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古詩名句
課 外 古 詩 名 句
1.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 , ;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3. ,行者常至。
4. , ;教,然后知困。
5.行遠必自邇, 。
6.東隅已逝, 。
7.不識廬山真面目, 。
8. , ;束炬夜馳,不如早行。
9.桃李不言, 。
10. ,其義自見。
11. ,勿施于人。
12.皮之不存, 。
13.亡羊補牢, 。
14. ,吾將上下而求索。
15. ,不豫則廢。
16.知人者智, 。
17.木受繩則直, 。
18.千里之堤, 。
19.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 。
20.工欲善其事, 。
21.臨淵羨魚, 。
22. ,非志無以成學。
23. ,死而后已。
24. ,勿以善小而不為。
25.良藥苦口利于病, 。
26. ,不為瓦全。
27.紙上得來終覺淺, 。
28.小荷才露尖尖角, 。
29.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 。
30. ,人不學不成行。
31.獨學而無友, 。
32.天網(wǎng)恢恢, 。
33.窮則變, , 。
34.耳聞不如目見, 。
35. ,自勝者強。
36. ,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7. ,必有鄰。
38. ,意在沛公。
39.往者不可諫, 。
40. ,計不旋踵。
41. ,其實難副。
42. ,從惡如崩。
43.吾生也有涯, 。
44.知彼知己, 。
45. ;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46. ,則無敗事。
4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48.筆落驚風雨, 。
49. ,向陽花木早逢春。
50.他山之石, 。
51.輕諾必寡信, 。
52. ,盛必慮衰。
53.末大必折, 。
54. ,見端以知末。
55. ,善行者究其難。
56. ,觀千劍而識器。
57.樹德務滋, 。
58.多行不義, 。
59.尺有所短, 。
60.差之毫厘, 。
61.朱門酒肉臭, 。
62.見善則遷, 。
63.天下興亡, 。
64.知而好問, 。
65.兼聽則明, 。
66.靡不有初, 。
67.前事不忘, 。
68.近朱者赤, 。
69.人無遠慮, 。
70.不患人之不己知, 。
71.千里之行, 。
72.言必行, 。
73.業(yè)精于勤, ;行成于思, 。
74.為山九仞, 。
75.有所不為, 。
76.一日暴之, 。
77.人而無信, 。
78.仁者見仁, 。
79.為川者決之使導, 。
80.水則載舟, 。
81.禍兮福所依, 。
82.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 。
83.雖貴不茍為, 。
84.千人之諾諾, 。
85.兩句三年得, 。
86.上有所好, 。
87.受人者常畏人, 。
88.前車覆, 。
89.物以類聚, 。
90.法不阿貴, 。
答案: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3.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4.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6.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7.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8.拾穗雖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馳,不如早行。
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13.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1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5.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7.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18.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19.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2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2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5.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6.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27.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8.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29.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行。
31.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32.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33.窮則變,邊則通,通則達。
34.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足踐。
35.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36.其身正,不領(lǐng)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7.德不孤,必有鄰。
38.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39.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40.義無反顧,計不旋踵。
41.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4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
44.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
45.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46.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48.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49.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5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1.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52.安不忘危,盛必慮衰。
53.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54.見微以之萌,見端以知末。
55.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56.操千曲而知音,觀千劍而識器。
57.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58.多行不義,必自斃。
5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60.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6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2.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6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64.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6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6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6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6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7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2.言必行,行必果。
7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74.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75.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7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7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78.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79.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宜之使言。
80.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81.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
82.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
83.雖貴不茍為,雖聽不自阿。
84.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85.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86.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87.受人者常畏人,與人者常驕人。
88.前車覆, 后車戒
89.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90.法不阿貴,繩不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