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學設計(精選2篇)
《足球》教學設計 篇1
單元目標及設置
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足球的基本技術,知道足球比賽的簡單規則,了解和掌握一些足球基本技術,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拓展足球運動的價值。通過練習、游戲和比賽,增強學生力量、速度、耐力與柔韌、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發展足球實踐能力。
本單元共設置5次課
1、熟悉球性練習、學習腳內側傳接球技術;
2、復習腳內側傳接球;
3、腳內側運球、正腳背運球;
4、正腳背踢球;
5、組合練習、教學比賽
教材分析
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名,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和鍛煉價值。腳內側傳接球是足球技術中的最為關鍵的技術,學好這一技術不僅是個人技術能力的集中體現,同時熟練的掌握和合理的傳接球對控制比賽節奏、豐富戰術變化都有實際意義。
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為初一學生。初一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具有挑戰性的運動,注意力的指向性較弱,但是學習新知識的速度快,模仿能力強,具備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本課本著求實、探索、創新的思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是引導,學生的“學”是主體。
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認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腳內側傳接球的完整動作方法、特點以及用途。
技能目標:通過練習,使80%的學生基本掌握腳內側傳接球。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素質。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以及團結協作的意識
重點:支撐腳的位置;腳內側觸球部位
難點:擊球的力度和準確性教法策略
教法:示范講解法游戲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觀察模仿法1、老師示范,學生先無球模仿動作,領會動作要領。
2、學生和教師一起原地模仿腳內側傳球練習。
3、小組內一人踩球一人上一步踢固定球的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易犯錯誤動作。
4、小組內兩人一組約3-5米傳球練習。教師講解示范腳內側停球動作方法
5、小組內傳球后跟進練習
6、小組內結合傳胯下球練習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師生互動、游戲導入新課階段:大約7分鐘
1)課堂常規:由我整隊集合,清點人數,處理見習生,宣布課堂內容以及教學流程。
2)準備活動
。1)慢跑熟悉場地
(2)游戲“快樂播種”:學生分四組,看那組以最快的速度將種子(地標)播種在施肥的位置。(借助游戲既讓學生活動充分又布置了場地)
(3)做健身操(配合音樂)
二、合作探究,學習技能(約28分鐘)
1、誘導準備活動階段:
教師示范領做球性和專項練習并講解動作要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球性和專項
練習
a、左右撥球
b、轉髖對腳
2、足球:腳內側傳、接球
。1)自主嘗試聯系
學生用自己所認為正確的動作兩人一組自主練習。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微課。
1)、教師講解示范腳內側傳接球。學生認真觀看和聽教師的動作示范與講解并原地徒手模仿。教師示范講解動作方法,動作要點:傳固定球時一般支撐腳踏在球側方10——15厘米遠,腳尖對準出球方向,傳球時,支撐腿的膝關節微屈,重心稍下降,擺動腿髖關節外展,使腳內側對準球,以小腿膝關節為軸,積極前擺,腳腕保持緊張,腳跟前送,用腳內側觸球的后中部,將球傳出。
2)小組內一人踩球一人上一步踢固定球的'練習。
3)小組內兩人一組約3-5米傳球練習
教師觀察學生練習,針對學生的水平,運用水平教學的方法,因材施教,個別輔助其練習。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動作錯誤,進行糾正講解改正動作錯誤的方法與技巧。
4)教師講解示范腳內側停球動作方法
5)指定學生展示
三、游戲部分:展示強化,鞏固提高(約5分鐘)
足球“顆粒歸倉”比賽:分小組進行比賽。以小組為單位,看那組將種子(足球)用所學動作收進倉庫(小球門)的多。
四、結束部分:放松身心,小結課堂(約5分鐘)
小結本課上課的優點與不足,宣布下節課內容、歸還器材、師生再見下課。
場地器材:足球20只,標志物40個,小球門4個。
效果預計
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積極參與練習,課堂氣氛活躍。預計絕大部分學能初步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練習密度在40%左右,最高心率14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
足球腳內側傳接球課標分析
1、運動參與目標:通過本課教學,知道足球腳內側傳接球的方法,并具有主動參與練習的態度。
2、運動技能目標:熟悉球性,讓學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初步建立對足球的興趣愛好。
3、身體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逐步形成自信、勇于嘗試、敢于表現的良好心理素質,體驗合作與交往。
4、心理健康目標: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體驗運動的快樂,創新的趣味,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
5、社會適應目標:在富有個性的、集體智慧的活動中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自我表現,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足球腳內側傳接球的教材分析
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名,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和鍛煉價值。腳內側傳接球是足球技術中的最為關鍵的技術,學好這一技術不僅是個人技術能力的集中體現,同時熟練的掌握和合理的傳接球對控制比賽節奏、豐富戰術變化都有實際意義。
《足球》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描述畫面內容。
2、引導孩子理解兒歌內容,知道足球的形狀特征和用途。
3、了解兒歌的含義。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足球一個、踢足球畫面和《足球》用書畫面視頻。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足球,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球嗎?你玩過足球嗎?足球是怎么玩的?
2、觀看一段踢足球畫面視頻。提問:你看到足球是怎樣玩的?
二、欣賞畫面
1、播放《足球》用書畫面視頻,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2、提問:圖上畫了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為什么?還有誰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足球是什么樣子的?這些小朋友為什么有的站著、有的躺著呢?老師用兒歌里的語言小結。
3、學習動詞:搶、踢,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去表現。
4、教育幼兒要和朋友好好玩游戲,遵守游戲規則。
三、欣賞兒歌
1、有一首好聽的兒歌說的就是足球,它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朗讀兒歌,幼兒欣賞。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說了什么呢?
3、放兒歌DV,幼兒邊觀察畫面,再次欣賞兒歌一遍。
四、評價幼兒活動情況,結束活動。
復習兒歌《小畫報》。要求幼兒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小百科:足球(football),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標準的11人制足球比賽由兩隊各派10名球員與1名守門員,總共22人,在長方形的草地球場上對抗、防守、進攻。