制化原則;
——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的原則;
——政企職責分開的原則。
6. 破折號表示引出下文。(這種由破折號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
如:在一篇題為《論氣節》的文章里,他對“五四”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道路與現實處境作了這樣一番總結——
如:小姑娘的相貌神態酷似她的母親,我的心一顫。眼前又浮現出十年前我在槐樹村生活的情景——
7.破折號用在副標題的前面。
如:語言與哲學
——當代英美與德法哲學傳統比較研究
8.破折號用于引文后標明作者。
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1.破折號和括號都有表明補充說明的作用,但是破折號標明的補充說明性語句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較重要,需要讀出來,而括號標明的補充說明性語句不是正文,一般可以不讀出來。如:每當肝疼發作時,他就采取自己的“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煙嘴、玻璃球、牙刷把頂住肝部,從來沒有因為肝疼影響工作。]
[2.解釋說明或補充的語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間的,可以前后各用一個破折號。如:太陽系除了九個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還有40個衛星,為數眾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等。如:直覺——盡管它并不總是可靠的——告訴我,這事可能出了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