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歷史教學反思(通用5篇)
高一下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1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新教材本課中古時期的歐洲時間跨度一千年,地域涉及中古的西歐和中古的東歐,內容審涉及中古歐洲整個封建社會的狀況。在內容整合、重難點的突出和突破,尤其是本節課教學主題的搭建上難度很大,實施主題式教學,要把控到位,且一節課完成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過渡的橋梁作用的全部內容實屬不易。同時深感在教學中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是一個持續提升的過程,任重而道遠。
未來解決的思路:第一將本課中古時期的歐洲設副標題——連接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的橋梁。這樣本課就有了主題,師生以此作為抓手進行了解、學習、探究;第二將本課的第二個子目——中古西歐的王權、教會與城市設計為為中古西歐二元社會——王權與教權的較量,這樣只要將中古西歐二元社會王權與教權的較量狀況,師生不論通過何種方式了解清楚,中古西歐的社會狀況就了然于胸;第三將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另立一個子目,同時以學習聚焦、思考點、歷史縱橫、史料解讀、學思之窗等形式列舉一些典型的城市的興起所引起的社會變化、政治變化、經濟變化、思想文化變化等方面的材料,通過這些材料的了解、學習、探究,自然明了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在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過渡的橋梁作用,升華主題城市的興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橋梁;第四拜占庭與俄羅斯應將俄羅斯設為史料解讀或學思之窗了解學習即可。這樣可以減少知識的容量,降低學習的難度,相對減輕學生的負擔。
高一下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2
這一課主要講述了自20世紀初以來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基本情況。在開始上課之前我通過網絡搜索資料對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為今天的授課做好了鋪墊,但是在備課時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導入。
首先介紹了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國際組織等方面的概念;其次介紹了近代民族解放斗爭歷程及影響;最后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人民解放戰爭,并引出這節課的主要內容。
然后讓學生閱讀材料1-3,討論導入環節設計意圖。隨后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確定下來,也就是“知識與能力”部分中提到的幾點:(1)列舉20世紀上半葉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取得勝利的事例;(2)簡述民族解放運動高 潮出現的原因。接著讓學生思考:每一次民族獨立運動都伴隨著巨大的犧牲,請同學們說說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及造成的結果。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客觀地看待每一場民族獨立運動必不可少,同樣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當然如何去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是需要深究的一個話題。我想應該多加強思維訓練,比如采用探究式教學法,或者采用分組合作討論形式。第二步我把重點放在民族獨立運動進行的方式方法上,從而使學生對民族獨立運動形勢產生明顯的印象。
再接著用具體的史實分析各次民族獨立運動。雖然單純羅列史實很難激起學生興趣,但是仍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手段。由此可見,無論怎么上課,充足的史料是必須準備好的,特別是一些關鍵性事件。第三步是教師總結。作為一名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老師,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感覺自己似乎還有許多東西需要改進。在平時備課中雖然都花費了大量精力,但往往效率太低,課堂氣氛沉悶,缺乏活躍度。經常會走神,回答學生問題速度太慢,聲音也小,常常被打斷,希望今后會改正這一毛病。
高一下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3
教學內容并不多,也不難,但是因為距離我們時間很久遠,要想深入淺出、突出主題、線索明顯、設計成課操作難度并不小,二是要查閱大量資料書籍,三是學生對于這些文明古國名字可能熟悉較好,但是文化上的感知認識比較稀薄,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文明的區域性影響可以埋下一些伏筆,例如中華文明對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的影響,古希臘文明對地中海沿岸、西歐乃至整個歐洲的影響。在講到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必須提及希臘、西歐和中國。可以在本課作一些適當的課外知識鋪墊。
高一下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4
新教材必修部分編排與現有教材有較大變化,焦點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大容量課程,通過試教實踐,總結幾點反思。
新教材必修部分中對于知識點的編排突出中外歷史的主干線索發展,旨在揭示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大趨勢,因而取名《中外歷史綱要》,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就應該以綱要作為主線,著力于梳理中外歷史流變,突顯基本規律。本人探索出兩個方法供參考:
1、是以課標重難點為中心,刪繁就簡,直奔主題。本課在教學設計上秉承新教材的用意,用五個禁錮與五個解放來串聯整節課,使學生掌握西歐思想解放的基本脈絡,課堂節奏雖然緊湊,但也是有條不紊,取得良好效果。
2、根據課標要求詳略得當,有所取舍,本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詳細講述,宗教改革、科學革命略講,提供思路,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課堂實踐,該策略不失為一個高效途徑。
高一下冊歷史教學反思 篇5
本課介紹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大致經過、主要特點,以及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本課包括三個子目:“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亞洲的覺醒”“非洲的抗爭”。這三個子目的邏輯關系是:按照歷史的時空關系,圍繞不同地區的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事件予以講解,突出各自的特點。
第一子目“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講述了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全過程,內容很多和初中重復,為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主要突出階段特點。
第二子目“亞洲的覺醒”介紹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重點是“覺醒”,亞洲國家的民族資產階級發展壯大,開始領導民族解放運動,推動資產階級民主運動,促進了本國社會的進步。
第三子目“非洲的抗爭”闡述了帝國主義國家瓜分非洲過程中非洲人民的反抗,強調了反抗外敵侵略和民族獨立。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16-20世紀初,西方列強對亞非拉進行殖民擴張,逐步建立了世界殖民體系,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圖改變世界。面對列強的掠奪與壓榨,亞非拉人民奮起抗爭,掀起波瀾壯闊的民族獨立運動,也深刻的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本節課,我們將一起來梳理亞非拉人民抗爭的基本史實,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意義,以及對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