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學設計 >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通用16篇)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8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通用16篇)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

  一、說教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自主識字、獨立閱讀和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的能力,但是,對優美語言的賞析的能力、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進行習作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自然段,背誦第4自然段。

 。2)通過朗讀、想象、交流、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學生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3)能認真觀察、展開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4)學習文中總分總的構段方法,并試著運用。

  (點評:目標明確,表述清楚,有利于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檢測;“學習文中總分總的構段方法,并試著運用!边@一目標體現出了學段的目標要求。)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2—6自然段,能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學習總分總的構段方法,并試著運用。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閱讀教學,讀是關鍵,因此,教學中,我采用以讀代講,讀想結合,讀悟結合、讀背結合、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悟語言,展開想象,交流討論。由于我們的學生地處中原,遠離大海,對西沙群島優美的風景,物產的豐富比較陌生,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借此,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六、說教學流程

  1、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課始,先提出這樣兩個問題:西沙群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作者又是按什么順序寫出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呢?教師相機板書、板畫。

  (點評:課伊始,老師能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并直接切入到了作者的表達方法——按什么順序寫出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提出目標,自主學習

  首先給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c評: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學生學習要完成的任務,是學生努力的方向。直接昭示給學生學習目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任務意識和努力學習的動機。)

  接著,讓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小建議自學2—6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ㄔO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最大限度的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動手、獨立解決。)

  3、合作交流品析語言

  大膽處理教材,重點抓住第4自然段從讀、背、想、寫四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1)讀中感悟。

  出示:“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引導學生抓住“飄飄搖搖”讀出魚身姿的優美。抓住“圓溜溜”讀出魚樣子的奇特。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讀出魚品種的繁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問:孩子們,如果我把“!备臑椤啊,可以嗎?為什么?教師創設情景并播放視頻,(播放)

  問:孩子們,欣賞了海底世界,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點評:老師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通過標點符號的理解,不僅讓學生對魚的樣子有了直觀的感受,對海底世界魚之多,魚之美有了深刻的認識,還激發了學生表達的興趣,使多媒體的運用體現了實效性。)

  為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繼續找出其他描寫魚多的句子。

  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第1句和最后兩句。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充分感受西沙群島豐富的物產、領悟總分總的構段方法。

  (點評:新課程教材中對讀和寫的方法都沒有明晰的要求,這就要求老師要結合教材進行挖掘,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段要求進行相機教學。此時,老師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構段方法非常必要,只有這樣,教學才能做到讀寫結合,在閱讀中既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為學生習作提供仿寫方法。)

  在交流中讓學生相機理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正是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讀,感悟作者是如何運用總分總的結構和生動的語言表達西沙群島的魚之多,魚之美。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背誦積累

  “記背于童年,受益于終生。”在學生對第4自然段充分感悟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輕松背誦、有效積累,激發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背誦練習。1、填空式背誦;2、根據視頻想象背誦。

 。c評:朗讀和背誦一直是學習語文的最傳統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背誦才是積累語言和學習語言的硬道理,真功夫!教學中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在理解和朗讀基礎上及時熟讀成誦。課程標準提出的積累語言的要求應該在課堂上體現,在老師指導下掌握一些常見的、有效方法。使學生對積累語言的方法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乃至得益于終身。此時,老師有讓學生背誦的意識,同時,為學生背誦做了鋪墊,減輕了學生背誦的難度,方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背誦了語言。)

  (3)遷移運用

  在學生背誦結束后,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評價學生,并激發學生交流其他自然段的興趣,當學生交流到第5、6自然段時,讓學生嘗試填空式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在充分感悟文本語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運用平時閱讀中的積累對文本進行再創造,即是對語言的遷移運用,也是引導學生再次領悟本課總分總構段的表達方法,這不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也落實了課標中對三年級學段的教學要求。

 。4)讀寫結合

  葉老說過:“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就告訴我們應在讀書中學習寫作,本節課我突出讀寫結合。結合年級特點,尊重學生的差異,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訓練。此時,讓學生看課件在優美的音樂中完成小練筆。然后進行展示。這樣讓學生在仿中創新,在借鑒中求異。

 。c評:課堂上的語文學習,學生不能只動口不動手。每節課都應有讓學生在學習中動手寫一寫的環節!昂糜浶圆蝗缳嚬P頭”,寫有利于學生記憶,有利于學生思維,有利于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此時的小練筆環節比較適宜。)

  4、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今天我們共同領略了西沙群島美麗的風景,富饒的物產。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沙群島說些什么?

  讓我們與作者共同祝愿西沙群島。學生齊讀,教師板書:美麗富饒

  詩人李瑛也這樣贊美西沙群島,現在,讓我們帶著這份祝愿,帶著這份贊美,一起朗誦這首小詩。

  白天,

  你是片片云影,

  夜晚,

  你是陣陣濤聲。

  你是一朵朵花,怒放的小白花,

  你是一顆顆星,雨后的星。

  你是一枚枚大海遺落的貝殼,

  是貝殼,卻并未失去生命;

  靜靜里,我聽見每架羅盤都莊嚴宣告:

  這就是西沙,中國的西沙!

 。c評:課外資料的補充,師生的配樂,有利于學生情感的升華,更是學生開放利用課外資源意識的培養和學生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

  5、開放作業彰顯個性

  “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作業是學生吸收、消化、應用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激發學生的`未知欲,,我根據教學目標,綜合學生實際,設計以下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必做作業)

 。2)如果你是西沙群島的小導游,你會怎么給游客們介紹呢?

  (3)20年后的西沙群島又是什么樣子的?查找資料并展開想象,出一期以“20年后的西沙群島”為主題的手抄報。

 。c評:作業呈現開放性,能滿足于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適合層次教學的要求。)

  六、說板書

  一個好的板書就是一份良好的微型教案,是對課文內容的提煉和再現。我的板書、板畫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凸顯了文章的寫作特點,點明了文章的主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ò碴柺凶哌M新課程講師團成員示范課)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2

  茸北分校 胡蓉

  教學片斷

  師:自由讀第三節,想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生物?用“——”畫出,然后向同桌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生物。

  (生讀、畫、說)

  師:誰來說說自己喜歡的生物及喜歡的原因。(說話訓練)

  生:我喜歡海參,因為海參很多,到處都是。

  生:我也喜歡海參,因為海參爬得很慢很慢,懶洋洋的,真可愛。

  生:我喜歡珊瑚,因為珊瑚顏色很美,形狀也很美,像盛開的花朵,像美麗的鹿角。

  師: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珊瑚知識嗎?請快速閱讀拓展材料。(課外延伸)

 。ㄕn件出示)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麗的珊瑚,有紅的,有白的,還花的。它們一叢一叢,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樹枝。

  人們看到珊瑚的色彩這樣美麗,形狀這樣奇怪,以為它們是生長在海底的植物。其實它們不是植物,是珊瑚蟲發泌出來的石灰質。珊瑚蟲是淺海里的一種小動物,它們生活在海底潔凈的巖石上,只有幾毫米大,它們不斷地分泌石灰質,這些石灰質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美麗的東西——珊瑚。

  經過幾萬年,它們遺留下來的石灰質就成了珊瑚礁,再經過幾萬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是珊瑚島。我國的西沙群島,就是由許多珊瑚島組成的。

  師:通過剛才的閱讀再聯系錄像畫面,還想說說珊瑚嗎?(說話訓練)

  生:珊瑚有紅的,有白的,有花的,五顏六色,異常美麗。

  生:珊瑚有的像盛開的菊花,有的像一座寶塔。

  生:珊瑚有的像美麗的扇面,有的像交錯的樹枝。

  生:我喜歡大龍蝦,因為大龍蝦的樣子很威武,劃過來,劃過去,威風極了。

  師:大龍蝦全身披甲,樣子又這樣威武,它像什么?(想象能力訓練)

  生:像一位去作戰的大將軍。

 。◣熤笇W生讀描寫海參、珊瑚、大龍蝦的句子)

  師:誰來說說魚?

  生:我喜歡魚,因為有的魚身上長滿刺兒,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生:我喜歡魚,因為有的魚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樣子真逗人。

  師:想像一下,頭上長著一簇紅纓的魚兒像什么?(想象能力訓練)

  生:像一位美麗的公主。

  生:像一位威武的大將軍。

  師:那么身上長著彩色條紋,又像什么呢?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穿著一件五顏六色的衣裳。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掛著一道道彩虹。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穿著一件迷彩服。

  生: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畫著一道道斑馬線。

  師:大家真會想像,把魚想像如此美麗。大家除了欣賞魚的美麗之外,還喜歡魚的什么呢?

  生:我還喜歡魚的種類繁多。

  生:魚多才說明西沙群島物產豐富。

  師:找出魚多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魚得多,體會西沙群島得富饒。

 。ㄉ凶逃形兜刈x)

  師:魚多得數也數不清,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

  生:不計其數。

 。◣煱鍟骸安挥嬈鋽怠,指導學生用不同方法入情入境地讀課文第三節)

  師:這一節共寫了四種生物,作者是什么方法來寫的呢?

  生:并列的方法。

  師:這四種生物,作者用并列的方法向大家作了介紹,但沒有用連接句,現在請你選擇最喜歡的兩種生物寫一寫,要求中間用上連接句。(寫作訓練)

 。ㄉ鷮懀缓蠼涣鞣答仯

  生:海底各種顏色的珊瑚,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有的像交叉的樹枝。最美的要算海里的魚了。他們有的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像穿了一件迷彩服;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像一位威武的大將軍;有的渾身長滿刺兒,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生: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著。海里的魚更多了。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不計其數。

  生:……

  教學評析

  閱讀心理告訴我們:要使語言文字升華為自我感受,必先將語言文字具體內化為可感形象,然后借助形象感悟進行理性提升。西沙群島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更是個遙遠、模糊、神秘的地方。如何讓三年級的小學生也走近西沙群島,與西沙群島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呢?案例告訴我們,拓展是一種有效手段。

  本教學開放了教學時空,課前讓學生收集相關信息,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多渠道交流了信息。感知文本前,學生欣賞形聲同步的課文錄像,視聽結合,眼界大開。原本對西沙群島模模糊糊的認識一下子變得清晰明朗起來,心中也油然升騰起對西沙群島強烈的探究欲望。教學珊瑚時,既感知文本,又跳出文本,讓學生閱讀相關的文字材料,學生看著讀著新的材料,對珊瑚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學魚時,教師讓學生想想這么多的魚可用什么成語來概括,這樣借助文本語言,又及時補充新的成語,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拓展,讓學生走進了文本,獲得了感知,學到了新的語言和表達方法。

  反思:

  本課教學是我第八次的實踐。從實際教學的效果來說,很明顯這一次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價值的。以往只是在課堂上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考慮得很少,也就是自己問問題,學生回答,這樣對于學生是沒有任何幫助和作用的。自從二期課改以后,學習了一些有關的新理念,我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了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諸如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同時借助現代科技(多媒體),讓學生從枯燥的語言文字轉為形象畫面,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扎實得學會課文,活躍了課堂氣氛,最主要的是學會了怎樣寫狀物文章的基本方法。俗話說:“學以致用”,我們教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是最終目的,我想只要我們加強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加強學生能力的訓練,必定會有收獲的。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的一~三自然段和出現在三段中的生字、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三自然段。

  2.認識西沙群島海水的美麗和海底的富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學習用并列結構寫段的方法,并能用并列方法寫幾句話。

  教學重難點:

  在讀中品詞品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去過的最美的地方是哪里?是啊,美麗的大自然總是能讓我們盡情地享受美,更能增長我們的見識。今天,讓我們一起去一個風景如畫的海中世界暢游一番,好嗎?

  2.板書課題,讀課題。

  3.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它又在什么地方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自由讀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2.檢查: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這么美的地方在哪里?生從地圖中找到“南!薄ⅰ拔魃橙簫u”。

  師:(指地圖)地圖上,我國的輪廓就像一只雄雞。雄雞的南邊,是我們的南海,浩瀚碧藍的南海上有一群島嶼(課件出示),這里就是西沙群島。

  3、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圖示理解“海防前哨”。

  4、指名學生輪讀二~五自然段,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并想一想:每一段介紹了西沙群島的什么?交流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西沙群島的海水怎么樣?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用_勾畫出描寫海水的句子。

  2.指名讀,評一評。

  3.看課件,問:海水有那些顏色?自由說一說。這么多顏色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指名說。

  4.課文用了哪個詞?(五光十色、異常美麗)板書。

  5、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和一般的江、河、湖水不一樣,會呈現出不同色彩?板畫“高聳的山崖”、“低陷的峽谷”理解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5.用上“因為所以”說說海水的美。

  6.西沙群島的海水那么美,怎么把它讀出來,自由讀一讀。分組讀?凑l讀得最美。

  四.西沙群島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讓我們快到海里去看一看吧!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可以邊讀邊做動作和它們交朋友。

  1.讀珊瑚,海參,大龍蝦時,要求邊讀邊做動作。

  2。讀魚時,看課件感受魚多而美,從哪些詞體會到魚多而美?介紹了那幾種魚,師導讀。

  3.把你最喜歡的物產根據課文的描寫給大家介紹介紹,指名讀,評一評。

  4、小結寫法:這一段給我們介紹了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和魚,像這樣并列寫幾種事物的方法,我們叫它并列方法。

  五.拓展訓練。

  看海底錄像片,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寫法,用并列方法寫幾種自己最喜歡的海洋生物。交流。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認識“饒”等11個生字。會寫“富”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一張中國地圖。

  2.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彩色掛圖。

  3.小黑板三塊,或投*四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你知道西沙群島在什么地方嗎?西沙群島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讀完這篇課文你就會有所了解。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生字新詞。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深藍懶洋洋披甲劃來劃去威武揀貝殼形狀漁業工人肥料祖祖輩輩富饒島嶼山崖棲息鳥糞

  a.指名讀,注意正音。

  b.開火車練讀,齊讀。

  c.重點指導難認難寫的字:懶威武揀輩

  d.學生練寫生字。

  3.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a.從地圖上指出西沙群島的具體位置。

  b.根據學生的回答,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4.重點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b.朗讀體驗。這兩段話寫了什么,你覺得寫得怎么樣?

  c.仿照句式寫話。

  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四、課后拓展。

  1.搜集描寫祖國風光的詩句、諺語、歇后語等。

  2.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3.舉行“可愛的祖國”古詩名言展示會。

  ①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如:

  《望廬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錢塘湖春行》。

 、趯W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諺語。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二、積累語言。

  1.學生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聽寫剛才抄寫的詞語,聽寫后自己對照批改、訂正。

  3.抄寫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三、拓展延伸。

  學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島用絢麗的色彩描繪出來,辦一期《可愛的西沙群島》畫展。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魚類

  海島:海鳥、鳥蛋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

  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開課讓學生圍繞題目中的“富饒”讀課文,大部分同學一下就能找到全文的中心句。接下來的學習中就圍繞中心句來具體說明,充分朗讀。課文很長,第一課時的朗讀效果不是很好。第二課時由于大量的圖片使沒有見過海的孩子們激動無比,朗讀效果迅速提升。孩子們隨著“導游”的帶領,到西沙群島遨游了一番。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了解西沙群島的概況。

  2、學會“饒、島、嶼、劃、威、武”六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參”,理解“懶洋洋”“威武”“盛開”等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各種物產,并能用自己的話簡述。

  4、初步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難點:能給用“總分總”句序寫的段落劃出寫出主要意思的句子。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

  1、師:今天,鄧老師帶你們一起去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那兒是個很富饒的地方,(板書:富饒的)指生說說“富饒”的意思,

  2、師簡介在西沙群島所見,激發學生興趣。了解西沙群島的位置。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播放錄像,欣賞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看后說說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的?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課文讀一讀,隨機正音。

 。2)說說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的?

 。ò鍟汉K妫、海底、海灘、海島)

  三、學習第3段

  情境導入:根據咱們的游程安排,今天我們先去游覽神奇的海底世界。

  1、找一找,課文哪一段是寫海底的物產的。

  2、自由讀第3段,說說這段話中向我們介紹了海底的哪些物產。

  課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 )、( )、( )。

  3、指生回答。

  4、這些物產有什么特點呢?再讀課文,填空:(課件出示)

  海底有( )的珊瑚、( )的海參、( )的大龍蝦、( )的魚。

  5、指生回答。

  6、具體了解海底的物產。

  (1)珊瑚

  ①、找出文中描寫珊瑚的句子,讀一讀(課件出示句子)

  ②、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a、生長地點:巖石上

  b、顏色多:各種顏色。拓展:把顏色多說具體:有( )、有( )……

  c、形狀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確這句話用比喻的方法寫的,把珊瑚比作盛開的花朵、美麗的鹿角,理解“盛開”。(點擊“珊瑚”兩字,出現形如盛開的花朵,美麗的鹿角的珊瑚圖片)

  d、珊瑚的顏色多、形狀多,我們可用哪個詞來說,更為恰當?(各種各樣)

  c、齊讀句子:這些各種各樣的珊瑚是那樣的美麗,讓人百看不厭,現在我們一起把描寫珊瑚的句子再讀一讀。

 。2)海參:

  看圖片,理解“懶洋洋”,了解海參的活動方式:蠕動。

 。3)大龍蝦:

  威武的大龍蝦又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讀讀寫大龍蝦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動作把大龍蝦的樣子表示出來。

  (自由準備)

  指兩生上臺表演,結合動作并看圖,掌握“威武”的音形義。

 。4)魚:

  ①課件出示,看后說說自己最大的感受。(魚多)

 、冢ㄕn件出示句子)讀課文中寫魚的句子,思考,主要寫出了魚的什么很多?(數量、品種)

  ③從哪看出魚的數量多及種類多?(一群群、數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寫出了魚的哪些特點?(形狀、顏色)

 、芪闹心木湓拰懗隽诉@段話的主要意思。

  ⑤齊讀。

  過渡:海底還有很多魚。

 。ㄕn件出示幾種魚的畫面)

 、拚f話訓練:請生根據畫面或聯系生活中所見過的,向大家介紹一種或幾種你喜歡的魚,像課文中一樣,說出它的特點。

  (指生說,師生評議)

  7、引讀第3段:下面根據老師的問題,請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見到的物產說一說。

  師: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可豐富啦!海底的巖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______,樣子______。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叢中_____。有的 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氣來,______。各種各樣的魚,多得_______。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_______,_______。

  8、明確并列段式。

  指著板書說:課文第3段分別介紹了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和魚,可不可以把它們的次序調換一下來介紹呢?像這樣把幾個不分先后,主次的內容寫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說話訓練:介紹海底的物產。

  剛才同學們和董老師一塊到了西沙群島,游覽了奇妙美麗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師都沒去過西沙群島,現在我想請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師們介紹一下,介紹時,你可以看著課文說,也可以看著剛才老師在海底拍攝的錄像說,當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覽時,看得特別認真,仔細的,已經把自己所看到記在腦海中了,你完全可以憑著記憶說。

 。ㄉ吓_說、師生評議)

  四、小結

  今天,我們一塊領略了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優美風光和豐富物產,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們還將去領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灘上撿貝殼,到海島上認識各種海鳥。好了,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結束。

  六、作業:

 。ㄕ埻瑢W們拿出練習紙,把你在今天的游覽過程中所學到的新知識,見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寫一寫)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3、能夠根據文章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

  在了解西沙群島是美麗、富饒的地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

  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

  根據文章理解重要詞語。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大家一起領略了一下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但是上一次的游覽只是粗略的、大體的,咱們同學還有很多的疑惑沒解開。這節課咱們大家就再次走近西沙群島仔細去游覽一番,順便把我們大家的疑問也給解決了。

  在去旅游之前呢,老師給你們設置了一個小小的難關,只有你闖關成功你才能夠獲得去西沙群島的門票,這個小難關就是生字。(多媒體出示生字。學生讀、帶全班讀)

  二、 講析課文

  大家是在太棒了,這個小難關是難不住大家的,哦,對了,在去西沙群島觀光之前可千萬不要忘記帶上我們上節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好,看黑板,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問題明確了我們就出發吧!

 。ㄒ唬 齊讀第一自然段

  在大家的朗讀聲中,我們已經來到了西沙群島。首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西沙群島漂亮的海水。(板書海水)

 。ǘ┲v析第二自然段

  那位同學愿意做回小導游,給咱們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的?(指名朗讀)(提問,要求:用上因為……所以……)

  很棒!真是因為西沙群島的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所以海水才會呈現出五光十色的特點來。(板書五光十色)

  第一個問題解決了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問題:瑰麗無比是什么意思?我先請大家親眼去看看西沙群島的海水(播放海水圖片)(提問學生觀看后的感受)

  很美,很漂亮,用課本中的一個詞語來回答就是:瑰麗無比(板書瑰麗無比)

  這么美的海水,我們可不要輕易錯過,趕快去美美地讀讀吧,要求通過你的朗讀把海水的美讀出來。(齊讀第二段)

 。ㄈ 講析第四自然段

  在這美麗的海水下面還有一個奇妙的世界,那就是西沙群島迷人的海底世界,(板書海底)在游覽海底世界的時候,我們先來解決一下第三問題: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課文在第幾自然段寫了西沙群島的魚?(第四自然段)

  1、 咱們大家默讀一下這一自然段看看你能否回答這個問題。(提問)

  2、 你還能從這一段的那些地方能看出西沙群島的魚多來,大家趕快再去讀一讀這段把這這些地方圈出來(成群結對 各種各樣 數不清 有的……有的……有的……)西沙群島的海里的魚有這么多呢,有誰查資料了,西沙群島的海里到底有多少種魚?

  3、 咱們還是親眼去看看西沙群島的魚有多少吧(播放視頻)

  4、 西沙群島的魚有這么多呢,咱們大家把這種魚在海里成群結隊的游來游去的樣子讀出來好嗎?(齊讀第四自然段)

 。ㄋ模 講析第三自然段

  在西沙群島的海底世界里不僅有陳合群結對的魚,還有好多其他東西呢,都有些什么呢?咱們趕快去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去找一找吧。ㄗx第三自然段)(提問)(板書:珊瑚 海參 大龍蝦)這些東西在海底都是怎樣的一種形態呢?咱們大家再去讀讀課文,可以邊讀邊做做動作,一會我找同學上來給我們表演一下。

  2、學生上臺表演

  3、評價表演

  4、咱們同學還是親眼去看一看這些生物吧(播放視頻)

  5、帶著剛才表演和看視頻的感受再讀這一段。

  (五)講析第五自然段

  西沙群島的海灘又是另一番景致呢,咱們趕快到海灘上去走走吧。ò鍟┱n文的第幾自然段寫了海灘(第五)上面都有些什么呢?(板書貝殼、海龜)

  1、 那如果我要你用一個詞來說一說西沙群島的貝殼,你會填嗎?非常好!看,這就是西沙群島千奇百怪的美麗貝殼(出示備課的圖片)你看了之后有怎樣的感受?(提問)

  2、 女生朗讀,要求把備課的美麗讀出來。

  3、 看完了貝殼,咱們再去看一看海龜,你能有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海龜嗎?(龐大、有趣)

  4、 男生讀,要求讀出海龜的有趣來。

  (六)講析第六自然段

  1、看完了海灘,我們再到海島上去瞧瞧,(板書海島)海島上有什么?對,是海鳥,海鳥怎么樣?(多)你從課文的那些地方看出海鳥多來?(提問)(鳥的天下、各種海鳥、遍地是鳥蛋、堆積著厚厚的鳥糞)

  2、齊讀,要求把鳥的多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ㄆ撸┛偨Y

  1、學到這里你知道西沙群島為什么是富饒的了嗎?(看板書提問)

  2、課文圍繞句話寫的(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3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西沙群島必將會發生巨大的發展,你能對西沙群島說幾句祝福的話嗎?(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板書設計: 海水:五光十色 瑰麗無比

  風景優美 海底: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物產豐富 海灘:貝殼 海龜

  海島:鳥

  教學反思:這節課我上的還算比較成功,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較好。但是仍存在著許多缺點和不足。如:

  1、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處理的還不夠細致。

  2、朗讀的方式有些單一,以后應該多注意讓孩子單個朗讀。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7個認讀字,1個多音字。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生借助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1、出示中國地圖,問:誰愿意在地圖上指一指西沙群島的位置,并向同學們簡單介紹?

  2、從北京出發至海南島,就在海南島東南330公里處,有許多的島嶼,(手指地圖)這就是西沙群島。

  3、這節課就請同學們隨我一起到到西沙群島游覽一番。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想一想:

 。1)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你能用書中的詞語形容嗎?(富饒的)

 。2)那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海水、海底、海灘、海島)

  (3)在課文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相應的詞句。

  5、匯報。讀一讀畫下的句子。

 。ǘ⿲W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1)讀一讀,指名讀。

 。2)重點指點讀音:峽綻參棲

 。3)重點指點字形:崖卵貴

  2、出示生詞:富饒島嶼山崖峽谷綻開海參龐大產卵棲息堆積寶貴

  社會主義(個別讀、小組間互相檢查讀一讀。)

  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ㄈ┞爩懕菊n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ㄋ模┚毩暲首x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

  三、作業: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詞語以及自己喜歡的句子。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8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線條清晰,結構明顯,全文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課文就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

  開課時,我讓學生圍繞題目中的“富饒”讀文來解釋,大部分同學一下就能找到全文的中心句。學習中就圍繞中心句來具體說明,充分朗讀。

  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課堂教學活動。

  一、以讀為主線。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

  二、潛心涵詠,體會字句。

  1、把概括性句子寫具體。

 。1)“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多樣,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是概括性的一句話,如果把它當作總述句,隨后從貝殼的大小顏色、形狀、姿態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體了。有的同學說有的貝殼像珊瑚,有的貝殼像蝴蝶等等,這樣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2)“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靜態的概括的描寫,其后補充具體的顏色,并寫成動態,句中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就具體、形象得多了。

  2、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

  教學比喻句不能只滿足認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才到位。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北倔w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群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3、運用夸張,可以生動、形象、深刻地表情達意!拔魃橙簫u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從“密度”的“高”進行夸張,說明數量的多。同時,要告訴學生,夸張要注意可信的“度”。對以上重點句的教學,要講清特色,教給方法,引導靈活遷移,切不可只滿足于機械的模仿。

  三、運用文本,感悟寫作技巧。

  培養學生讀書時,能利用句群判斷、理清文章脈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作文時,采用各種句群的表意功能,寫好片斷。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是總——分——總句群,屬總分句群的一種。在學文時,我讓男生讀第一自然段,女生再讀最后的自然段,同學們一下子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我在課堂上用“頭、身子、尾”來解釋“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整節課教學思路很明確,要教給學生什么知識,要培養學生什么能力,都體現得很突出,教學各環節過渡自然,板書的設計也很新穎,緊扣文意也吸引學生的注意。

  這堂課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新課程最強調的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而我在這節課安排中的謹小慎微卻讓這堂課有了一些遺憾。如描寫魚的這一小節。我在安排的時候以“讀了這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為切入點,接著就從魚的數量多說到種類多,雖然乍一看沒有問題,但我在本堂課中問題設計地過于細碎,以至于有一種牽著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覺。可能由于自己對孩子的能力不夠信任,使得孩子們的手腳被束縛住了,思維沒有完全打開,課堂上缺少了孩子們那充滿童趣和想象的話語。

  二、語言訓練的力度不夠。

  語文課除了要注重學生的體會感受外,語言文字的訓練也非常重要。所以,在本堂課中,我利用文本的特點抓了兩個比較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但在第二小節中安排的“因為______,所以______!钡木涫接柧毩Χ炔粔,只是形式性的帶過,沒有讓學生加強反復訓練。

  多學習,多思考,讓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引導自己在教學中走向完善。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峽谷、全身披甲、威武、海灘、貝殼、鳥糞、肥料、守衛、建設、必將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4.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在黑板上懸掛中國地圖,向同學們簡單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這是我國的版圖,這里是北京,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島,西沙群島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國南面的一扇大門,是海防前哨。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板書課題)

 。ǘ┏踝x課文

  1.默讀2~6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西沙群島的景色和物產的?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

  明確:海水、海底、海灘、海島

  2.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明確: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俸K加心男╊伾

 、谠O問:僅僅顏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嗎?

  通過與“五顏六色”進行比較,體會“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蹨蚀_理解:五光十色:這里指西沙群島海水色彩繽紛、鮮艷明亮。

  瑰麗無比:異常美麗,沒有什么能比得上。

 。3)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結合學生回答畫簡筆畫

 。4)說話訓練。

  找學生指圖說說海水為什么“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并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表述。

 。5)指導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步驟 :

 。ㄒ唬⿵土晫  

  1.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是什么樣的?為什么?

  2.西沙群島的海底、海灘、海島又是怎么樣的呢?

 。ǘ⿲W習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3自然段:

 。1)指讀并思考:這一段共幾句話?介紹了哪幾種物產?

  明確:珊瑚、海參、大龍蝦

  (2)逐句理解:啟發學生重點抓住“綻開”“蠕動”“威武”等詞語,體會珊瑚美麗、各種各樣,海參懶洋洋,大龍蝦威武的特點。

  (3)朗讀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讀:這一段寫了哪些動物的怎樣的特點?(引導同生由部分到整體,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鋪墊)

 、谛〗Y內容:這一段寫西沙群島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4)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第4自然段。

 。1)指讀后提問:課文是從幾方面具體介紹魚多的?

  明確:數量、種類

 。2)自由讀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魚的數量多?從哪兒可以看出魚的種類多?結合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3)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成群結隊”,四個“有的”,“各種各樣”,“多得數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詞語體會魚的數量、種類繁多。

 。4)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中哪句話概括了整段的內容?并說明理由。

  明確:第三句

 。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樣圍繞第三句來寫的?

 。6)指導感情朗讀。

  3.學習第5自然段。

  (1)用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綱自學第5自然段。

  自學提綱: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四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揀不完”、“龐大”、“有趣”等詞語進行理解,訓練學生概括句意和段意。應注意:語句精煉、要點全面。

  4.學習第6自然段。

  (1)用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綱自學第6自然段:

  自學提綱:第6自然段第二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句話都是圍繞第_________句話“_________”來寫的。并說明理由。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本段幾句話的思路:

  “鳥的天下”→樹多→鳥多→鳥蛋多→鳥糞多

  從而弄清全段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

 。4)指導感情朗讀。

  5.小結:通過2~6自然段的學習,你們知道了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能具體地說一說嗎?

  6.感情朗讀2~6自然段。

  7.學習第7自然段。

 。1)指讀后提問:將來的西沙群島會怎樣?

  更加……更加……

 。2)齊讀

 。ㄈ┛偨Y

  1.啟發學生明確這節課學到的理解詞句的方法。

  2.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啟發學生再次質疑問難。

 。ㄋ模└星槔首x全文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詞;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步驟 :

  (一)檢查背誦第四自然段

  (二)字詞學習

  1.刺(cì)(左邊中間不要多一橫);

  揀(jiǎn)(右邊中間不要少一橫);

  饒(ráo)(右上角不要多一點)。

  2.其他生字寫法。

  3.帶拼音抄寫生字詞。

 。ㄈ┳魑挠柧

  學習第6自然段敘述的順序,寫一段話。介紹學校里的花草樹木(也可以根據學生生活環境的具體情況,選出學生有話可說的內容,進行語言訓練)。

 。ㄋ模┱闹械膬灻涝~句,并寫幾個打比方的句子

 。ㄎ澹┌鍟O計 

  教案點評:

  閱讀教學時能抓住描寫西沙群島的重點語句,啟發學生品詞析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運用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感情朗讀,并初步運用分段方法,進行分段的訓練。例如:用畫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理解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如此美妙神奇。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說話訓練,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注重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收獲,進行語言積累。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優美,內容詳實的課文。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西沙群島的美景。課文的主旨是要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為了生動描述神秘的西沙,作者大量運用了書面語言,如: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交錯、五光十色、綻開、蠕動、威武、千奇百怪、無所不有、龐大、成群結隊、寸步難移、棲息等。這些文字不但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文中的語句形象,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剛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習作的典范。

  【教學設想】

  學生對西沙群島完全是一無所知的,基于這點,易于教師啟發他們形象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上網瀏覽西沙群島的圖片,文字介紹,視頻文件,幫助學生建構起對西沙群島感知認識。教學此課時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讓學生上網查詢、瀏覽、篩選資料,激發學生學習此課的興趣。

  網上的資料可以說是圖文并茂,激發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網上精彩的畫面,動感的影象,配以簡明生動的文字說明,更是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促成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增強感性認識。通過與同學和教師的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軟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更要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設法去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教學輔助軟件,體會和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確是個富饒美麗的地方。

  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提示,來讀課文,并及時積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多媒體的視聽作用,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教學信息,保持更長的記憶率和最佳的學習效果。利用電腦的隨機性,希望能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實現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而努力。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具體地描繪出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是個可愛的地方。特別是海水和海底這兩段,更為出彩。

  西沙群島,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是陌生的。讓學生上網查詢、瀏覽,進行初步感知,增強感性認識。并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解決學生字詞的理解。課堂上,以學生自主學習、集體交流為主,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點撥。

  【教學難點】

  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讓學生通過自學提示和自我測試,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加以積累。學生在人機交互,人人交互,師生交互中,體會出西沙的優美的風景,豐富的物產,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目標】

  1、希望通過多媒體教學的輔助軟件設計,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通過點擊課件,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富饒”、“交錯”、“五光十色”、“高聳”、“綻開”、“蠕動”、“威武”、“龐大”、“寸步難移”等詞語。

  3、使學生通過與計算機的交互,與同學的交互,與教師的交互,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4、正確地朗讀課文。

  5、培養學生在 internet 上查詢、瀏覽、篩選搜集信息的能力。應用bbs發帖子。

  6、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學生交互能力和協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準備】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課件《富饒的西沙群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在祖國的南海上,有一片島嶼,它像朵朵星蓮,又像一顆顆珍珠浮在碧波之中。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么美的地方是哪里嗎?

  這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板書:西沙群島

  那么,神秘的西沙群島究竟什么樣?

  二、學生上網查找資料,了解西沙群島

  1、到網上查找西沙群島的資料:

  (希望同學們能找到西沙的地理位置,欣賞西沙的美景,領略西沙海底可愛的海洋生物,海灘上漂亮的貝殼,海島上有趣的海龜和許多珍奇的鳥類。)

  2、利用bbs發帖子,交流查找的資料后,談談西沙群島留給自己的第一印象。

  3、學生發言交流,教師小結:

 、拧∧敲醋髡咝闹械奈魃秤质鞘裁礃幽?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自由讀)。齊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⑵ 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

  課文的第二至第五小節,作者用生動的文字,向我們小讀者描述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用形象的語言,揭開西沙神秘的面紗。

  三、通過多媒體課件,初步自學課文

  為了幫助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老師特意制作了《富饒的西沙群島》的課件,希望大家通過點擊課件的內容,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特別是要理解“讀讀寫寫”中出現的詞語,正確地朗讀課文。

  1、提出自學的要求:

  老師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學習:

  ⑴ 先學習本課的生字。(根據標音讀準字音,分析字形,想辦法記住字形。)

 、啤∽x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恰≌_地朗讀課文。

 。ㄒ蟛患幼郑宦┳,不讀破句。)

 。ㄟ呑x邊思考:作者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哪些優美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

 、取√岢霾欢膯栴}。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如果同學們在自學的過程中有問題,可以向老師求助,現在開始自學。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可以向老師提問,教師要予以解答。

  3、檢測自學情況:

 、拧≌埻瑢W們完成練習。

 、啤∠确止澴x課文,再完成練習。

 、恰〗Y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海灘 貝殼 海龜

  海島 海鳥

 、取〗處熜〗Y:

  作者從西沙群島的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方面向我們小讀者展現了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四、選擇自學課文內容,檢驗理解掌握情況

  1、同學們,你們想具體了解西沙群島的海水、海底、海灘,還是海島呢?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或是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學。

  2、你們分別點擊主頁上的“四條小魚”,可以進入課文描寫西沙群島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內容的學習。

  3、自學提示:

 、拧∮懈星榈乩首x課文。

  ⑵ 點擊課件,理解課文內容。

 、恰≡儆懈星榈乩首x課文,試著將文中的好詞好句背出來。

  ⑷ 聽聽課文范讀,體會作者是怎樣你喜歡或感興趣的那部分內容寫清楚,寫生動的。

  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5、學相同內容的同學進行交流:

  ⑴ 比比誰讀得有感情?

 、啤”缺日l積累的好詞好句多?

  ⑶ 考考你的同學,看看他到底讀懂了沒有?

  五、交流學習心得,質疑討論

  1、交流朗讀。

  2、把你的感受,用幾句話來表達。(進入聊天室)

  3、通過聊天室,交流學習心得。向老師或同學提出質疑,進行討論,例舉事實,說明闡述觀點。

  通過“伊妹兒”,學生完成寫段練習和課后作業。老師進行作業批改,及時反饋給學生,更可以進行圖文并茂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探索、求知的欲望。

  4、因為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所以島上的英雄兒女日夜守衛著它。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長大了為建設美麗富饒的西沙出一份力呢?

  〖練習〗

  海水:

  1、描寫海水顏色的詞有(   。。

  你能記住嗎?請點擊“種種色彩”。

  2、描寫海水顏色多的詞有(    )。

  3、找出兩組反義詞。

  4、西沙群島一帶,海水是怎么樣的?

  5、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異常美麗。這是什么原因?

  海底:

  1、作者重點介紹了海底的什么物產?是抓住這一物產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2、西沙群島的海底,有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所以人們說,(   。。

  3、飛虎魚是什么樣子的?根據課文的描述想想。

  點擊“飛虎魚”,瞧!這就是它的真面目,是不是游動的時候,漂亮極了!

  4、氣鼓魚有趣極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5、“海參懶洋洋地慢慢地爬行。”可以說“海參懶洋洋地(    )。”

  6、請你描述一下大龍蝦威武的樣子。

  海灘:

  1、“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灘上,貝殼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3、“西沙群島的海龜可多了。”你同意老師的說法嗎?請在文中找到理由。

  4、為什么說海灘上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

  海島:

  1、你是怎么理解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

  除了這種說法,我們還可以說西沙群島是“鳥的(   。

  2、為什么說“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1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九年義務教材中的寫景名篇,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在學生運用查字典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習聯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理解詞語的能力,學會“抓重點詞句串聯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能用“富饒”和“寶貴”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標

  1、通過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內容的初步能力。

  2、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大膽質疑和語言表達能的訓練。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查找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利用資料等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第1、2自然段。

  教學重點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讀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樣”在句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說說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ㄅ滗浵,教師解說“看,多么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師試圖通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仿佛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通過畫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時,屏幕中出現了最后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黃色字體的文字資料,實際就是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脫口說出“這里是西沙群島”,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追問“你怎么知道的?讀一讀。?”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導入  中就自然地展開了。)

  2、學生借助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小組合作學習,提自學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這里給足時間,讓每個學生在組內都有發言的機會,爭取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的字詞問題解決。)

  3、教師檢查,小組匯報。

 。1)以字帶詞,理解字義。

  檢查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如“富饒”一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教師先出示“饒”,讓學生讀讀,再出示“富饒”,問:“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學生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綻開”、“蠕動”、“懶洋洋”等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演;“珊瑚”、“海參”、等詞可以通過展示資料圖片,觀察圖片后理解等多種形式掌握。

 。2)以詞帶句,加強朗讀。

  五光十色

  1、問:“五光十色”什么樣兒?課文里是怎么寫的?(播放課件,展示不同顏色的海水的畫面,教師解釋“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藍的、淡青的、淡綠的、杏黃的,多像一個變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這么美,我們怎么讀?

  2、再讀,思考: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會是五光十色的?

 。ㄍㄟ^“五光十色”一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兩句話內容。)

  各式各樣

  1、問: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學生急于說出答案,給半分鐘時間思考,用讀的方式表達。)

  2、問:怎么讀?

  3、學生讀詞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巖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再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

  1、同桌互讀,做到正確、流利,后在小組內檢查。

  2、思考:你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是什么?(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概括,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布置作業 

  1、選擇最快的方法記憶生字,查找有關的字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結合查找的資料,自學第3、4、5自然段。

  2、學習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2、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并背誦。

  教學重點

  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結構,用“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內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以舊帶新,導入  新課。

  1、出示“五光十色”一詞,問:“五光十色”課文里指什么?(學生在回答時又回顧了上節課的內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麗。)

  2、你還想了解西沙群島的什么?

 。ㄟ@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帶舊引新”的過程,學生的答案會多種多樣,教師要及時引導!澳呛,我們就到西沙群島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三自然段。)

  二、整體入手,重點突破。

 。ㄒ唬⿲W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段介紹了什么?

  2、小組學習,出示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海底有哪些動物?有什么特點?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填表、列提綱、表演、課外資料。)

  (讓學生填表或列提綱,對學生來說完成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表述和書寫時學生不懂得歸納設計,在這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所嘗試,引導學生由會到不會,所以學生討論時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進行指導如何填表、列提綱,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3、匯報展示

  學生在匯報時可能會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樣的魚,有飛虎魚、氣鼓魚,多得數不清,找到“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边@句重點句,這是教師要給學生及時的評價“你找的真準!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弊穯枺耗闶窃趺蠢斫獾模磕茉僮x一下嗎?

  4、以讀促背,配錄像,加強記憶。

 。▽W生通過畫面順序的出現,自己解說,在此教師引導“能不能用文中原話說說,看誰記得最多!保

  5、再讀,想想這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引導學生看板書,把重點詞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

  二、自主學習,選擇學習內容。

  1、創設情境、學生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導游,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如果你是從西沙群島旅游回來的游客,怎樣為你的同學和親朋好友介紹?(通過這種方式,訓練學生運用移步換位的方法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學習運用不同的人稱來表達相同的內容。讓學生參觀或游覽的順序口述下來,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的話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在不知不覺中,學生還將“五光十色”等形容詞運用到口語表達中,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目的:在介紹的過程中,學生潛意識地復習了1-3自然段的內容,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所學的知識還不能勝任導游的工作。激勵學生從4、5自然段中尋找更多資料。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再讀出自己的感受。

  3、以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

  4、情感升華,齊讀最后一段。

  三、總結:游覽了西沙群島你最想說什么?

  四、布置作業 

  1、根據自己的情況抄寫生字、生詞。

  2、背誦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島為主題的小報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各種各樣的魚

  海灘 貝殼 海龜

  海島 鳥的天下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2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2課。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后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課文條理清楚,表達方法鮮明,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下面,我主要對執教中如何引導學生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進行反思總結:

  一、領悟布局謀篇的表達方法

 、鳖I悟課文“總起—分述—總結”的記敘特點。全篇文章可按“總、分、總”的記敘順序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衛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群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差I悟作者表達方法上的構段方法。

 、俚诙匀欢螢椤耙蚬问健保布础耙蚬Y構段”。這一自然段先講結果,后講原因,即一、二和三句之間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小段,一般分為兩層,一層寫原因,一層寫結果,概括段意時一般應抓結果部分。

 、诘谌匀欢螢椤安⒘泄问健,也即“并列結構段”作者用三句話分別描寫了珊瑚、海參、大龍蝦。每句話都向我們介紹了一種海中生物,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是并排平列,不分主次,共同表達一種意思,這種構段關系叫“并列式結構”。

 、鄣谒淖匀欢螢椤啊偂帧偂问健,也即“‘總→分→總’結構段”。 這一自然段介紹海底的魚,先總述魚“成群結隊” 突出魚多,再分別敘述各種魚的樣子;最后總述“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艿谖遄匀欢螛嫸畏绞酵谌匀欢。

 、莸诹匀欢螢椤啊偂帧问健,也即“總→分’結構段”。這一自然段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幾句話的順序是:“鳥的天下” →樹多[這是成為鳥的天下的原因] →鳥多[樹多必然鳥多] →鳥蛋多[鳥多必然鳥蛋多] →鳥糞多。從總到分,使人確信西沙群島的“鳥的天下”。

 、潮疚脑趯懽魃系牧硪粋特點是首尾相呼應。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群島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二、領悟生動準確的表達方法

 、毙揶o方法的形象貼切。①比喻,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雹跀M人,如:“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③夸張:“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講西沙群島海里的魚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魚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一夸張的手法,強調西沙群島“物產豐富”的特點,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碴P鍵詞語的準確運用。如:寫珊瑚的形狀像“花朵、鹿角”,寫海參“懶洋洋地蠕動”,寫大龍蝦“全身披甲”“威武”等。再如:第四自然段主要抓住了魚的種類多、數量多、形態美等特點來寫的。種類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多得數不清;數量大:成群結隊、一半是魚;形態美:不滿色彩條紋、頭上長簇紅纓、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眼睛圓溜溜、身上長滿刺兒、像皮球一樣圓。

  總之,本課執教時,能針對課文特點和學生認知特點,充分運用好《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例,讓學生習得寫作地方法,并讓學生運用到《語文園地六》習作練習中去,且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3

  一、談話揭題

  黑板上有一個很好聽的地名──西沙群島,這是海南島東南的一群島嶼,它像朵朵睡蓮浮在中國南海上。這節課,我們一塊去西沙群島逛逛。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那里的奇特景觀,讓我們讀課文來體會。

  1、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讀通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哪一處最吸引你,多讀幾遍。

  三、交流

  1、你在讀課文的時候,發現哪一個字寫得時候要特別小心。饒 棲 武

  2、你想提醒同學哪個字容易讀錯。參

  3、把你讀得最好的一段讀給同學聽。

  4、讀了課文,你知道了西沙群島是(    。。

  5、補充課題,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6、請你再讀課文,西沙群島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êK『5住『『u)

  四、這節課我們先去一處地方欣賞,到哪兒呢?

  學習海底部分:

  1、請大家用心地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哪些詞語或句子讓你感受到了美麗富饒?用筆劃出來。

  ⑴ 海底的巖石上有各種顏色的珊瑚,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

  各種樣子寫出了珊瑚的美麗、多

  你的腦海出現了怎樣的一幅圖畫,能讀出來嗎?

 、啤『⒌教幎际,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著。

  到處 懶洋洋(你從哪個詞看出懶洋洋)

 、恰〈簖埼r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那威武的樣子表現在哪里,你能讀出來嗎?

 、取◆~:

  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從中穿來穿去。

  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也數不清。

  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真的各占一半嗎?)

  都有哪些魚呢?課文中用什么連接的?

  (課文用三個有的把三種魚寫得很具體,你能讀一讀嗎?)

 、伞∧氵知道海里有哪些魚?

 、省∥魃橙簫u的海里不僅僅有這些物產,還有呢?讀一讀。我們來看看海底的這些物產。

  ⑺ 齊讀第2段

  五、我們不可能長時間呆在海底,到海灘上去看看吧,去了一趟海灘,你有什么話要說?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感受西沙群島海水的瑰麗,遷移學法,深入了解優美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

  2.總結全文,激發學生對海島的熱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摘抄文中優美的句子及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

  教學重點:

  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教學難點:

  了解海水色彩豐富的原因及海域物產的豐富。

  教具:

  ppt

  教學過程

  一、課件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課題)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已經初步了解了西沙群島,(課件出示:西沙群島的的位置圖片和風景圖片),引導說說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那西沙群島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引導用一兩個詞或句子。引出: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1)課件出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2)自由朗讀課文。

  二、品讀詞句,體會從海面看海水的瑰麗。

  1.出示課件(西沙群島海水圖片)

 。1)你對眼前這片海水有什么印象?(學生:藍)

  追問:僅有藍嗎?(學生:還有淺綠、杏黃、淡青)

  (2)這就是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小聲讀第2自然段,畫出最能寫出海水特點的詞語。

  a指名反饋。(板書: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b結合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3)文中哪句話具體地寫出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a課件出示句子:有深藍的------錯著。

  b指導學生讀書。(抓住表示顏色的詞語,讀出海水的瑰麗無比)

  2、討論: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會有這么多顏色呢?

  3、課件展示圖片:強化直觀效果,讓學生理解海水色彩的不同。(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4、引導學生結合板書進行總結學習方法。

  (1)課文第2自然段寫了什么?(海水)

 。2)海水有什么特點?(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3)怎樣表達出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特點?(運用了表示顏色的詞語,寫出了海水的顏色,并說明了海水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

  5、小結。

  三、遷移學法,探究學習

  用剛剛我們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即帶著三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第3—6自然段,畫出有關詞句。

 。1)寫了什么景物?

 。2)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3)作者是怎樣表達出景物的特點的?

  四、逐段交流,深入探究。

 。ㄒ唬┖5

  1.教師展示:海底的圖片。

  2.指名反饋: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自由的說一說)

  (板書:珊瑚海參大龍蝦)

  3、珊瑚、海參、大龍蝦都有什么特點?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

  教師圍繞問題進行組織教學。

 。1)學生自行抓關鍵詞說自己的體會。

  (2)同學間互相補充,教師適當調撥引導。

 。3)指導學生抓住加點的詞語有感情的讀書。

  課件逐個出示:a海底的巖石上長著------鹿角。

  b海參----蠕動。

  c大龍蝦-----威武。

  4.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引導劃出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完清。

  齊讀這句話,這句話寫了西沙群島魚的什么特點?(種類多、數量多)

  5、作者怎樣具體介紹魚的種類多?

  (1)出示:圖片和句子;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比喻)

 。2)指導學生有感情讀句子。

  6、西沙群島的魚不僅種類多,數量也多,哪里寫了魚的數量多?

  出示:(1)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2)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夸張)

  教師點撥,指導感情朗讀。

  7、小結。

 。ǘ┖

  1、海灘上有什么?(貝殼、海龜)

 。1)出示:貝殼圖片讀句子。

 。2)展示海龜圖片讀句子。

  2、小結。

 。ㄈ┖u

  出示: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你們相信他是鳥的天下嗎?為什么?(因為樹多,鳥蛋多,鳥糞多)

  五、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1、同學們,這篇課文具體介紹了我國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在祖國大江南北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你們都了解多少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2、老師找了一些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大家一起讀一讀。(讀課后諺語)

  3、教師總結(根據板書總結),同時強調本文的中心句。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面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景色優美

  海灘貝殼海龜物產豐富

  海島鳥的天下

  反思: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物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地理位置重要、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這是一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文章。

  根據本文的內容與寫作特點,我在教學設計上采用了以一個大問題統領全文展開教學,在讓學生具體感受文章中,我則采用課件展示圖片、簡筆畫讓學生直觀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把學生帶入文本,深入內心,讓其產生共鳴,從而激發熱愛西沙群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可謂水到渠成。

  針對中年級的教學,我重視段的教學,所以我抓住一個重點段以重點詞句加以訓練,讓學生掌握本學段的知識點,總結其方法,隨后輻射全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沒做到大膽放手,訓練不夠到位。

  在上課后的交流活動中,楊雪琴教導、語文組長符小姨、符方苗教導、孫柳教研員等做了點評,都談了各自的看法,既有優點也有不足,還提了寶貴的建議。大家的話就像一面鏡子,能看清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調節,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共同目的。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5

  我說課 的內容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寫景的講讀課文。課文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句,按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物產。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描寫,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譴詞用語精確而具體。課本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里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我本節課打算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具體目標1、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交流觀察,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2、是能把觀察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背誦好詞佳句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

  課文中描寫西沙群島海水色彩繽紛和海底物產富饒的段落是本節課學習是重點,對于遠離海域的學生來說也是學習的難點。

  結合學生年齡小以形象直觀認知為主的年齡特征,根據兒童遠離大海對大海既陌生又新奇的心理特點,教學中我準備利用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豐富物產。指導學生觀察,以圖帶文,以文為本,圖文并茂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且本課語言優美,詞語準確生動。因此我將從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出發安排,在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地讀,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語言,鼓勵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以上教學設計理念下,具體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情境激趣  溫故知新

  上課伊始,我將放映西沙群島的風光片,同時配樂解說到:上節課 我們已經初讀了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節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共同走進錄象中的西沙群島,瞧:在風光秀麗的南海邊上的這片島嶼就是西沙群島,它像祖國的南大門是海防前沿的哨所。這里的海水鮮艷明亮,色彩繽紛;海底下數不清的各種魚群在五顏六色的珊瑚叢中穿來穿去;海灘上有趣的大海龜正在產卵呢,還躺著千奇百怪的貝殼,多有趣;海島上綠樹成蔭,群鳥紛飛。通過看錄象,聽配樂解說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回顧了課文內容,體會意味,給生以美的享受,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的形象美和意境美,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二、平等對話   體驗美感

  在學生饒有興趣地看完錄象回顧完課文內容后,我便布置學生快速默讀課文1-4段,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培養學生默讀能力。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邊讀邊動筆畫出能表現出西沙群島美麗和富饒的詞或句,培養學生動筆墨讀書的好習慣。讀后引導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在小組內與小伙伴讀并想象句子描寫的畫面,從而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在小組學習后,引導學生匯報。我相機放錄象,把‘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見都沒有見過的各種魚,顏色艷麗形狀奇特的珊瑚”“成千上百的海鳥”等形象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增強了沒的感染力,更讓遠離海域的 孩子們通過直觀形象理解這些生僻的詞句,感受南海海域的秀麗風光豐富物產。在看錄象的同時,我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說說看到的內容,并就自己喜歡的部分大膽想象,在學習海水一段時,指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話。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上實現了學生與文本之間0距離對話。

  另外,我認為課文中蘊涵的感情,必須通過朗讀傳達出來。因此在學生匯報時,我指導多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齊讀海水的美麗,配樂讀配畫讀海底物產的豐富并試著背誦一兩句喜歡的句子。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 使學生在讀中去體會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說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在加深理解能力提高朗讀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西沙群島的熱愛,從而使學生在欣賞、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背誦中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三、搭建平臺   張揚個性

  在引導學生交流學習二——四自然段后,布置學生自主合作根據愛好把五六自然段用畫一畫,讀一讀,演一演等形式表現出來。小組內合作互助,在全班展示時自我評價與他評相結合,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張揚個性的平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以引導者,合作者的 形象出現,不以乏味的說教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  口去讀,用自己 的腦去想,給學生自由感受的空間,并以適當親切的評價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起來,力求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和諧融洽的氣氛中,朗朗的讀書聲中完成40分鐘的學習。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這堂課膚淺的想法,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賜教。

  《富饒的西沙群島》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六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訓練重點是進一步鞏固訓練學生理解詞語,并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一句話,滲透段的訓練。通過教學,組織句與句之間的關系,進行段落訓練。

  這篇課文是寫景為主的記敘文,作者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

  本文題目中心詞是“西沙群島”,即描寫表現的對象是西沙群島,而題眼是“富饒”,縱觀全文,作者先概括地總述了它的富饒、美麗,再從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寫海面主要是通過色彩的變化來表現它的美麗;海底是寫水產豐富,重在“富饒”。西沙群島的海底有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魚的品種眾多、數量也多。寫海灘則突出了貝殼的“千奇百怪”和海龜的“龐大”、“有趣”。寫海島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從總到分,進一不寫出西沙群島的可愛。最后寫西沙群島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本文在寫作上一個特點是首尾呼應。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群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而二到六自然段是分述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就文章結構而言,這部分是按照進入群島的地點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來寫,而每個部分都有中心句。第二個鮮明特點是用詞準確,寫珊瑚的形狀像“花朵、鹿角”,寫海參“懶洋洋地蠕動”,寫大龍蝦“全身披甲”“威武”等。本文句群種類較多,結構十分典型。

  文章敘述具體、細致、有序;描寫動中有靜,動靜結合,作者又能恰當的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因而寫得十分生動。

  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特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語文訓練方面:

  a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顏色、形狀、千奇百怪、漁業工人、四腳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輩輩”等詞語。

  b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c品讀優美的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2思想教育方面: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習慣培養:

  a繼續培養學生用心、動腦思考、邊讀邊想邊動筆的習慣。

  b培養學生按照要求預習的習慣。

  c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教學重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編者的意圖,確定的第一個教學重點應該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文句群種類較多“因果、并列、總分等”結構又十分典型,依據這個特點,確立第二個教學重點是憑借以上有利條件進行句型分析,讓學生認識其特征,掌握由句子到句群到段落的組合規律,弄清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能利用句判斷理清文章的脈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根據本學期訓練重點,確定第三個重點是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能力。

  本文語言優美生動,因此描寫海水顏色和海域物產的段落是本課重點,品讀的同時,進行仿寫,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教學難點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決定了對于遠離海域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弄清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成了本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1教學本課主要采用以讀為主的方法。本課教材語言具體、形象、生動,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真摯的感情,學生的情感容易被激發,因此教學時,注意指導朗讀,反復熟讀,輔之以講、議、問、答,適當點撥,就可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注解,激發學生深厚的愛過情感。

  2運用讀段的方法,突破難點,弄清句與句關系。教材的第三自然段是并列句群,二、六自然段是因果關系,課文首尾呼應,段中又有中心句。教學中,要先引導孩子抓住重難點詞語理解句,再聯系上下句理解句群,進行段落訓練。

  3根據小學生特點,對直觀形象的東西反應強烈,應該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情感,讓學生有切身感受。

  三、學法指導

  1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質疑問難的能力。

  學貴有疑,教學中,要有意識培養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逐步到自己能解決問題。

  2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養成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大綱規定,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滑,久而久之,學生就回領悟讀書必須動腦,動手的學習方法。

  3教給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進行段的訓練,是閱讀教學的訓練重點,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指導預習,導入新課,整體感知。了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品讀首段和末段。

  第二課時,重點學習2到6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領會中心句的作用以及這種寫作方法。

 。ㄒ唬┙虒W內容

  指導預習,導入新課。

 。ǘ┙虒W步驟

  1全文感知:我采用解釋課題導入。

  齊讀課題,談談讀了科第你知道了什么。(課文寫的是西沙群島;寫它的富饒;知道了富饒的意思。)

  出示地圖,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情況。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祖國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海防前哨。

 。ㄒ哉n題激起孩子們走進文本的閱讀期待。以學生的自讀為主,讓他們在放聲誦讀中實現與文本的初次對話,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讓他們談談自己的閱讀感覺。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文本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匯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文本獲取知識的過程。)

  2指導預習

  a自由讀課文,借助字典詞典自學生字詞。

  b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c就文章的方方面面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ò才胚@個環節,是為了培養孩子讀書思考,學會提問的習慣,逐漸練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便于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有的放矢。)

  3檢查自學情況

  a正音

  b談談讀后的初步感受

  c作者寫到了西沙群島哪些地方?

 。ń處熥⒁庑〗Y,給學生以完整的認識。)

  第一自然段比較簡單,應采用學生自己讀懂的方法學習。感知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

  最后一段要讀出熱愛,感知“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和首段的呼應。

  4重點難點學習

  學習第二自然段:

  第一個環節,指名朗讀,思考這個段有幾句話,主要寫的什么?(第一二句寫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第三句寫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

  第二個環節:海水都有哪些色彩?用線劃出,再讀讀,你感覺怎樣?同時可以擴展,你了解海水還會有哪些色彩嗎?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盡可能地去想象海水色彩的美麗。結合上下文說說“五光十色”的意思。為什么文中不用五顏六色呢?(因為五光十色不僅僅是顏色美,還有光澤,體現作者用詞的準確。)

  第三環節:理解海水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自己讀讀這句話,想想能不能用簡單的筆畫說說這個句子的表達意思,并進行調換句式的訓練,弄清句與句的關系。

  (教師可設計這樣的訓練,把第三句與一二句話位置可以換一下嗎?作者為什么把結果放在前面呢?這樣可以體會到作者強調的是海水顏色多,美麗無比。突出教學難點。)

  學習第三自然段:

  第一環節:聽錄音,想象一下,假如你潛到海底,你看見了什么?(各式各樣的珊瑚 懶洋洋的海參 威武的龍蝦 成群結隊的魚)(課件出示珊瑚、海參等讓學生直觀感受,將具體形象的物體與抽象的文字聯系起來。)

  第二環節:讀第一句,讀懂了什么?學生抓住各式各樣,讀出珊瑚的多和美。以讀促寫,想想珊瑚還會有什么樣子的?(菊花盛開、像樹枝……)

 。ū经h節讓學生會感受出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產生的形象生動等效果,在感知、理解、積累、運用語言過程中,讀寫結合、相互貫通,進行仿寫。讀寫結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兒童學習語文具有模仿性和較強的發表欲等特點。引導學生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以此方法,學習后面兩句,同時了解并列句群,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

  學習第四自然段:

  第一個環節:知道總分總的寫作手法,先總敘述魚“成群結隊”突出魚多,再分別說魚的樣子,最后總的寫出“各種各樣的魚數都數不清。正象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第二個環節:分析“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辈⒎钦娴乃~摻半,而是用夸張的手法,強調西沙群島物產豐富的特點,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出師課件,獲得感性認識。)

  第五自然段抓住美麗和有趣略講,學生讀熟即可。

  第六自然段,找到中心句“鳥的天下”,體會一個由鳥來主宰的島嶼。

 。ㄎ辶螐娬{閱讀訓練。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這篇課文語言流暢,生動有趣,語言貼近兒童生活,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語句,細細品讀,從而更好的落實教學內容。)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篇1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會背誦第四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習聯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理解詞語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2、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三、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VCD光盤、錄像機。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耘f引新、激趣導入。

  1、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七課(指課題,學生齊讀),大家初讀了課文,并且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誰能說說這篇課文給你整體的感覺是什么呢?(板書:美麗、富饒)

  2、交代任務

  那么,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層次分明、具體地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呢?這節課,我們圍繞這個重點,以讀為主,來理解課文二~七自然段。

 。埸c評:有目的地組織復習,激活了學生相關已知,為即將進行的學習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同時,簡練的導入滲透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自能讀書、主動發展。

  快速自由讀二——六自然段,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個自然段?

  1、導學,自讀感悟。(學生自主定向,按多數同學意見)

  師:老師和多數同學一樣,最喜歡第四自然段,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自然段。

 。埸c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笔墙虒W的根本點和立足點,向這樣按學生的“要求”設計教學、調控課堂,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員參與,有利于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本領。]

  (1)按照學習一個自然段的方法讀這一自然段,然后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抓重點詞語談談自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理解。

 、佼攲W生談到第二句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時,屏幕出示書中插圖,找一生到前面指圖說說分別說的是那些魚,然后讓學生再仔細觀察圖畫,并充分展開想象,說說書中沒有寫到的魚的樣子是怎樣奇特,姿態是怎樣優美的。

 、趲椭鷮W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A、“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边@ 句話是什么意思?

  B、從哪里可以看出魚多?(引導學生聯系上文回答)

  C、看錄象欣賞畫面。(進一步感受魚多)

  D、看完這段錄象后,你不想說點什么嗎?

 。3)根據自己的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指名讀(師適當加以點撥、范讀)

 。5)領悟學法:剛才我們是怎樣理解這段內容的?

  [點評:在上述環節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創設各種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看看、讀讀、說說中,感悟課文內容。教師利用“圖白”和“文白”啟發學生想象,再度調動情感,使學生受到熱愛西沙群島、熱愛祖國的情感教育。同時,把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這樣,既積累了規范語言,又培養了語感,并且為下階段的“放”打下了基礎。]

  2、自學,自讀運用。

 。1)(屏幕出示讀書要求)按照學習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讀自己喜歡的那個自然段,并練習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寫哪兒的什么、怎么樣。

 。2)組內交流。

  (3)自學匯報,形式自選(朗讀、講故事、表演)

  [點評:第二、三、五、六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大同小異,運用遷移規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歸納、去發現、去感悟。]

 。4)小結過渡:西沙群島是如此的美麗和富饒,那么島上的英雄兒女們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齊讀第七自然段。

  (5)總結(看板書):這篇課文作者先概括地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然后按照從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抓住事物的顏色、形態、動作等特點,具體地寫出了西沙群島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最后又概括地寫出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6)質疑:通過剛才的學習,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7)評價課文,談收獲。

  [點評:這是一個消化吸收為我所用的過程,重在培養學文的能力。目的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向權威挑戰,培養其創新的意識。]

 。ㄈ┳灾骶毩、鞏固提高。

  1、 屏幕出示練習題(學生可任選一題)

 。1)試從顏色、外形、動作等方 面抓特點說說你喜歡的動物

 。2)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先用一句話概括地說出這種事物的特點,再用幾句話具體說明這個特點。例如:廣場的花壇里開滿了各種鮮艷的花。

 。3)背誦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埸c評:學生是有差異的個體,水平不同,練習題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選擇,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系。]

  2、學生自練,然后小組交流。

  3、典型匯報。

 。ㄋ模┩卣惯\用,創造想象。

  2、作業:

  (1)今日的西沙群島是美麗的富饒的,那么明日的西沙群島又將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課后老師希望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以“明日的西沙群島”為題寫一篇日記,明天早晨晨會的時間我們一起來欣賞你的杰作!

 。2)同時,感興趣的同學可學唱這首歌。(伴隨著歌聲下課)

 。埸c評:課后的導語和作業的設計富有創造性,既是知識的遷移、語言的積累,又是創新意識的培養。伴隨著歌聲下課,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同時使學生熱愛西沙、熱愛祖國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精選2篇)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從整篇課文來看,篇幅較長,許多語句描寫優美。如何做到長文短教,必須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力爭做到以學定教。課文分別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美景,學生對這四部分都很感興趣。...

  •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通用13篇)

    中年級的片斷訓練,既是低年級字、詞、句訓練的歸結,又是高年級篇章訓練的基礎。片斷訓練對于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和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三年級語文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設計(精選16篇)

    一、 引入新課:1、 上一節課,同學們自學了課文,對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大家駐守海島的解放軍叔叔寫了信。信中,同學們介紹了自己眼中的西沙群島,表達了對解放軍叔叔的敬意,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分板塊研讀"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段落,在匯報交流中重點落實"海底"一段的教學,感受西沙群島的美.課前準備:1,自制cai課件.2,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3,制作"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研究小組的標志牌.4...

  •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學會本課生字,用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難點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 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范文(通用16篇)

    教學目的: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用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范文(精選17篇)

    教材分析《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五冊第六單元一篇優美的寫景文章。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案例與反思(精選14篇)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案例與反思西沙群島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下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七自然段時,學生深入學習課文,李軒同學提出了“西沙群島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下?”這樣一個問題。我說:問題提得好,很有深度。...

  • 《富饒的西沙群島》 教案(精選12篇)

    【課前準備】(一)教學背景參與教學的是本校三年級電腦實驗班的學生。從20__年9月至今,經過兩年多的電腦學習和實踐,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電腦操作技能。...

  •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通用14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教學過程:一、啟發談話。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通用17篇)

    一,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讀懂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情感目標了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3, 能力目標⑴培養學生初步歸納總結段意的能力.⑵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及語...

  •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五光十色、威武、茂密”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 小學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優秀教案范文(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讀懂用并列段式寫的第3、4兩段,知道各段并列地寫了哪些內容,每個內容是怎樣寫的,第4段中的兩個內容是怎樣連接起來的。2、指導有感情朗讀練習,加深理解內容,提高朗讀能力,培養語感。...

  • 《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份(精選17篇)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教學目標:1、自學生字詞,會讀15個生字詞,掌握“富饒、海參、威武”等詞語。2、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重點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海底水產的豐富和海底世界的美麗。...

  • 教學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旌德县| 喜德县| 革吉县| 淄博市| 黔西县| 双江| 历史| 兴文县| 阳信县| 潞城市| 静海县| 高安市| 沙湾县| 曲沃县| 青田县| 商城县| 江永县| 荔浦县| 开远市| 无为县| 亳州市| 安国市| 法库县| 徐水县| 兰州市| 康定县| 九寨沟县| 苍山县| 临朐县| 东至县| 平山县| 江川县| 措勤县| 宝应县| 山西省| 怀安县| 元朗区| 咸丰县| 广灵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