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學反思(通用2篇)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 篇1
現在的生活環境日益復雜,現代文明勢不可擋的改變著人們的一切,孩子們在充分享受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無限美好的同時,也不得不忍受著心理健康的惡化。學生的心理發展,在任何階段都與環境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們的分數上,而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忽視其潛能的開發,忽視全面素質的培養,那么我們會給孩子脆弱的心靈造成多大的影響和負擔,這是無法預料的。特別是處于心理發展重要時期的小學生,由于自主能力尚弱,依賴性較強,因而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易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
目前,我國兒童的心理發展普遍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創造力低于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為反應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因此,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意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應該怎樣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就談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種辦法。
一、在學科教學中注重滲透健康教育
二、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課上是老師,課下交朋友,尊重學生,維護他們的自尊,經常與他們進行思想情感交流。
三、引導學生多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使學生的生活快樂而充實,健康而活潑。
四、家長與學校配合
家長是兒童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家校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統一教育要求是促進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保證。
心理健康教學反思 篇2
上完了心理健康課——《做個快樂的人》,我心里還算踏實,比較快樂,因為我在往好處想:這節課,雖然有缺點,但還是有許多優點的,比如:通過實踐,對心理健康課的基本教學過程有了一些清晰的認識,得到了史老師的肯定;在課堂上,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是我最為欣喜的一點。
在評課過程中,我又從史老師那里,學到了許多有關心理健康課的知識。
史老師首先給我們明確了心理健康課應該解決的問題:一、班級學生的普遍心理問題;二、交給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史老師這樣的提醒,我明白了,心理健康課所設計的內容,應該是來源于學生,回歸與學生,不是老師想當然。
史老師接著給我們講了如何來評價心理健康課。評價一節心理健康課,也遵循新課改的理念,如:課堂上要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健康課以活動為主,尊重學生、體現主體性原則,教師的親和力要強等等。
史老師針對這一節課進行評價,肯定了優點:課前回顧上一節課的內容,分享行動的快樂;動物分組,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總體的設計比較到位,各個環節都有,還有課件制作非常精美。當然,還有許多不足:分組讓學生互相交流不夠,有些環節不需在小組交流的,交流并浪費了時間,讓孩子們談煩惱還不夠深入,沒有將具體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引導到位等等。
“我們老師,現在最缺少的還是方法。”史老師說。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呀。在心理健康課上,我的經驗少,方法自然就少,有些問題,還是不能及時打破砂鍋問到底,并給予方法的指導。
反思這節課的得與失,值得欣慰的是,在課堂上,我極力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發言,在這樣的寬松環境下,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有的說談古箏很煩,有的說寫作業煩,有的說帶了眼鏡煩……甚至在最后,我們班平時不舉手的幾個孩子還積極舉手發言,告訴大家自己在心情煩惱的時候,采用的方法。
這樣的課,可能由于我的和藹可親,孩子們并沒有做得端端正正,但我覺得孩子們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敞開心扉的,有老師說:如果讓孩子們在一間大教室里,分組席地而坐,讓場面多溫馨呀!心理健康課,讓孩子們放松心情,說出心聲,這是我應該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