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0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并會寫十一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并掌握相關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桅桿、舢板”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根據課文最后一段話,展開合理想象。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繼續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以閱讀為主,聯系文中的優美詞句展開合理想象,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4、進一步體會比喻等表達方式在課文中的運用,積累優美的詞句。
。ㄈ┣楦小B度和價值觀目標
1、感受作者對家鄉、對蘆葉船的喜愛之情。
2、感受蘆葉船給水鄉的孩子帶來的快樂,體會水鄉孩子的心靈手巧與聰慧。
【教學重點】
1、學習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讀懂文章內容的方法,體會作者兒時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鄉孩子靠發揮自己的聰慧來創造快樂;
3、體會作者的細致與生動地講述經歷的本領。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是看樣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小紙船)同學們玩過自制的小紙船、小木船,也從商店買過玩具輪船、艦船,但是你玩過從大自然中得到的蘆葉船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一起走進江南水鄉,走近《蘆葉船》。(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效果。
1、指名開火車讀課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輕聲;“ 喇叭”的“叭”念輕聲;“葦”念三聲“wěi”,而“桅”念二聲“wéi”,要區分清楚。)
2、在小組中分段讀課文,互相認真聽讀,正音。把自己錯的句子畫出來。
3、自己把自己認為讀得不夠流利的詞句再讀一讀。
4、多媒體出示本課生詞,開火車認讀,正音。質疑。
蘆葉 蘆葦 桅桿 舢板 折疊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島 蜘蛛網 大篷船
5、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認讀,學生口頭組詞。
蘆 崇 葦 桅 篷 疊 唾 沫 喇 叭 港
6、識記生字。
重點指導:“蘆”的'下邊是“戶”而不是“盧”,“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半包圍結構,“疊”的中間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筆組成,不要寫成兩筆,而且最后一筆是全封口,要寫正確。
三、再讀課文,小組探究。
1、出示思考題,在小組中探究:
。1)課文講了關于蘆葉船的什么事?
。2)小組合作,試著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介紹自己家鄉的環境。
第二部分(3—4):“我”和小伙伴們玩蘆葉船。
第三部分(5—8):“我”和表兄到長江邊上玩蘆葉船。
。3)蘆葉船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什么?
(4)“我們”放蘆葉船時產生過哪些聯想?為什么會產生這些聯想?
2、交流。
四、課堂小結。
師:小小的蘆葉船帶給作者兒時許多快樂。蘆葉船在水上漂,它會漂向哪里?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蘆葉船》。
五、布置作業:
1、寫《寫字》書。
2、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語句畫出來,多讀幾遍,下一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字詞聽寫,同桌互評。
2、齊讀課文。
二、研讀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談話導入。
作者筆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了,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感受作者童年的快樂吧!
2、合作學習,感受童年的快樂。
(1)多媒體出示上節課的作業要求:課文哪些地方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語句畫出來,和同學讀一讀,說一說。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導著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一讀,進而更加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
預設點:
、俚谝蛔匀欢巍
結合學生課前搜集的資料,通過讀詞句,引導學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邊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讀到“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像蜘蛛網一樣!蔽覀兙湍芟氲竭@里的河道縱橫交錯,像迷宮似的,這樣的水鄉環境,一定是追尋自由快樂的孩子所喜歡的。
作者在這一段用了三個比喻句,不僅形象地描繪了河道、蘆芽、蘆葉的樣子,而且也讓人領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們體會到了作者對家鄉、對蘆葦、對美好春天的喜愛。
、诘谌匀欢巍
通過一系列具體生動的描寫,詳細回憶了作者和小伙伴們玩蘆葉船時的情景。表現出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巧手創造出一只只各具特點的蘆葉船,充滿著個性與創造,更充滿了智慧。
、鄣谒淖匀欢巍
孩子放了蘆葉船卻還依然牽掛著它,總喜歡在第二天回來找尋。從孩子們的手藝不同,可以看出孩子們都非常地心靈手巧。他們還把找不到的蘆葉船想象為“遠航”,把能找到的稱為“進港”,顯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
、艿谄咦匀欢巍
在這一段,讓我們看到了小小的一個三桅桿的蘆葉船竟然真的乘風破浪地開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驚嘆的。
這里,通過對表兄說話的語氣和嫻熟和動作的描寫,使我們感受到了生活在江邊的孩子的活潑、聰明與自信。
。3)通過交流,通過感悟課文的內容,你現在最想說的是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三、比較語句,學習寫作手法。
多媒體課件出示:
。1)A、那里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
B、那里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像蜘蛛網一樣。
。2)A、只見這只蘆葉船越開越遠,一會兒就看不見了。
B、只見這只蘆葉船順著風,頂著浪,越開越遠,一會兒就看不見了。
說說每組句子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第八自然,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想象蘆葉船到底會漂到什么地方?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2、小組交流。
3、各組推薦想象合理的同學與全班交流。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小小的蘆葉船把我們帶入了作者的童年,你喜歡“我”的童年生活嗎?你希望有怎樣的童年生活呢?
六、布置作業。
1、把自己喜歡的句段多讀幾遍,熟讀成誦,把生動優美的語言抄在積累本上。
2、根據課文最后一段,展開合理想象,寫一段話。
3、課外閱讀:故鄉的蘆葦
4、自己用手頭的材料也做一只小船,看看誰做得船有意思。
隨堂小測驗:
一、根據課文內容加標點。
1、大闊葉折成大篷船 小窄葉做成小舢板 有時 還把三五片蘆葉疊在一起 做成三桅桿 五桅桿的大船
2、我們上學路過的是豎河 是直通長江的呀 那我們做的蘆葉船 是不是也開到長江里了呢 長江是通向東海的 那我們的蘆葉船 是不是也漂到東海里了呢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那里,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像( )一樣。一開春,河邊就冒出蘆葦來,那蘆芽一根根直立著,像( )。過了幾天,蘆芽上長出第一片蘆葉,于是,桅桿上就像升起了( )。
2、表兄說著,( )采來三片蘆葉,( )了一只三桅桿的船。在船底( )上口唾沫,( )地放進江水中。就見這只蘆葉船( )著風,( )著浪,( ),一會兒就看不見了。
三、作業
蘆葉船給作者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你呢?什么東西給你的童年帶來了快樂?動筆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吧。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難點
理解表現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中心,突破全文。
1、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軍神》。請同學們讀課題質疑:此刻你心中的疑問是什么?
2、進行劉伯承簡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回憶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同時有困難的字寫在字詞交流板上。
2、交流字詞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老師:誰來告訴大家這一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劉伯承在重慶治療受傷的眼睛時,拒絕用麻藥)請大家掃讀課文,找出帶有“軍神”的句子。
課件出示: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你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句話。(齊讀)
讀了這個句子,此刻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為什么驚呆了?為什么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軍神?)學貴有疑,真是太好了。帶著這些問題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邊讀邊用心體會,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呢?(板書:男子漢?鋼板?軍神?)請把課文中最能體現這些詞語的句子劃出來,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上你的感受和體會。(學生默讀)
二、細讀內化。
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課文哪個地方體現了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呢?
重點抓住下面四個地方進行交流。(根據學生發言順序教學)
1、課件出示第17段。
“病人一聲不吭,他的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
從你讀的句子中你體會到劉伯承是個怎樣的人?(意志堅強)從哪些詞語你感受到他的堅強?(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這些都說明了什么?(說明劉伯承正在忍受著巨大的痛苦),這么巨大的痛苦他竟一聲不吭,多么堅強的劉伯承啊!你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他的堅強體現出來嗎?(評讀、再指名讀、齊讀)
多么令人欽佩的劉伯承!
你的心情怎樣?(非常緊張、非常擔心)
沃克醫生心情怎樣?(非常緊張)
課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沃克醫生此時非常緊張?(“手術臺上,……”這句話說明他很緊張。)
他為什么這么緊張?(他害怕劉伯承挺不住,擔心手術有一定危險)
沃克醫生沒做過手術嗎?(做過,但從來沒做過這么嚴重而沒使用麻醉劑的手術。)
劉伯承在做什么?(在忍受痛苦,在數刀數)
同學們,你有過受傷的經歷嗎?(腳被石頭絆倒了,弄疼了等)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摘除眼球比我們摔破口子要疼幾百倍幾千倍。在這種劇痛下,一般情況下人會怎樣。浚〞炦^去,大叫)而劉伯承沒有暈,沒有叫,大腦還是那么的清醒,每一刀是鉆心裂肺的痛,每一刀下去,他都可能對自己說什么?(我不能暈,我要清醒。┱齻多小時的手術,這是常人能忍受的嗎?
難怪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W生讀中把板書男子漢鋼板軍神后問號改感嘆號。)
2、課文還有哪些地方還讓你體會到劉伯承那鋼鐵般的意志?
“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定!”
師:從沃克醫生的語言,你知道什么?(劉伯承傷勢很重,但從容鎮定。)你體會到什么?(他的意志很堅強。)劉伯承的傷勢到底有多重呢?課前老師查到相關的資料,請大家看看。
課件出示:1916年,24歲的劉伯承參加了蔡鍔“討袁護國運動”,在一次戰斗中,敵人的炮火、子彈瘋狂地轟射過來,為了救一位戰士,劉伯承猛撲過去,敵人的一顆飛彈射中了他,從顱頂穿過,又從右眼眶飛出,劉伯承當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當他蘇醒過來,用手摸摸傷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塊,在那血塊中,他又摸到了一個圓球,啊?眼珠!原來他的右眼被打壞,眼珠掉出了眼窩!為了讓戰士們安心作戰,他一狠心抓起了身邊的一把大刀,把牽連著那已掉出的眼珠經絡割斷,緊緊地篡住那顆眼珠,又昏了過去!
這么重的傷勢來就診還那么的從容鎮定,普通人能做得到嗎?難怪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再一次激情朗讀本句、烘托情感)
3、再看看課文,手術前還有哪個句子體現了這點?(拒絕使用麻醉劑)為什么?病人是怎么說的'?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13段。
為什么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只有清醒的頭腦,才能指揮打仗)從你課前查找的資料中,你知道劉伯承打過哪些戰役嗎?(劉伯承被稱為常勝將軍。參與領導指揮了有名的南昌起義、第四、五次反“圍剿”及百團戰役、淮海戰役、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斗。)
4、對于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沃克醫生怎么反應?(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點口吃地說:“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珠,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從這一句中,你體會到沃克醫生此時什么心情?(震驚,難以置信)
大家愿意不愿意分角色朗讀一下這段話?
指名分角色朗讀。
5、師:面對如此令人難以忍受的傷痛,劉伯承竟然決定不用麻醉劑,還如此鎮定、沉著,難怪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再一次深情朗讀,體會情感。)
三、擴展延伸深化情感。
1、有詩稱贊劉伯承,請你讀讀。
出示小詩,感情朗讀。
贊軍神
英雄壯舉泣鬼神,鐵骨鋼筋鑄軍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勝似昔日刮骨人。
2、練習寫話,升華情感。
同學們,慈祥的劉伯承爺爺就在我們的面前,此時此刻你想對劉爺爺說些什么?下面就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吧。(課件出示劉伯承的照片)
3、教師總結,深化情感。
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絕不僅僅是因為這次手術。他文武雙全,戎馬一生。千里躍進大別山,令蔣介石驚慌失措,心驚膽寒;與華東野戰軍合作,導演了百萬雄獅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動請纓,席卷大西南。他創辦的國防大學是中國的最高軍事學府,被譽為“將軍的搖籃”。他為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他堪稱中國的——“軍神”。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并會寫其中的12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3.激發集郵熱情,仿寫自己的集郵冊。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我”的集郵冊美麗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偉大祖國的贊美之情,激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教具準備:
小黑板重點字詞
教法學法:
導讀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你喜歡集郵嗎?小小的方寸之間蘊藏著許多秘密。集郵給你帶來了什么好處呢?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詩歌《美麗的集郵冊》板書課題:美麗的集郵冊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大家想知道的問題就在我們的課文里面,下面我們打開課本,一起去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地讀一遍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課文,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重點字詞指導。
3.默讀課文。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并思考:你認為“我”的集郵冊美麗嗎?從哪幾方面看出它是美麗的?讀一讀畫一畫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可適當做一些批注。
三、潛心品讀,讀美詩歌。
重點體會:壯麗山河的美和祖國悠久的歷史
1、你喜歡這個集郵冊嗎?誰愿意讀這首詩歌?
通過聽.讀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這本美麗的集郵冊里有哪些美麗的郵票?
標題是什么?板書:偉大的祖國。
3、哪些是些祖國壯麗山河的?哪些是寫祖國悠久歷史的?
板書:壯麗山河,悠久歷史。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下面請同學們再放聲讀詩歌,在讀的基礎上動腦筋想想,這首詩歌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句子成對、首尾呼應 把成對的句子找出來。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這是寫我們偉大的祖國,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去讀。(自豪.激動)
讓同學們盡情的.讀,及時鼓勵與范讀
3、比賽看看誰能讀出自豪和激動的感情。
4、同學們再看課文,2.3.4小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每句開頭的“啊”代表什么?應該怎么讀?
5、集體再讀詩歌
五、升華主題,拓展延伸。
同學們集郵冊的美麗不僅僅是郵票的美麗,更重要的是描繪我們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和燦爛文化,面對我們美麗的祖國我們今后應該怎么做?
布置作業
仿寫詩歌 背誦詩歌
板書設計:
美麗的集郵冊
偉大的祖國
壯麗的山河
悠久的歷史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二十個生字,會認字九個,會寫字十一個。理解“遜色、馳名中外、絢麗、繁榮”等生字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復朗讀,熟讀成誦。嘗試運用所學到的略讀課文的方法,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比喻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略美麗而迷人的秋色,感受秋天成熟與繁榮的景象。通過學習,使學生熱愛秋天。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秋天的美麗、感受秋天成熟與繁榮。
2、能抓住富有秋天特征的大海、藍天、柿樹、葡萄等事物,體會秋天成熟與繁榮。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觀察秋天里的景色。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談自己心中的秋天。
1、課件出示:秋天的`圖片
2、師生交流。
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整體感知,欣賞作者筆下的秋天。
過渡:有一位叫峻青的作家也觀察了秋色,想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讀:走進課文,感受迷人的秋色。自由讀文,如果有哪個字不太熟悉,想辦法自己解決,哪句話不太好讀,可以反復練習,讀好了,再往下讀,這樣讀一遍你就會有很大收獲。
二讀:個別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留心自己剛才讀書時不認識的字。并找一找文中作者觀察秋天的美景后,贊美秋色,喜愛秋天的句子。
三、品讀感悟,迷人的秋天。
1、交流:作者贊美秋色,喜愛秋天的句子。
課件出示:!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我喜愛這絢麗燦爛的秋色,因為它表示著成熟和繁榮,也意味著豐收和歡樂。
2、交流理解“絢麗燦爛”“成熟”“繁榮”“豐收”“歡樂”,字字句句飽含作者濃厚的感情。
3、默讀課文,邊讀邊思:
提出中心話題:“從課文的那些地方體會到秋色是迷人的,絢麗燦爛的,秋天是成熟、豐收、歡樂的季節”
4、生默讀思考,畫出相關語句。
四、師生交流,體會絢麗燦爛的秋天。
1、暢談交流:讓學生結合文本或生活實際觀察,談出自己的理解。感悟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用各種方式讀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出對秋天“表示成熟和繁榮,也意味著豐收和歡樂!钡南矏邸H纾
體現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柿子紅得像一片火;蘋果逗人喜愛;山楂綴滿枝頭;葡萄如水晶和玉石雕刻,晶瑩透明。讀中體會作者的比喻手法。把各種水果水靈靈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2、課件出示:
結合學生的感受,相機出示秋高氣爽、柿樹、蘋果、山楂樹、葡萄等秋天的圖片,引導學生感悟秋之美,體會讀出秋的絢麗,秋的豐收。
3、整體回讀,配樂朗讀。
五、走近秋天,升華對秋的喜愛。
1、播放秋天的錄像
2、說秋天,此刻,你眼中的秋色又是什么樣子的
3、贊秋天,此刻,你要對這美麗的秋色說些什么
六、拓展閱讀。課件展示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唐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七、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教師出示生字“你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誰愿意當小老師教教大家”
引導學生互相教大家記字,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相機指導學生組詞和造句。
2、學生獨立寫字。
八、拓展延伸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多種形式的朗讀為主線,加深課文的理解,落實“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小課題。
2、通過朗讀,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學生保護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自覺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蒲公英的夢是什么樣的,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
生答:蒲公英的夢是(美好的),(幸福的),(快樂的)等,老師板書:快樂
2、如此美好快樂的夢,一定和它的遭遇有關,我們來寫一個詞(遭遇)ppt2展示(遭遇),這兩個字的結構、偏旁,跟著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兩個字,
老師板書學生用手畫一畫這兩個字(邊讀筆畫邊寫),齊讀三遍,誰能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生答:不好的事,不幸的'事。
3、人們都說“夢是心中所想”,在現實生活中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它的感受又是怎樣的?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PPT3展示,齊讀課題《蒲公英的夢》
二、深入理解,合作交流
。ㄒ唬╅_花前的遭遇和感受
1、PPT4展示:自由朗讀1-6自然段,思考:開花前,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
。1)指名回答(PPT5展示句子一:三個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園的草坪上……開不出漂亮的花。”)
。2)你從哪個詞體會到了蒲公英的不快樂?(難受)
(3)蒲公英為什么會這么難受?(提示:是因為要聽(PPT6展示):汽車的叫喊聲,呼吸嗆鼻子的廢氣,喝有怪味的酸雨。)這說明了什么?(環境惡劣)這惡劣的環境具體指的就是(噪音、廢氣、酸雨)相應板書。
。4)誰能把蒲公英難受的心情讀出來?讀一讀這段。指名讀,誰再來讀讀?(評價:哪個蒲公英讀得最難受?)
。5)小結:蒲公英在城市中心深受惡劣環境的困擾,所以她十分擔心開不出漂亮的花來(板書:擔心),心里十分的難受。讓我們把這段話再齊讀一遍,讀出蒲公英此刻的難受和擔心。
2、過渡語:其實啊,在這一部分當中,還有一個成語也寫出了蒲公英難受擔心時的樣子,看誰最快找出來。(愁眉苦臉)指名回答,你能把它所在的整段話讀出來嗎?(PPT7出示句子二:“唉”一聲輕輕的嘆息……為什么嘆氣呢?)
(1)(點擊PPT8)解釋“愁眉苦臉”。(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形容愁苦的神色。)
(2)誰愿意跟大家做做“愁眉苦臉”的樣子?在什么時候或者什么情況下你會“愁眉苦臉”呢?
(3)你能用“愁眉苦臉”說一句話嗎?
。4)師范讀
。5)學生自由朗讀
。6)如此擔心的蒲公英多難受啊,幸虧有椰子樹伯伯的安慰,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內容(PPT9展示: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7)小組展示(兩組)
。ǘ╅_花后的遭遇和感受
師:這么漂亮的蒲公英開花了嗎?(開花了)但是在開花后的第一天,她遇到了什么?(PPT10展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7—10自然段,思考:開花的第一天,蒲公英遭遇了什么?)
1、指名學生回答。(PPT11展示句子三:不料,一輛舊汽車……痛得昏了過去。)
2、(點擊PPT12)解釋“震耳欲聾”。(師邊讀邊指出詞語)
3、(點擊PPT13)解釋“不偏不倚”并說一句話;空飲料罐子本應該被扔進垃圾桶,卻被丟在地上,這說明城市中心到處都是隨手亂扔的(垃圾)呀。板書:垃圾。
4、(PPT14展示)自由讀第八段完成填空:
蒲公英被________嗆得______;蒲公英被__________震得______; 蒲公英被__________砸得______。
。R讀一遍)
5、師:蒲公英回想起今天的遭遇,忍不住哭了,說明她非常的(傷心),板書:傷心。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師:一個弱小的生命,剛剛開出漂亮的花朵,卻遭遇到一連串痛苦的打擊,此時此刻,蒲公英會說些什么?(PPT15出示句子四:蒲公英擦了擦眼淚,說“椰子樹伯伯, 如果人們不亂排放廢氣,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亂扔垃圾,我們不就可以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嗎?”)
2、指名讀。
3、這是什么句,又是什么句?(排比句、反問句)反問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改寫成陳述句。
4、齊讀。
過渡談話:這是蒲公英的愿望,也是我們人類的愿望。然而,現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同學們請看:PPT16、17、18、19出示污染圖片。這回同學們知道為什么蒲公英做那樣的夢了吧?假如你是蒲公英,你希望人類都有哪些環保意識?(畫環保樹)帶著這樣美好的夢,我們再次讀一讀蒲公英的夢吧。(PPT20出示句子五)
四、總結全文,寫作延伸
1、保護環境十分重要。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去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2、(PPT21)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環境一夜之間改變了,請同學們大膽發揮想象,續編小故事 小練筆:
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環境改變了,請同學大膽想象,續編故事。
有一天,蒲公英從夢中醒來,它驚喜的發現
板書設計:
15 蒲公英的夢
開花前 擔心
開花后 傷心
夢中 快樂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6
教材分析:
作者在這篇課文中描寫了一只白公鵝的所作所為,表現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寫鵝走路的姿態,突出了“慢條斯理”的特點:不僅每一步都掂量著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舉步奔跑;寫鵝的活動,突出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特點:不僅聲勢大──翅膀有力、嗓門大,而且與人搶占水面、公然吞食魚餌,真是率性而為,毫無顧忌。擬人和夸張的寫法,風趣而幽默的語言,是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筆下白公鵝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白鵝》和《白公鵝》在寫作上的的異同之處,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特點。
4。學習收集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的具體描寫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對比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認識了豐子愷筆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鵝,它是那樣可笑而可愛。今天,我們又要去認識俄國作家葉諾索夫描寫的鵝。
在學課文之前,讓我們大膽推測一下,這只鵝會有哪些特點?
二、初讀感知
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學們已經做出了很多猜想,下面就讓我們讀一讀這篇課文,看看兩只鵝到底有什么異同,作者的寫法又與豐子愷有哪些異同呢?讀書時有了新發現,可以在書上寫一寫。
1。生讀書、批注。
2。交流初讀:
(1)誰來說說這只白公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2)這究竟是只什么樣的白公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耀武揚威)的大公鵝
。ㄍL凜凜)的大公鵝
。ㄅ深^十足)的大公鵝
(3)好一只擁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
。ǜ甙恋模┌座Z
三、對比閱讀
同學們討論:
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
同樣是寫“步態”,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1)自由讀文:感受白公鵝的派頭。作者怎樣寫白公鵝的走路:
、倜恳徊絼幼。
、谶^路的結果。
、郾还纷汾s時的緩慢行走。
。ㄍ喊谅、派頭;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
。2)請幾個同學朗讀課文。
2。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1)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2)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戲水、搶占地盤、主宰一切)
。3)朗讀感受鵝在河里的活動:作者是怎樣寫白公鵝在水里的活動。
、俪岚虻纳葎佑辛Α
、趶娬嫉乇P。
③公然吞食魚肉餌。
總的特點: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3。請喜歡的同學起來讀一讀。
四、領悟方法
討論: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1。感受作者語言的能力。
2。寫法:擬人、夸張。
3。語言:幽默風趣。
4。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相同點:抓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當榮膺?在解釋說明中寫出了白鵝的特點。
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突出其特點。
五、作業超市
1。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2。模仿《白公鵝》的方法寫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走路的姿勢
白公鵝—海軍上將的派頭可愛
水中的活動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句,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課文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九寨溝神奇的自然風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知道美麗和諧的自然是建立在人們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基礎上。
教學重點: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滲透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風光描寫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九寨溝風景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情,揭示課題
在很久以前,一個叫達戈的男神,熱戀著美麗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達戈用風月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嫫。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寶鏡的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114個晶瑩的海子,像寶石一樣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從此,人間便有了這處童話般的夢幻仙境———九寨溝。(齊讀課題:九寨溝)
讀了課題后大家有什么問題要問嗎?(生問略)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課文。
二、初步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思考上述問題。
2、讀后交流。
(1)九寨溝在哪兒?
。2)它的名字是怎樣來的?解釋“九寨”、“溝”。
。3)它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板書:童話世界)
三、教學生字、詞。
過渡:剛才大家通過大家之間的交流大致課文的主要內容。為了更好地閱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地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1、檢查交流。
生詞拼讀:九寨溝三縣圖畫恰似繼續逃竄若無其事敏捷異獸珍禽
四字詞語:清澈見底色彩斑斕銀花四濺高低錯落蔚為壯觀林深葉茂憨態可掬古木參天詩情畫意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你覺得哪些難讀句子,你能讀好它嗎?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4、通過剛才我們反復的讀,九寨溝給我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的是什么?
5、找出課文概括九寨溝特點的兩句話(齊讀最后一段話)這句話中寫到了九寨溝的哪些景物?(板書: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找找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分別描寫了這些景色?
4、過渡:俗話說得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入得深,方可知其妙。”這節課,我們將再次走進九寨,透過文字去聆聽九寨的天籟之音,去感受九寨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四、走進九寨,感受詩情
1、指導學生閱讀:請同學們用邊讀邊想邊做記號的讀書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①回憶學過的閱讀時做記號的方法。(板貼寫有這些閱讀方法的4條卡片: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詞下畫“——”;關鍵詞語下加“.”;精彩的語句下加“!;有疑問的地方下加“?”)
、谀阕钕矚g九寨溝哪兒的美景,用重點號標出,可以是一處或是兩處。
、圻@些美景都美在哪兒,找到句子用波浪線劃下來!
2、你覺得九寨溝美在哪?你喜歡什么景物?
。1)雪峰(出示雪峰圖片及相關語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你為什么喜歡雪峰,作者用的哪些詞吸引了你?在這句話中你是怎樣做記號的?“插入云霄”“銀光閃閃”(雪峰的特點:高、美),指導朗讀
。2)湖泊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出湖泊的美的?你在這段中又是怎樣做記號的?
湖泊的特點:(湖泊多、湖水清、湖底石塊色彩斑斕)抓住“大大小小”“顆顆寶石”“彩帶般的溝谷”“清澈見底”“五彩繽紛的圖畫”等詞語體會,指導朗讀。
。3)介紹原始森林的情況。
原始森林的特點:(多、廣)抓住“遍布”體會,(出示圖片)
。4)瀑布
瀑布的特點:氣勢磅礴多姿多彩抓住“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等詞語
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磅礴氣勢。
(5)學到這里,九寨溝的雪峰、翠海、彩林、疊瀑這四絕一定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腦海中,就讓我們用朗讀的方式把這人間仙境留在記憶里吧。(齊讀第三自然段)(板書:人間仙境)
五:知識拓展,創作小詩:
同學們,九寨溝的山美、樹美、水也美,能用書本中的相關語句來描述嗎?
這是一個的童話世界:
這里有一座座(銀光閃閃)的雪峰,
這里有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湖泊,
這里有一片片(古木參天/五彩繽紛)的森林,
這里有一道道(高低錯落/層層疊疊)的瀑布。
九寨溝真是個!
板書:9九寨溝
雪峰插云
古木參天
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平湖飛瀑
異獸珍
《九寨溝》的課后反思
這是我在學校參加一年一度的資深教師教學公開課,為了真實反映學生學習的課堂狀態,還原于一種常態的課堂教學,也想把我平時對教材的研讀成果做一次系統的展示。也想為本學期的教學定位做一次自我評估。所以在選擇文本時就摒棄了故事性強含義深刻的方案,即選擇一篇寫景文章《九寨溝》。本次課為《九寨溝》第一課時,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更多的是考慮結合自己班級現狀特點出發,從目前班級的學情來看,班級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后進生,他們對文本的具體景物描繪中語言文字,他們的`感悟是嚴重滯后。因此,在設計能力目標為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課文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我把目標要求放的很底,只是想保底。在實際的課堂上大家可以看到我讓學生整體感知時采用了老師范讀學生聽讀方式,從一上課就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心思,讓學生對九寨溝產生一種向往,引發他們學習課文、探究知識的興趣。
其次,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自讀。看似很平常的自讀環節,學生讀得很投入但卻用去相當長的時間,剛開始會有自讀變成齊讀,這個現象在平時上課沒有的,我想其真正原因在于學生對自讀訓練還有待提高,及學生回家預習的效果不好,對課文不完全熟悉,更談不上理解與體驗了。這讓我想起某一個教研員曾經講過:“每篇課文不通讀五遍不開講。”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文本。
我本人將整個教學流程為:以傳說故事引題——教師范讀整體感知課文——用邊讀邊做筆記的方法精讀第三自然段——抓住關鍵詞語來體會描繪景物描寫的表達方式——指導朗讀,提升情感體驗。目的就是想讓學生靜下心讀一讀文本,用自己方式感受九寨溝的神奇的自然風光,同時積累文本中的好詞佳句。
這節課的亮點:1、借助文本指導學生采用“讀書做記號”的方式獨立理解文本,正確指導學生學用抓住關鍵詞體味描寫景物的方法。從而指導學生在讀課外讀物時,學生也采用做記號方式積累好詞佳句。2、注重讀寫短線與長線相結合,因為四年級習作要求不僅要把句子寫明白做到文從字順,還有新鮮的詞語。本次通過課后創作小詩,恰到好處的把文本中的四字詞語進行積累和運用。3、在設計第一課時,能根據本班學情預設保底的“雙基”的知識的教學的內容,花一定時間讓學生自由地讀文本,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扎扎實實地將讀落在實處。
不足之處:教師在設計課堂語言時,文本的語言不夠潤色,沒有積極調動學生主動思考、主動體驗這如詩如畫的意境。今后對本班學生的語言表達上多下功夫,改變學生欲言又止的現狀。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
2、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教學重點:
掌握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地名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一個地名游藝會。
按照自己的興趣,小組合作編排游戲,并定好游戲的規則。
二、猜城市名,編地名謎語。
金銀銅鐵 傾盆大雨 四季溫暖 風平浪靜 雙喜臨門 飛流直下三千尺 天無三日晴 水邊人家 兩個胖子睡一頭 戈壁灘
三、找一找詩里的地名。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古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今在江蘇揚州市城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四、搶答,說地名。
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
說出三個用少數民族命名的城市。
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說出帶“!弊值娜齻城市名。
五、填成語,組地名。
至高無 底撈月 語重心 暖花開 金石為
官許愿 難能可 春白雪 人才濟 征北戰
五湖四 誅筆伐 一步登 津有味
查找資料,介紹一個地名的來歷。
將地名串成相聲或描述生活經歷的文章。
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六、布置作業。
預習“開卷有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趵突泉泉水的特點,激發愛美情趣。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滲透園藝文化,拓展思維,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小泉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趵突泉和作者。
板書課題。
“趵突”是跳躍突起的意思。
投影(觀察)。
使學生對趵突泉有個整體的初步的了解。
同學們看,這就是歷史悠久、聞名于世的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簡介趵突泉。
二、自由朗讀,思考。
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趵突泉怎樣
學習課文。
第1自然段。
齊讀本段。
“名勝”一詞在這里怎樣理解
這一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引起下文)
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趵突泉的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趵突泉的溪水、大泉的樣子、小泉的樣子)
出示投影片,圖文對照地進行描述。
講讀第2自然段。
什么樣的水叫活水
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怎樣的一溪活水“清淺”“鮮潔”是什么意思
作者抓住泉水活、清淺、鮮潔這三個特點,寫出趵突泉的水很美。
講讀第3自然段。
指名朗讀本段,這一段哪一句是中心句
下面寫什么先講什么再講什么
讀出寫泉池的句子。
讀出寫泉水的句子。
作者抓住泉水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畫出有關的詞語。
…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感受和聯想的請用——畫出來。
。3)講讀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指名朗讀本段。
“池邊還有數不清的小泉眼”。這是一句什么句式
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幾種形態的小泉
這幾種小泉的特點是什么
…這篇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小泉眼的美麗有趣
略讀《秦皇島的來歷》。
三、自由讀。
。1)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讀,檢查學生的讀音。
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四、金鑰匙。
學生讀一讀文中的話,說一說你的理解。
討論交流怎樣有效準確地查找資料。
五、自檢。
回憶自己是如何做摘錄筆記的。
針對“自檢”中的欄目,對照一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
說一說以后應該怎樣做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9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觀念。
2、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文物和古跡。以“保護文物”為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樹立“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觀念。
三、教學過程:
(一)展示長城,激發自豪感
師:同學們,把你們收集的長城的資料展示一下,介紹一下我們的中華民族的象征。(展示長城圖片)
生:用長城說一句話。(生生互評)
(二)激情引入,揭示話題
1、長城,是華夏兒女的驕傲!然而,她卻正在遭受毀滅性的破壞。讀一讀出示的相關報道內容:
有些地段的長城狀況令人擔憂。大量游人涌人,給長城帶來了顯而易見的破壞。塑料袋、礦泉水瓶、廢紙、果皮等垃圾隨處可見,城墻被亂涂亂畫。當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處和通往長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設梯子,設點收費。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在保護區內建起了許多與長城很不協(xié)調的建筑物,加速了長城周圍自然景觀的破壞。
2、看了報道, 你有什么感受?板書:口語交際――保護文物
。ㄈ┱归_討論,提出建議
1、3-4人為一組,圍繞保護長城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要有主持、記錄,人人發言,充分討論。教師巡回傾聽,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2、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言,并組織評議。教師適當板書要點,引導把建議相同或相似的歸為一類。(向當地政府建議,向當地村民建議,向游人建議------)
3、自由發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跡被破壞的情況,說說怎樣加以保護。
4、分析總結出一系列保護長城的措施
。ㄋ模﹦撛O情境,模擬交際
師:創設以下情景,師生、生生自主選擇進行模擬口語交際-------
A、勸說游人不要亂丟垃圾,不亂圖亂畫
B、向村民宣傳保護長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護法的的有關規定
C、向有關領導匯報少先隊員的建議
D、設計警示標語標語如: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保持長城古樸的魅力。
E、如何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要求:在模擬交際的過程中,教師要點撥、組織評議等方式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
。ㄎ澹┩卣
1.認識世界遺產標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遺產。
2.交流了解,中國有多少世界遺產!
3.怎樣來保護世界遺產
4、自由發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跡、學校公物被破壞的情況,說說怎樣加以保護。
。┱n堂小結,表揚激勵
。ㄆ撸┱n外作業
寫“保護學校花草樹木,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短文。
四、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保護文物
向當地政府建議
向當地村民建議
向游人建議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范文 篇10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優美動人的童話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蘊涵著“信守諾言,珍惜友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那一個個人性化的角色,一定會感動孩子們純真、善良的心。
本設計體現了“以生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深化了“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預設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訓練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體會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鳥兒的日記。
。ㄒ唬20xx年10月28日晴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二)20xx年2月28日陰
給好朋友大樹唱歌并告別。
師導語激趣:同學們,看!這是鳥兒寫的日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出示課題:去年的樹
二、自主讀文,初步感知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懂;
2、個體質疑→組內探討→集體釋疑
3、抽讀、評議、正音。
4、感知內容:(學生暢談)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于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因為它——————————————。
三、對話朗讀,培養語感
師引:這篇童話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B兒、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他們還會說話呢!
1、找出角色對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用畫出、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說的話。
2、模仿朗讀(學生自主嘗試)選讀喜歡的角色對話。
3、出示對話,通過個別讀、對讀、組內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小鳥大樹
“好。我明年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再見了,小鳥!明年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樹根
“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門
“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他被機器切成細條兒,做成火柴,運到村子里賣掉了。”
(鳥兒向村子里飛去)
小姑娘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火柴已經用完了,火柴點燃的火,還在燈里亮著。”
4、想一想,說一說: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樹對伐木人說:“——————————”
四、延伸拓展,自主發展
1、師激:大樹還在嗎?鳥兒又怎么認為的?
2、有感情地回讀大樹與小鳥的對話,再次體驗大樹與小鳥的情意。
3、出示:“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歌兒,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飛走了!
學生自讀思考:鳥兒盯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
鳥兒唱完歌兒,對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
出示:跳躍的燈火、抒情音樂。學生靜悟,對著燈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4、余念:鳥兒明年還會來嗎?20xx年的日記又會怎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