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與評析(精選5篇)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與評析 篇1
課前準備
讓學生課外搜集有關森林與水的關系等方面的資料,比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過程
一、境中積詞,質疑導入
師:小朋友們,請往這兒看。(出示課件:流動的、清澈的溪水)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小溪。
生:溪水。
師:小朋友們,大家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說說這是怎樣的溪水呢?
生:這是清澈的溪水。 生:干凈的溪水。
生:美麗的溪水。
師:說得真好。我們接著往下看。(出示課件:渾濁的溪水)這又是怎樣的溪水呢?
生:黃黃的溪水。
生:渾濁的溪水。
師:很好。現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認識一位朋友。瞧,(出示課件:小兔子)它是誰呀?
生:小兔子。
師:(出示課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條小溪邊,溪水清清的,又涼又甜,小兔子在這兒過得可快樂了。可是有一天,它發現(出示課件:小兔子站在渾水邊)溪水變得渾渾的了。看到這,小朋友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清清的溪水變成渾渾的了?
生:溪水為什么變渾了?
板書:
清清的——渾渾的
師:小朋友們想知道答案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清的溪水》這課(板書課題),大家一起來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難讀的生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生自讀,師巡視。出示課件:生字表)
師:這些生字里有的字不容易讀準,誰想提醒大家?
(生提醒,指出哪個字容易讀錯,容易讀錯的地方在哪里。其他學生跟讀。)
師:接下來,請大家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清清的溪水為什么變成渾渾的了?(生自讀課文,師巡視。)
三、以讀為主,綜合學習
師:溪水為什么變渾?現在讓我們跟著小兔子一塊兒去找找原因吧。(出示課件:小兔子發現大象和野豬在拔樹)小朋友們,請看,小兔子看見什么?
生:小兔子看見大象和野豬在拔樹。
師: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生自讀)現在小朋友們聽老師讀一讀好嗎?看看細心的孩子能不能從中發現什么。(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師讀時故意把“望”與“看”對調。)
生:老師,您讀錯了。您把“遠遠一望”讀作“遠遠一看”,把“走近一看”讀作“走近一望”。
師:大家想一想,這里的“望”和“看”能對換使用嗎?
生:不能。在遠處,應該用“望”;在近處,應該用“看”。
師:對。作者用詞多準確呀!我們一起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師生齊讀)
師:看到這情景以后,小兔子與大象、野豬有一段精彩的對話。我們來自由地讀讀課文4—8自然段。(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生讀,師巡視。)剛才大家讀得挺認真。通過讀書,你體會到小兔子當時的心情了嗎?
生:體會到了。小兔子當時很生氣。
生:很著急。
生:很氣憤。
師:說得很對。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讀出小兔子的這種心情呢?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練讀小兔子的三句話。
(教師讓學生自我感悟體會并啟發點撥,分別指導學生讀好小兔、大象和野豬的話。)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先把小兔子與大象、野豬的對話有表情地讀一遍,然后在小組內分角色讀。(生練讀,師巡視。然后請一小組分角色讀。)
師:剛才這幾位小朋友把動物的心情讀出來了。聽了他們的朗讀,老師也想和大家一塊兒讀,可以嗎?(老師讀敘述部分,學生分組分別讀小兔和大象野豬的話。)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有感情!能再加上一些動作表演一下嗎?請大家在小組內練習一下。(生演練)
師:誰愿意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三位小朋友上臺,戴上頭飾,分別扮演三只動物。“小兔子”迅速從教室右側跑向大象和野豬,大聲喊道:喂……)
師:“小兔子”,請問你為什么不用“走”而用“跑”,不用“小聲說”而用“大聲喊”呢?
“小兔子”:因為“我”很焦急呀。
師:作者如果用“走”和“小聲說”能表現出小兔子的焦急心情嗎?
“小兔子”:不能。
師:(對全體學生)原來是這樣。(對“小兔子”)請你再來一遍。(三位學生表演)
師:這幾位小朋友的表演很精彩,我們祝賀他們!(師生鼓掌)聽了他們的對話,老師懂得不少關于樹和溪水關系的知識。但有一點還不大明白,想請教“小兔子”:為什么把樹拔了,雨水就會把泥土沖進小溪?
“小兔子”:因為樹可以擋住雨水,把樹拔了,雨水就會把泥土沖進小溪。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電視里看到的。
生:樹根可以抓住泥土,把樹拔了,泥土松了,一下雨,雨水就會把泥土沖進小溪。我是從《十萬個為什么》里知道的。
師:知識呀,到處都有,只要多留心,我們就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知識。
四、練習表達,總結釋疑 師:學到這,小朋友知道溪水由清變渾的原因了嗎?請用上“因為……所以”來說一說。
生:因為樹被大象和野豬拔光了,泥土松了,雨水把泥土沖進小溪,所以溪水就由清變渾。
師:(將板書中的“?”擦去,改為“拔樹”)說得不錯。誰再來說說?用上“清清的、渾渾的、拔樹”等詞語,說得更具體一些。
生:大象和野豬為了比賽誰有氣力,在小溪的上游拔樹,因為樹被拔光了,泥土松了,下雨時,雨水就把泥土沖進小溪,所以清清的溪水就變成渾渾的了。
師:小溪由清變渾的原因,我們是完全弄明白了。小兔子把它告訴給大象和野豬。大象野豬相信嗎?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這一課。
評析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在閱讀教學中加強綜合,主要是把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吸收與表達熔為一爐;注重前后、內外的聯系,綜合運用各種學習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清清的溪水》的教學,對在閱讀教學中加強綜合學習作了有益的嘗試。具體表現在:
其一,內外的綜合
課前讓學生動手收集有關森林與水關系的資料,從空間看,是課內外的結合;從內容看,是語文與語文之外學科的綜合。通過表演,啟發引導學生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確性。這種內 外的綜合,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充分利用了語文學習的資源,借此既可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又為課中理解溪水變化的原因和進行表達訓練打好基礎,豐富了語文學習的手段,獲得了綜合效益。
其二,內部的綜合
導入 時,不僅借助媒體設置懸念,引發興趣,而且巧妙地把積累詞語交融其中,一箭雙雕。教學第三自然段,老師范讀時,故意把“看”和“望”互換,引導學生揣摩語言,實現朗讀與品味的綜合。當學生理解了溪水變化的原因后,趁熱打鐵,讓學生用因果關系的句子,把它說出來,理解促進了表達,表達加深了理解,二者相得益彰。 語文素養不是各種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堆疊起來的“雜燴”,而是各種要素融合而成的“合金”。綜合性學習正是鍛造“合金”的符合語文教育特點的有效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綜合,對于提升語文素養,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與評析 篇2
之二
山西鋁廠太華小學 陳穎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既有時代感,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全文十一個自然段,按照“溪水變黃-變黃的原因-溪水變清”分為三部分:一場雨過后,小兔發現溪突然變黃,原來是大象和野豬比賽誰有力氣,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樹,雨水把泥土沖進小溪,使清清的溪水變渾了,大象和野豬知錯就改,重新把樹栽好,溪水又變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毀掉樹木,造成水土流失,就會使溪水變渾。要使溪水變清,就要多栽樹。
引導學生收集“環保”信息材料。如:長江、黃河、水土流失資料;林木遭到破壞的資料等等。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懂得保護樹木的重要,培強環保意識。
教具準備:
1、結合課文的動畫材料;
2、小象、小豬、小兔頭飾;
3、課文錄音帶
教法運用:情景教學 愉快教學
學法選擇:讀-思-說-議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讀文學詞、學字(略)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
閱讀課文 理解文意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激趣,出示課題
小兔的家門前有一條清清的溪水,可是有一天,突然變黃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節課我們學習《清清的溪水》(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溪水為什么會變黃呢?(帶著問題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1、讀課文1、2自然段
這兩自然段寫什么?(寫一場雨過后,小溪突然變黃了)
2、小溪為什么會變黃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9自然段)
a、出示動畫片理解文意,大象和小豬拔樹
b、指導朗讀
c、分角色朗讀
d、理解“勝負”、“不理”詞語的意思
e、理解:拔掉樹木,小溪為什么會變黃呢?
(學生自己發言、討論、歸納)
3、學生齊讀10-11自然段
示幻燈,請同學們溪水雙變清了,這是為什么呢?(大象和野豬又重新栽好樹了)
四、表演課文延伸文意
1、三名學生分別戴上小白兔、小象、小豬頭飾表演文意。
2、你喜歡誰?為什么?
板書:
清清的溪水
樹林 小溪
拔 黃
栽 清
二OO二年九月十五日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與評析 篇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看懂圖意,知道圖中都有誰在干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
二、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溪水由清變渾,想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三、教具準備:微機、課件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清清的溪水》這篇課文,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學習了生字詞,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誰說說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條溪水又清又涼。
師:對。(并相機板書)
師: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大象和野豬拔樹比賽,它們在比誰的力氣大。
生:我知道那條溪水后來又變渾了。
生:我知道小兔子不讓大象和野豬拔樹,這樣水會變渾的。
生:我知道大象的鼻子堵了,野豬變成了泥豬。
生:我知道大象和野豬還栽樹。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可見你們上節課學得非常認真,這節課咱們一起合作學習一定會學得更好,你們有信心嗎?
生:(異口同聲)有!
師:好,同學們在上節課我們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中你們還有哪些問題沒弄懂呢?提出來好嗎?
生:為什么清清的溪水會變黃呢?后來又怎么變清了?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老師把你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行嗎?(師寫?清——黃——清)
師:誰還有問題?
生:什么叫不解地問?
生:什么叫毀掉呢?
生:什么叫勝負?
(當一生提出這一問題時,有另一小組的同學馬上站起來說:就是輸贏)
師:你的理解很正確,你明白了嗎?
生:為什么說毀了樹林就是毀了小溪?
生:大象的鼻子為什么堵了?野豬怎么變成泥豬了?
生:為什么溪水唱著歌向前流呢?
師:好,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老師都把它寫在了黑板上,我們就把第一問題(?清——黃——清)作為中心問題。我們各個小組圍繞這一問題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老師相信這一問題弄懂了,其他的問題也就容易了,開始自學吧!
(這時,各個小組的學生開始合作學習,氣氛相當熱烈,教師巡視指導,大約10分鐘)
師:好了,各個小組的同學討論非常熱烈,現在匯報你們的自學結果好嗎?
生:(齊聲說)好!
師:是啊!這又清又涼的溪水為什么變黃了呢?
同學們請看這幅圖。
微機出示圖一:同學們看,大象和野豬正在干什么?仔細觀察它倆的動作神態,想象一下它們可能說什么?同桌之間邊表演邊說。
生:(相當活躍)同桌之間邊表演邊模仿大象和野豬的聲音。
師:同學們的表演可真生動呀!誰愿到前邊來表演給同學們看。
(此時學生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話音剛落就有兩名學生跑了上來)
生一和生二邊模仿它們的動作邊說
生一(大象):“嘿嘿,一、二、三,我一定能拔下這棵大樹,證明我比你力氣大。”
生二(野豬)眼珠瞪圓了說:“別看你鼻子長,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哎一哎,使勁,加油,加油,我能行!”他們的表演滑稽可愛,語言有趣。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為他倆鼓掌、喝彩。
師:正當它倆拔得起勁時,被小兔看見了,小兔會怎么想?怎么說呢?大家讀一讀第4自然段。
生各自讀。
師:誰來讀?
生:讀。
師:大象和野豬又是怎么說的呢?誰來讀野豬和大象的話?
生:讀。
師:聽了大象和野豬的話,小兔子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生:很生氣。
生:很氣憤。
生:氣極了,覺得它倆不應該用拔樹來比力氣。
師:那它氣憤地說了什么?(微機出示)
“比力氣,你們毀掉了樹林,也毀了小溪。”
師:誰用氣憤的語氣讀?
生:讀。
師示范讀
生練讀。
師:小兔子的這一問題,我們很多同學也對此提出了疑問,大象和野豬也不太明白,從書中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它倆也不太明白呢?
生:“不解地問————這和小溪有什么關系?”
師:那什么叫“不解地問”呢?
生:就是不明白地問。
生:就是在不知是怎么回事的情況下問。
師:對,為什么說毀掉了樹林,也毀掉了小溪呢?
針對這一問題,小組中再進行認真的討論。
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大約3分鐘)
師:誰來談談你的看法。
生:因為樹拔了,土就松了,下雨時,土就流到了小溪里。
生:我認為樹拔了,遠處的土和沙就刮到了小溪里。
師:對,同學們說得有道理,大樹長著時,土被樹根牢牢地抓住了,現在拔掉以后,土就開始變得松軟,當下雨時就會造成水土的流失,泥沙隨雨水流入溪水中,溪水也就變渾濁了。(相機板書拔掉——渾)
師:小兔子聽了野豬和大象的話,心情怎樣了?
生:很生氣。
生:生氣極了。
師:那我們試看讀一讀,讀出那種生氣的語氣。
生:讀。
師:示范讀。
生:齊讀。
師:此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想對他倆說什么?
生:我想對他們說,你們難道不知道你倆做錯了嗎?
生:我太生氣了,你們兩個的行為太可恥了。
師:下面我們分角色讀4—8段,小組事四人為一組先讀。
生開始在小組中練讀。
師:哪個小組愿意讀給大家聽。(指一小組讀)
生:讀。
師:他們讀得好不好?
生:(齊聲說)好!
師:讓我們掌聲鼓勵一下。
師:(指著黑板上的問題)有的同學問大象的鼻子堵了,野豬變成了泥豬,這是什么原因呢?
生:現在我明白了是溪水變渾了,水里的泥沙賭住了大象的鼻子。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大象鼻子賭了以后會怎么樣?
生:它一定出不上氣來。
生:它一定會很難受。
生:大象一定說:“真難受呀!我真后悔呀!”
師:野豬變成了泥豬,它會怎么想呢?
生:哎呀!好可憐呀!我現在是又臟又丑呀!
師:它倆真是狼狽極了,從哪兒可以看出它倆真的知道自己錯了呢?(微機出示圖)
師:同學們看它倆正在干什么?
生:它倆正把一棵棵小樹苗栽好了。
生:野豬正埋土呢,大象栽小樹苗呢!
師:同學們看它們是怎么栽的呢?(微機出示文字)
野豬刨坑,大象栽樹,野豬培土,大象澆水……他們倆重新把一棵棵樹栽好。
生:讀。
師:對,刨坑、栽樹、培土、澆水,他們就這樣把一棵棵小樹又栽好了,用實際行動改正了錯誤,彌補了自己的過失。當小兔子看到了,心情怎樣?
生:(齊聲說)很高興。
師:我們看見了,心情怎樣?
生:(齊聲說)我們的心情也很高興。
師:當溪水看到后心情怎樣?
生:(齊聲說)更高興了。
師:所以書中怎么說的?咱們齊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
師:課的開始有同學也問到了這一問題,為什么說溪水唱著歌向前流去呢?
生:溪水看到大象和野豬又栽起了小樹,它很高興,就唱起了歌。
生:溪水變清了,它很高興就唱起了歌。
師:對,溪水高興了,那嘩嘩的流水聲就像唱歌一樣,向前流去了,這就是說保護樹木溪水變清了。(板書:保護——清)
師:好,同學們放下書看黑板,(教師指圖)原來清清的小溪,由于野豬和大象拔掉了岸上的小樹,使得溪水由清變渾了,經過小兔子的勸說,它倆都明白了毀掉了樹木,溪水也就變渾了的道理,于是它倆又重新把一棵棵小樹栽好了,最后溪水由于它們的保護,又變得清了。
師:那么該如何保護小樹呢?
生:在岸上立塊牌子,上面寫著:“保護小樹,人人有責。”
生:自己不去破壞,見到有人破壞要阻止。
生:到處去宣傳,要保護小樹。
生:我們也不要向小溪里扔臟東西。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好,希望你都能成為環保小衛士。
師:學完了這個故事,你最喜歡哪只小動物?為什么?
生:我最喜歡小兔,因為它幫助了大象和野豬,看到有人破壞樹木就去阻止。
生:我最喜歡大象,因為它知錯就改。
生:我最喜歡野豬,因為它又把小樹栽好了。
師:是啊!小動物們都能保護樹木,我們小學生也應自覺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使天空更藍,大地更綠,河水更清,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美麗、更可愛!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與評析 篇4
小學語文第三冊 20 清清的溪水
課堂紀實(第二課時)
河北省樂亭縣第一實驗小學 董海濱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看懂圖意,知道圖中都有誰在干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
二、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溪水由清變渾,想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三、教具準備:微機、課件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清清的溪水》這篇課文,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學習了生字詞,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誰說說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條溪水又清又涼。
師:對。(并相機板書)
師: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大象和野豬拔樹比賽,它們在比誰的力氣大。
生:我知道那條溪水后來又變渾了。
生:我知道小兔子不讓大象和野豬拔樹,這樣水會變渾的。
生:我知道大象的鼻子堵了,野豬變成了泥豬。
生:我知道大象和野豬還栽樹。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可見你們上節課學得非常認真,這節課咱們一起合作學習一定會學得更好,你們有信心嗎?
生:(異口同聲)有!
師:好,同學們在上節課我們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中你們還有哪些問題沒弄懂呢?提出來好嗎?
生:為什么清清的溪水會變黃呢?后來又怎么變清了?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老師把你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行嗎?(師寫 ?清——黃——清)
師:誰還有問題?
生:什么叫不解地 問?
生:什么叫毀掉呢?
生:什么叫勝負?
(當一生提出這一問題時,有另一小組的同學馬上站起來說:就是輸贏)
師:你的理解很正確,你明白了嗎?
生:為什么說毀了樹林就是毀了小溪?
生:大象的鼻子為什么堵了?野豬怎么變成泥豬了?
生:為什么溪水唱著歌向前流呢?
師:好,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老師都把它寫在了黑板上,我們就把第一問題(?清——黃——清)作為中心問題。我們各個小組圍繞這一問題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老師相信這一問題弄懂了,其他的問題也就容易了,開始自學吧!
(這時,各個小組的學生開始合作學習,氣氛相當熱烈,教師巡視指導,大約10分鐘)
師:好了,各個小組的同學討論非常熱烈,現在匯報你們的自學結果好嗎?
生:(齊聲說)好!
師:是啊!這又清又涼的溪水為什么變黃了呢?
同學們請看這幅圖。
微機出示圖一:同學們看,大象和野豬正在干什么?仔細觀察它倆的動作神態,想象一下它們可能說什么?同桌之間邊表演邊說。
生:(相當活躍)同桌之間邊表演邊模仿大象和野豬的聲音。
師:同學們的表演可真生動呀!誰愿到前邊來表演給同學們看。
(此時學生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話音剛落就有兩名學生跑了上來)
生一和生二邊模仿它們的動作邊說
生一(大象):“嘿嘿,一、二、三,我一定能拔下這棵大樹,證明我比你力氣大。”
生二(野豬)眼珠瞪圓了說:“別看你鼻子長,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哎一哎,使勁,加油,加油,我能行!”他們的表演滑稽可愛,語言有趣。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為他倆鼓掌、喝彩。
師:正當它倆拔得起勁時,被小兔看見了,小兔會怎么想?怎么說呢?大家讀一讀第4自然段。
生各自讀。
師:誰來讀?
生:讀。
師:大象和野豬又是怎么說的呢?誰來讀野豬和大象的話?
生:讀。
師:聽了大象和野豬的話,小兔子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生:很生氣。
生:很氣憤。
生:氣極了,覺得它倆不應該用拔樹來比力氣。
師:那它氣憤地說了什么?(微機出示)
“比力氣,你們毀掉了樹林,也毀了小溪。”
師:誰用氣憤的語氣讀?
生:讀。
師示范讀
生練讀。
師:小兔子的這一問題,我們很多同學也對此提出了疑問,大象和野豬也不太明白,從書中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它倆也不太明白呢?
生:“不解地問————這和小溪有什么關系?”
師:那什么叫“不解地問”呢?
生:就是不明白地問。
生:就是在不知是怎么回事的情況下問。
師:對,為什么說毀掉了樹林,也毀掉了小溪呢?
針對這一問題,小組中再進行認真的討論。
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大約3分鐘)
師:誰來談談你的看法。
生:因為樹拔了,土就松了,下雨時,土就流到了小溪里。
生:我認為樹拔了,遠處的土和沙就刮到了小溪里。
師:對,同學們說得有道理,大樹長著時,土被樹根牢牢地抓住了,現在拔掉以后,土就開始變得松軟,當下雨時就會造成水土的流失,泥沙隨雨水流入溪水中,溪水也就變渾濁了。(相機板書 拔掉——渾)
師:小兔子聽了野豬和大象的話,心情怎樣了?
生:很生氣。
生:生氣極了。
師:那我們試看讀一讀,讀出那種生氣的語氣。
生:讀。
師:示范讀。
生:齊讀。
師:此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想對他倆說什么?
生:我想對他們說,你們難道不知道你倆做錯了嗎?
生:我太生氣了,你們兩個的行為太可恥了。
師:下面我們分角色讀4—8段,小組事四人為一組先讀。
生開始在小組中練讀。
師:哪個小組愿意讀給大家聽。(指一小組讀)
生:讀。
師:他們讀得好不好?
生:(齊聲說)好!
師:讓我們掌聲鼓勵一下。
師:(指著黑板上的問題)有的同學問大象的鼻子堵了,野 豬變成了泥豬,這是什么原因呢?
生:現在我明白了是溪水變渾了,水里的泥沙賭住了大象的鼻子。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大象鼻子賭了以后會怎么樣?
生:它一定出不上氣來。
生:它一定會很難受。
生:大象一定說:“真難受呀!我真后悔呀!”
師:野豬變成了泥豬,它會怎么想呢?
生:哎呀!好可憐呀!我現在是又臟又丑呀!
師:它倆真是狼狽極了,從哪兒可以看出它倆真的知道自己錯了呢?(微機出示圖)
師:同學們看它倆正在干什么?
生:它倆正把一棵棵小樹苗栽好了 。
生:野豬正埋土呢,大象栽小樹苗呢!
師:同學們看它們是怎么栽的呢?(微機出示文字)
野豬刨坑,大象栽樹,野豬培土,大象澆水……他們倆重新把一棵棵樹栽好。
生:讀。
師:對,刨坑、栽樹、培土、澆水,他們就這樣把一棵棵小樹又栽好了,用實際行動改正了錯誤,彌補了自己的過失。當小兔子看到了,心情怎樣?
生:(齊聲說)很高興。
師:我們看見了,心情怎樣?
生:(齊聲說)我們的心情也很高興。
師:當溪水看到后心情怎樣?
生:(齊聲說)更高興了。
師:所以書中怎么說的?咱們齊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
師:課的開始有同學也問到了這一問題,為什么說溪水唱著歌向前流去呢?
生:溪水看到大象和野豬又栽起了小樹,它很高興,就唱起了歌。
生:溪水變清了,它很高興就唱起了歌。
師:對,溪水高興了,那嘩嘩的流水聲就像唱歌一樣,向前流去了,這就是說保護樹木溪水變清了。(板書:保護——清)
師:好,同學們放下書看黑板,(教師指圖)原來清清的小溪,由于野豬和大象拔掉了岸上的小樹,使得溪水由清變渾了,經過小兔子的勸說,它倆都明白了毀掉了樹木,溪水也就變渾了的道理,于是它倆又重新把一棵棵小樹栽好了,最后溪水由于它們的保護,又變得清了。
師:那么該如何保護小樹呢?
生:在岸上立塊牌子,上面寫著:“保護小樹,人人有責。”
生:自己不去破壞,見到有人破壞要阻止。
生:到處去宣傳,要保護小樹。
生:我們也不要向小溪里扔臟東西。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好,希望你都能成為環保小衛士。
師:學完了這個故事,你最喜歡哪只小動物?為什么?
生:我最喜歡小兔,因為它幫助了大象和野豬,看到有人破壞樹木就去阻止。
生:我最喜歡大象,因為它知錯就改。
生:我最喜歡野豬,因為它又把小樹栽好了。
師:是啊!小動物們都能保護樹木,我們小學生也應自覺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使天空更藍,大地更綠,河水更清,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美麗、更可愛!
小學語文第三冊
20課 清清的溪水
教案設計
河北省樂亭縣第一實驗小學 董海濱
第二課時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看懂圖意,知道圖中都有誰在干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
二、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溪水由清變渾,想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三、教具準備:微機、課件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說說通過上節課對課文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提出上節課小組中沒解決的問題
學生提問題,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寫在黑板上,簡單的問題當時解決,并選出中心問題小組中圍繞中心問題進行討論。
三、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班匯報交流
全班匯報交流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通過微機輔助教學的方式來突破難點。
通過引讀、示范讀的形式來幫學生分角色讀好課文,通過括展練習,幫學生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五、總結課文
對照板書總結課文內容。
學了課文,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只小動物?為什么?
此教案曾于2002年10月獲縣級評比第一名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與評析 篇5
之一
張麗萍
一、教學目標 :
(一)知識教學學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溪和樹木的關系。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語言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
(四)美育滲透點
1、通過讀文,讓學生知道保護樹木的重要性。
2、感悟到美麗的大自然是需要每一個人去保護的。
二、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溪水又清了,想到保護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一、導言揭題,激發興趣。
在小兔家門前胡一條清清的小溪,可是,有一次,一場大雨過后,溪水突然變黃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0課《清清的溪水》。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看課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圍繞自學題,自學課文.
a、自由小聲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出序號。
b、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3、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名回答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②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③自由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4、小結:同學們知道的內容真多,課文主要圍繞著幾種小動物的表現來寫?(三種:野豬、大象和小兔)。
三、創設情境、理解課文
1、課件演示:野豬和大象在小溪比誰的力氣大,看誰誰拔樹大的畫面。
2、課件演示:野豬和大象種樹、澆樹的畫面。
3、嘗試題:選一幅圖說一說樹旁邊的溪水是怎樣的?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4、指名回答,并相應出示動畫:水土流失情景。
5、對比兩幅畫聰明的小朋友你明白了什么?
6、野豬和大象有這么大的轉變,這是誰的功勞?(小兔)
(1)小兔可真了不起,能說服大象和野豬,請大家把小兔和野豬、大象的對話找出來讀一讀。
(2)課件出示:讀一讀,填一填。
小兔跑過去,(大聲)喊:“喂,別拔啦!你們為什么拔樹哇?”大象和野豬停下來,說:“這兩天我們在比賽誰有力氣,還沒分出勝負呢。”小兔(氣憤)地說:“比力氣!你們毀掉了樹林,也毀了小溪。”大象和野豬(不懈)地說:“這和小溪有什么關系?”小兔(生氣)地說:“這么多樹被你們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沖進小溪里啦!不信,你們去看看。”
(3)根據你對提示語的理解,自由朗讀句子。
(4)同桌分角色對讀,一個讀小兔說的話,一個讀大象和野豬說的話.
(5)理解提示語的意思,進行情境體驗。
四、總結全文,進行環保教育。
1、讀了小兔、野豬和大象的對話之后,說一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2、談一談:聯系實際談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樹木?
3、資料交流:保護環境,除了保護樹木外,還要注意什么?
五、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布置作業 ,鞏固知識。
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并向家人宣傳環保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